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就不能老老實實開個新品發布會嗎?OPPO:不能

文/ 金錯刀頻道

 

昨晚,OPPO在上海發布R系列新機,OPPO R17以及R17 Pro。

 

3月R15的“年輕造未來”春季盛典還歷歷在目,原以為這R系列新品也將延續這種路數,誰知道,OPPO再一次在發布會行銷上“第一個吃螃蟹”。

 

這“螃蟹”,用兩個字概括就是,體驗。

1

讓人“坐不下來”的發布會

關於R17的配置,都不勞他人去扒,在發布會前一周,OPPO官方就基本泄露了個遍,但發布會還是得看的,難保OPPO把某些看點藏著掖著了。根據過往經驗,這種可能性不小。

 

果然,不止R17 Pro有驚喜,發布會又開了先例,刀哥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坐不下來。

 

這次OPPO發布會名曰“新品奇妙夜”,發布會場地僅為整體發布太空的“六分之一”,剩下五個部分都是“體驗太空”——每個太空結合一個R17系列的產品亮點,設計出一個專屬體驗區域。

 

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媒體證,還以為自己到了哪個網紅打卡聖地。

 

拿“光與影”這個區域來說,一進入就可看到一個流光溢彩的藝術陀螺,隨著陀螺的旋轉,紫、綠、藍色的光影不斷變化,在每個小幾何面上更呈現出S型漸變的光影。

走近一看,才發現原來每個小幾何面都是一台R17的背面。

 

實際上,“光與影”正揭曉了R17幻彩漸變的所實現的“流動之美”。此次,R17有流光藍、霓虹紫以及霧光漸變色三種顏色。相比R15的單向漸變,R17的漸變想要呈現的是更有靈氣的流動的漸變,其設計靈感來自於在自然中都呈現出流動形態的水和光。據了解,OPPO先後設計了7000種漸變,才有了R17現在的樣子。

體驗區內,配合“光與影的流動之美”,還配有流水的“滴答”音效。這也指向R17系列全新的“水滴屏”設計——靈感來自於荷葉邊即將落下的水滴,有別於一板一眼的工藝切割,“水滴屏”更具自然飄逸的靈動感。

 

而名為“觸·動”太空,帶來的動態漸變更為震撼,幻彩漸變在飄動的絲綢上千變萬化,通過操作台上的三個按鍵,可以切換顏色,實現R17系列的三種顏色在眼前瞬間鋪展開來,各自的美感一覽無余。

尤其是霧光漸變色,採用3D霧光玻璃,同時在色彩層與玻璃表面之間,設計了一層凝光層,通過特殊AG霧面蝕砂工藝,能讓光線按照紋理折射。當漸變底色隨絲綢隨風飄動,也暗示著R17 Pro薄薄磨砂帶來的細膩手感,就像在觸摸絲綢。整體還原度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再看這個名為“能量呼吸”的體驗館,館中錯落懸掛著數百個大小不一的“能量球”,能量球與中間兩台“充電樁”連接。充電樁的電源來自於手機,館內球群會根據不同手機的充電能力不同而亮多或亮少。

當然,作為這次R17上的亮點快充速度,也在這種動態演示中體驗無遺,要知道R17 Pro在R17的VOOC之上,配備了SuperVOOC雙電芯閃充,10分鐘就能充滿40%的電量。

 

拍照技術,向來是OPPO的重頭戲,尤其是這次的R17 Pro,配有“靈動光圈+IOS防抖+AI超清引擎”,直擊年輕人夜拍難的痛點。

 

下面這個“微光故事”,要突出的就是R17 Pro的夜拍功能。

值得一提的,“靈動光圈”中的F1.5/F.2.4雙光圈,此前僅在三星S9/note 9中出現過,可見此次OPPO在夜拍上下的工夫。靈動光圈技術可根據光線強弱,智能切換大小光圈,極大提升夜景拍攝的畫質。

 

而R17 Pro上最重磅的亮點,無疑是TOF技術的商用了。

 

作為3D生物識別的技術之一,TOF(即Time of flight)技術可以通過各處反饋時間的不同來形成3D影像資訊。

“深度世界”場館體現的,就是R17 Pro用TOF來丈量世界的新維度,通過R17 Pro不止可以采集“斷臂維納斯”和“大衛”兩座雕像的3D資訊,更抓取你所在的3D軌跡,根據你的移動轉化螢幕中雕像的呈現角度。

 

實際上,在R17 Pro上這顆TOF鏡頭可以實現更多功能,譬如3D拍照、體感遊戲、AR尺子等,讓傳統智能手機的拍照正式從2D向3D邁進。OPPO R17 Pro的發布還標誌著繼率先實現安卓手機3D結構光的應用落地之後,OPPO在3D視覺領域再次取得開拓性進展,成為首家在3D結構光和TOF技術上均實現商用的手機品牌。

 

可以說,逛完這五個體驗太空,R17的亮點已經一覽無遺,而且遠比以往的發布會的PPT呈現更加生動立體。而這番體驗後,你才會對這款產品的售價更加期待,購買欲完全被點燃。

2

一場體驗觸動三個開關

 

讓刀哥頗為好奇的是,什麽點燃了我的熱情?

 

在鋼鐵直男匯聚的數位圈,從來不缺“數字”的故事,一切簡約到平面、數值的扁平化思維似乎最被追捧。蘋果引領的冷淡風發布會,更是將這種扁平化、直給式思維的變成了一種時尚。

 

但提到數據,不得不提起這兩個數據:

 

第一是,根據IDC 2018年Q2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報告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3.42億台,同比下降1.8%。而這個數據在Counterpoint報告中為同比下降2%。

 

第二是,Counterpoint換機周期模型及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約為22個月,相比2年前延長了4個月。

 

可見世界變了,消費者倦了,手機廠商需要給消費者更多,才能提振購機率,在飽和洗牌中生存下來。

 

而這次體驗式發布會帶來的一個啟示是,“情感”和“體驗”的回歸——OPPO的體驗式發布會刺破了扁平化的文字和數字表達,將產品亮點直接立體化,生動地觸動著體驗者的觀感,而觀感背後的產品力、科技力、品牌力也得到最直接的輸出。

 

一、沉浸式的產品力。

一個典型例子是“光與影”。如果一個手機帶來的視覺還不夠震撼,那麽就來上百個手機,甚至手機幻彩漸變的光線反射到整個體驗區,這種置身極光之下的感受,讓設計帶來的視覺感受形成壓倒式的觸動。

 

這讓設計為何可以形成OPPO R系列的獨特壁壘,這背後的原因也得到解答。

 

二、生動的科技力。

TOF作為指向未來3D世界的技術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想理解其背後的原理,以及達成的直觀效果卻有著天然的技術阻礙。但從“深度世界”來說,OPPO直接以大師雕塑為樣板,將3D觀感與因果互動機制直觀地體現出來,化繁為簡。

 

 

而體現SuperVOOC的“能量呼吸”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革新性的科技體驗以極其浪漫的場景予以直觀呈現。尤其雙電樁寓意SuperVOOC中的“雙電芯”,而能量球亮得多少快慢直接體現了充電效率,可以說是非常到位了。

 

三、融品牌力於無形。

 

實際上,在體驗場館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浪漫的藝術氣息,這從場館大門、再到每個布景的元素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譬如作為十大藝術雕像地斷臂維納斯與大衛的出演,譬如作為藝術基本元素的光與影在各處地呈現。

 

在這種形式獨特的發布會中,你會更加感慨OPPO同樣作為一家科技產品公司,卻與其它公司有著天然的不同,就是“美凌駕於一切”的設計理念,追求至美的原則。

這也難怪OPPO會在漸變上下苦工,從7000種漸變中挑出一種方案;在異形全面屏上繼續探索,以更自然、動態的“水滴屏”去取代直線明顯的大小留海屏。

OPPO的發布會,讓我想起這兩年很火的一部戲劇《Sleep No More》。它的舞台通常是一棟四五層的大樓,這棟樓的幾十個房間裡,都有演員在演各自的劇情。去哪個房間看戲,觀眾自己決定,因此到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

戴面具的是觀眾

而OPPO通過體驗式的發布會,讓這三個核心融在了每個場景之中,融在體驗者的走走停停中,這對於以往單純的“脫口秀”發布會來書,無疑算是又開了一個先河。

 

看來,即便是講述參數、工藝、故事,在約定俗成中也仍有其他選擇,就看你肯不肯花心思了。

3

為何要拋棄“套路”?

 

其實回顧OPPO的發布會,發布會的玩法也在不斷變化:

 

從最早的會議式發布加粉絲直播,再到後來的娛樂盛典,到前不久的R15星雲版音樂節,這已經是OPPO發布會的又一種形態了。

這些舉動,就是一次次行銷創新,也是開行業先河的舉動,影響很大。就拿現在主流手機品牌都有的明星代言人來說,多少是受它影響。

 

有人會疑問:以前那套用得好好的,為什麽要找新玩法,費勁做行銷創新?

 

其實很簡單,對於OPPO來說,不論是科技創新還是行銷創新,都要對自己合時、合勢。

OPPO Find X

 

首先,從目標閱聽人——年輕人來看,這是各群體細分中最追新的一個群體。做行銷要不斷找到當下年輕人最熱衷的人和事,而這些都是瞬息萬變的東西,所以不可能一套行銷用個一百遍。你得比用戶更會玩,不然就玩不到一塊。

 

另外,OPPO今時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等,早已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行銷內容和形式自然要配合品牌的成長。

 

根據一份第三方報告,在OPPO的用戶中,有88.3%的人在35歲及以下;33.9%的OPPO用戶表示下一部換機仍將考慮購買OPPO產品,用戶忠誠度僅次於蘋果和華為。這意味著OPPO在年輕消費者中已經形成了非常清晰的品牌印象,而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品牌更新。

 

與此同時,2018年第二季度,OPPO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以17.3%的全市場銷量穩居第二,並在該季度中銷量最高的10部終端中佔有5席,R15更以5%的全市場銷量佔比成為第二季度中銷量最高的手機。

在具備這樣的市場優勢時,有些以前不容易做的事,現在可以做了。

 

今年3月,OPPO副總裁吳強發表了“漸變·見變”的主題演講,表示OPPO會尋求科技創新、品牌更新、市場布局和產品觀四個維度的突破。

僅僅半年,先後有了Find X和R17 Pro。

 

Find X獨創雙軌潛望式結構,渾然一體的機身,以及作為安卓首款支持支付寶“刷臉”、安卓陣營率先搭載3D結構光等技術的手機,著實嚇人一跳。

 

在刀哥看來,Find X略激進,但它表明了其科技創新的決心。倒是R17和R17 Pro,更符合它的科技創新之路,即“漸變”。

 

“漸變”,顧名思義就是要循序漸進。距離目標還有100步,就得走100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要照顧用戶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體驗,所以要做科技“漸變”。保持本心和銳意改變,並不矛盾。

從OPPO產品的變化,以及這次的“體驗式”行銷來看,很明顯,OPPO在加大科技投入——不僅要秀藝術上的肌肉,也開始琢磨秀秀科技上的肌肉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