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盆景縮剪怎麽玩轉?這幾招你一定要知道!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是有關於盆栽縮剪的一些小知識,快來看看吧!

盆景是我國古老相傳的優秀傳統藝術之一,通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是一門時間的藝術,被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一盆精品盆景的形成,往往能體現出盆景藝人的境界造詣和藝術修養,人們在欣賞的時候,無不為盆景展現出的藝術魅力所折服。而在這背後,凝聚著盆景製作者多年的心血澆灌,少則十數年,多則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從修剪、蟠扎、造型到澆水、施肥、換土等等製作技藝,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造成前功盡棄,因此精品來之不易。盆景的製作養護,從藝術造詣到自然科學,從栽培技術到修剪技法,需要多方面多學科的融會貫通,這都需要時間和知識的積累,並非一朝一日之功。

在了解“縮剪” 之前,首先要了解盆景的造型形式,常見的如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臥乾式、懸崖式、臨水式、提根式、枯乾式、附石式、雙乾式、叢林式、文人式、風動式等等,這些形式都是源自自然,經過提煉升華成藝術創作的基本形式。只有先確定準備修剪的盆景的基本構圖和布局走向,才能下剪,也就是人常說的“胸有成竹”,如果把握不準,可以先製作草圖,然後按圖下剪,再根據樹樁生長情況,輔助以適當變化予以修剪。當然,以上形式不能拘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盆盆景,要學會變通,充滿靈性,不要死板教條,僵化呆滯。

盆景修剪,不外乎三種形式:短截、疏剪、除孽,其中的疏剪包括疏剪和縮剪,其實就是一疏一縮。疏為疏通,主要是指植株內部的枝條過密時進行疏剪,對全樹起到消弱作用,從而誘導枝條朝設計的方向發展。疏剪的對象是交叉枝、平行枝、內向枝、受病枝、衰老枝的枝條。所謂的“縮”就是縮剪,又叫回縮修剪,主要目的有三方面:一就是矮化盆景,抑製發展;二就是起到複壯作用,使得多級分枝過渡自然;三就是促進萌發側枝,改變枝乾走向,尤其是針對光腿枝,多用縮剪。矮化盆景又叫全樹複壯,主要是衰老樹乾回縮更新骨乾枝,培養新的樹冠和分支;複壯和萌發側枝,則是因為過度不自然,或者走向單調,缺乏韻律優美的姿態,採用縮剪,使得分級枝局部複壯,過度平緩自然,增加盆景造型的整體風韻和氣勢,顯得和諧優美。縮剪的運用部位和程度不同,起到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如剪在2年生枝,則影響到3~4年生枝,剪在3年生枝,則影響到4~5年生枝,並且回縮部位越粗,影響越大。例如在健壯分枝處回縮,去除前面的下垂枝、衰弱枝,可抬高多年生枝的角度並縮短其長度,分枝數量減少,有利於養分集中,能起到更新複壯作用;在細弱分枝處回縮,則有抑製其生長勢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多年生枝回縮一般傷口較大,保護不好也可能削弱鋸口枝的生長勢。在健壯枝上縮剪,可采取逐年回縮的方式,從而促進骨乾枝快速複壯,過度平緩,主要運用在二級枝上;在瘦弱枝和下垂枝上縮剪,主要運用在三四級枝上。多年生光腿枝的縮剪,剪口下要留平伸生長的或下垂生長的弱小枝條(俗稱辮子枝),可以起到保護截剪傷口的作用,控前促後,促使基部萌發側枝。關於“戴死帽”和“戴活帽”問題,是針對觀果盆景採用,一年生枝條春天萌發的新枝和秋天萌發的新枝有結合處,簡稱盲節,針對強壯枝條,采取“戴活帽”,也就是在結合處(盲節)向上多留幾個芽點,可以分散養分,促使多結果;針對弱枝,采取“戴死帽”方式,從盲節處剪斷,以上不留芽點,可以抑前促後,促其結果。

關於縮減的季節,不同的樹種各不相同,一般多在樹木休眠期進行,此時樹液流通緩慢,這樣縮剪不會對樹乾產生過多傷害。另外還要根據花卉的習性進行修剪,如紫薇、石榴、海棠等是在當年新抽枝條上開花結果,休眠期可縮剪,生長期則不宜縮剪;早春開花的迎春、梅花、碧桃等宜在開花後修剪,可促其翌年花果枝的形成;葉木類盆景可在初夏、初秋縮剪兩次,休眠期進行強剪,除去各種忌枝;火棘、枸骨短枝上開花結果多,除休眠期強剪外,春末夏初也可對當年生的長枝進行縮剪,促其夏秋生出短枝,然而未形成木質化的枝條,不能萌發側枝,這點要注意。還要注意的是觀果盆景,在休眠期的強剪須適當保留短枝,確保翌年開花結果。縮剪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難度,這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而且不同的花木樹種,各不相同,只有掌握好植物的生長習性,再加上對整體的造型把握控制,輔助以藝術靈感,繪製草圖,反覆思考,然後下剪。縮剪忌諱急於求成的心態,要有耐心,克服急躁情緒,對於縮剪的枝乾,一定要等到長到一定粗度,和上級主乾枝條相適應,才能下剪,否則,即便是形成側枝,然而過度失調,整體單薄無力纖細,缺乏美感,一定要考慮整體布局和骨乾結構。精品盆景,經過藝術加工,最終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有度,遒勁有力,奇正相生,和諧優美的藝術作品,要做到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生;疏中知密,密中顯疏,疏密相形;形散而神聚,勢放而魂凝,令人觀後心神搖曳,氣韻流暢,心曠神怡,這才稱得上精品。(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