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你評詩|柴薪:我們終將是一粒塵埃

. ~..

為你評詩

文學就在身邊

柴薪,2000年魯迅文學院作家研修班結業,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衢州市作協副主席。

已在《北京文學》《江南》《山東文學》《四川文學》《東海》《西湖》《河北文學》《廣州文藝》《長江文藝》《鴨綠江》《短篇小說》《散文》《中國詩人》《上海詩人》《詩江南》《星星》《詩潮》《詩林》《青春》《延河》《星河》等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80餘萬字,並有多篇作品被《新華文摘·中短篇小說選粹》《中華文學選刊》《散文選刊》《中國散文大系》等選載及入選多種年度選本。

我們終將是一粒塵埃 (組詩)

. ~..

如果我們是

草木上的露珠

而事實

我們正是如此

而露珠上升

也必將上升

那麽

我們也將上升

而後再次聚集

在空中

在風中

在雲裡

成為一滴小小的雨

成為墜落的世界中

墜落的事物

墜落

在草木江河大地

和大地上的灰塵

糅合成一粒

塵埃

小小的

一粒塵埃

螞蟻

. ~..

螞蟻停下時

像一個逗號

螞蟻

棕色黑色

或深黑色的

身影

隨著光線的

位移

而變化

螞蟻駐足

觀望

靜止

一動不動

讓人不安

一陣風過去

空氣中

大地上

微微震動了下

旋即

又恢復了

靜止

螞蟻繼續前行

身後的世界

像留下一串

省略號

我們終將是一粒塵埃

. ~..

在這世上

我們都是一粒塵埃

沒有誰不是

來匆匆

去匆匆

我們都是

天下淪落人

相識

或不相識

我們擦肩而過

相逢一笑

泯恩仇

我們再見

或再也不見

那又怎樣

歲月將在樹木的年輪中

長存

松針伸向天空

它的針尖上

閃爍著

瑩晶的

露珠

或耀眼的

光芒

而我們

終將是鬆針下的

一粒

塵埃

夜來風雨聲

. ~..

夢裡的響聲

仿佛是父親早起駕牛的聲音

一陣是木門的吱扭聲

又一陣是院裡風吹柴草的響聲

多麽平靜又多麽耳熟能詳

忽而又是窗玻璃

輕微地響動 沙沙的雨聲

仿佛是奶奶在窗外

又來催我起床

短暫與永恆

. ~..

有時莫名

會茲生某種虛無

或世界要毀滅的感覺

讓我們想放棄

當我們不能把握

或無法判斷

這些虛空

這些寂靜

這些嘈雜

縈繞我們的生命

短暫

或永恆

像陽光

從松林上空

投下松針的影子

或影子下

螞蟻行走的

軌跡

夜晚在太湖邊駐足

. ~..

小舟像橫浮在水面的

一片羽毛

湖邊的蘆葦微微頷首

仿佛在傾聽

除了濤聲

四周

萬籟俱寂

空中

月亮正朦上

朦朧的面紗

像一個面容姣好的女子

收起她

可愛的臉龐

旁邊星星像月亮的侍女

她們紛紛隱入帷幕中

她們紛紛消失在

黑暗的

空中

我獨自站在在

一葉小舟旁

屏住呼吸

也沒有移動

我在傾聽

浪濤拍岸

蘆葦向後傾斜

回到它的黑暗

就像

我回到我的

蒼茫

飲茶記

. ~..

不像酒

不需要

推杯換盞

推心置腹

不需要

一乾而盡

不需要

會須一飲三百杯

最好等秋風

漸漸生了寒意

最好等白露來臨

最好用黑土做的

茶壺

用山中之清泉

(而非桶裝礦泉水)

用炭火

在黃泥做的小爐子上

文火慢煮

不需要急著端杯

也不要急著續水

抬頭看一下天

看白雲蒼狗謠

看世事無限滄桑

看燕子低徊

看北雁南飛

低頭看一下地

看種子發芽

看草木生長

看露珠閃耀

看螞蟻踽踽獨行

聽蟋蟀在草叢中

在石頭縫隙間

低吟淺唱

還要悠然地

看一下南山下的

那一叢白菊

花開花謝

和茅簷下的那輪斜月

月缺月圓

專欄評論家

鄒昆凌

讀柴薪的詩,像新文人詩,我早年讀過劉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布谷》就有這種況味,比較台灣詩人鄭愁予的現代主義的自然抒情,還更書生氣。柴薪的詩設定些想法,只是想法,也是自我的率真,還有點悲情,有些編綿,語言卻明淨。中國古代文人,最得空閑,就用詩來消磨時光,進而就是湊熱鬧。《登徒子好色賦》、《藤王閣序》、《秋聲賦》;薑夔、周邦彥、韋莊、李清照、張岱……是衣食足的閑愁或逃避。我在昆明翠湖公園,讀清代對聯:“水深魚樂,池淺月明”, 是從杜甫《秋野詩》裡借的句子。中國文人就是如此玩詩文的,玩得頭暈,該思考的事都不著邊際,所以寫詩為文最怕玩膩。再說點別人的寫作,讀加繆的《墮落》,他觀察人性的複雜、荒誕和分析現代社會的眼光是獨到的,再如庫切的《鐵器吋代》在尋找彌合種族隔閡的努力和遭遇的悲原;其他,特例如《魔山》《夢幻宮殿》等,而門羅的、山島由紀夫的、陳忠實的、格非的寫實詩學也精彩……詩要寫自然,如弗羅斯特的《砌牆》《藍鴝鳥》也很好,休斯的《鷹》和昌耀的新疆題材更富力度;我、於堅、雷平陽都寫過《怒江》,但決不相混……寫自然必得觀察到和自己外在的心跳一般,不必人雲而雲,落於相襲。柴薪的詩裡有很多詞語都是舊文人氣的,“會須一飲三百杯……抬頭看一下天/看白雲蒼狗謠/看世事無限蒼桑……”,《飲茶記》:“小舟像橫浮在水面的/一片羽毛……月亮正蒙上/朦朧的面紗/像一個面容姣好的女子……”,《夜晚在太湖邊駐足》等,這些意象,真是一般。中國詩歌,近年是有好作品的,而像柴薪的這類,傳統文人氣的也不少, 特別在文化積澱太多的江南,更容齊陷入模式。如此,中國文人所以出不了裡奧威爾似的思考者,是古今文人體制化的通病,後來一有激逬的機會,又是聞一多式 的“憤青”,他最好的詩《死水》、《玄想》列印在我每天經過的他遇難處的牆壁上,熟極。詩是超前的文字形式,要新鮮醒目才好,不然維特根斯坦怎麽會說,寫哲學作品,也要像與詩一樣呢。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大益文學

文學 | 品位 | 經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