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表明:特定的飲食能夠抵禦衰老帶來的有害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患慢性炎症的風險會不斷增加,而這也可能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等疾病的幾率。日前,一項發表在《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發現,那些吃高水準蛋白質較多的人(尤其是來自植物的蛋白質),與吃得少的人相比,擁有更健康的炎症指標。

據了解,植物性蛋白質除了含有蛋白質外,還含有其他營養成分,如纖維和抗氧化劑,這些都有助於人體的健康。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慢性、低度炎症的風險也隨之增高。這種情況十分普遍,以至於人們更多地將其視為衰老的一個特徵,而不認為是身體機能失常。這類病症甚至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發炎」。

這種炎炎症有導致心臟病、某些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高風險。但塔夫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只要補充足夠多的蛋白質(特別是植物中的蛋白質),炎症就可以得到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預防。

這項研究被發表在《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雜誌上。科研人員對參與弗雷明漢心臟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的2000多名參與者進行了研究,比較了他們的炎症評分和蛋白質攝入情況,包括蛋白質的種類和攝入量。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60歲,數據收集時間總計超過7年。

研究人員發現,總體而言,蛋白質攝入量較低的人(大約每天67克),往往比攝入量較高的人(平均每天攝入95克蛋白質)更容易出現炎症癥狀。無論是取代碳水化合物還是脂肪,高蛋白似乎都是有益的。但當進一步梳理數據時,他們發現蛋白質的來源也很重要——來自植物的蛋白質似乎是最有幫助的。同時,高、低兩組的植物蛋白攝入量每天相差10克左右,就足以顯示出蛋白質攝入量與炎症的有益聯繫,包括當人們將動物蛋白換成植物蛋白時。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可能要歸結到植物產品中除蛋白質外的一些其他成分。美國農業部人類衰老營養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阿德拉·魯比博士表示,除了豆類、堅果和藜麥等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外,植物還有許多其他潛在的抗炎成分,特別是抗氧化劑和纖維。

播放GIF

魯比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在老年人的飲食中加入足夠的蛋白質,特別是來自植物的蛋白質,可能有助於減輕虛弱、疾病和與衰老的慢性炎症有關的疾病的負擔。」

但同時魯比也指出:「自從開始為這項研究收集數據以來,美國的食品習慣和蛋白質的補充模式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這意味著研究植物蛋白飲食對炎症水準的影響,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不過魯比也表示,在你的食譜裡添加更多的抗炎植物肯定對身體終歸是有益的。

?微信搜索公眾號 paobusao年n 了解更多跑步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