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咽炎別亂吃藥,老教授教你一招,不管什麼咽炎,連吃3天就能痊癒

咽喉腫痛、灼熱發癢、乾澀有異物感、嗓音低沉聲音嘶啞、乾咳、乾嘔、「吭喀」不斷,給自己和家人生活帶來極大影響。長時間不治療便會向癌症發展(如咽癌、喉癌),小毛病成為大禍害。患上慢性咽喉炎、鼻炎等耳鼻咽喉科疾病,千萬不要盲目治療,應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選擇恰當的療法才能治好疾病,少受痛苦,且少花冤枉錢。

慢性咽炎是怎樣的一種病

慢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組織及淋巴組織的瀰漫性炎症。中年人往往易高發此病,病程比較長,癥狀頑固,不易治癒。該病多是由於急性咽炎沒有能夠及時治療或經常反覆發作;其次慢性鼻炎、鼻竇炎等經常鼻塞,造成張口呼吸或分泌物長期刺激也可引起慢性咽炎;再次,與有害粉塵、化學氣體或煙酒過度刺激或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有一部分胃病患者特別是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易患慢性咽炎。

患者常感咽部不適、乾燥、微痛、刺癢、灼熱、異物感或頸部緊束感。如果說話比較多,氣候變化和勞累時更為明顯。清晨會咳出黏稠狀的痰塊,易引起噁心或嘔吐,由於稠厚分泌物的刺激,常引起短促而頻繁的咳嗽,晨起較劇烈,常為乾咳。蔓延至喉部則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癥狀。

如何明確診斷慢性咽炎

從解剖學來說,咽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因鼻咽和喉咽位置相對較深。醫生需藉助間接鼻咽位及喉位等檢查器具才能觀察咽喉和喉腔的內貌。但當患者張口平靜呼吸,有時不需要用壓舌板輕壓舌背,醫生就很容易地看見口腔部,甚至患者也可以用一面小鏡子來觀察自己的咽部。因此,通常我們所說的咽部即指口咽部。

醫生直接觀察到的,以及少數患者自己所看到的部位僅僅限於口咽部。因此,通常所說的慢性咽炎,一般是指口咽部的非特異性炎症。醫生藉助於間接鼻咽鏡或者纖維鼻咽鏡窺視鼻咽部,發現患者鼻咽部黏膜充血腫脹、黏膜表面附有較多黏稠分泌物等變化,結合病史就可以作出「鼻咽炎」的明確診斷。

1.慢性單純性咽炎:黏膜瀰漫性充血,小血管擴張,顏色暗紅,附有略微黏稠分泌物。

2.慢性肥厚咽炎:黏膜增厚跡象明顯、瀰漫性充血、顏色深紅、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並且充血腫脹,呈狀分布或融合以及塊狀兩側咽側索有充血肥厚。

3.萎縮性咽炎:黏膜乾燥、變薄、萎縮嚴重、顏色明亮有如蠟紙,有膿痂,咽部感覺明顯減退。

治療慢性咽炎該注意些什麼

從臨床上來說,慢性咽炎不是單純病毒或細菌感染的問題,因此,光靠抗病毒、消炎等治療常無濟於事。手術切除扁桃體是常犯的一種錯誤,這好比是打掃房間,只是把髒的桌子搬走,地板與牆壁依然臟如故,這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當然,如果扁桃體是病灶又另當別論,否則切除扁桃體留下的疤痕會加重咽部不適的癥狀,這就悔之晚矣。有些報刊雜誌上頻頻出現的醫療廣告稱:用微波、雷射、射頻刀等治咽炎,極度誇大了治療效果,並有為追求經濟效益而擴大治療的適應證之嫌,這就要引起病家的注意,不當的治療引起咽部疤痕可影響分泌功能,恰似火上澆油,更加重了癥狀。

慢性咽炎中醫用藥治療

中醫方劑(一)

【辨證】肺腎陰虧,陰虛血熱,復感風邪,結於咽喉。

【治法】滋陰涼血疏風。

【方名】滋陰清咽湯。

【組成】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麥冬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石斛12克,蟬蛻6克,薄荷6克,桑葉4片,綠萼梅10朵,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醫方劑(二)

【辨證】七情鬱結,痰滯咽中。

【治法】疏氣化痰。

【方名】二四合劑加減。

【組成】半夏9克,陳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樸12克,蘇梗12克,生地9克,玄參12克,沙參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醫方劑(三)

【辨證】肺腎陰虛,咽喉失其潤養。

【治法】滋養肺腎。

【方名】咽喉甘露飲。

【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參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葉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醫方劑(四)

【辨證】虛火上炎。

【治法】滋陰涼血,清熱利咽。

【方名】新加甘露飲。

【組成】麥冬20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豆根15克,黃芩10克,杷葉10克,石斛10克,射乾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