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法興巨熊:美國衰退徹底實錘 鮑威爾將成替罪羊

大約三個月前,即3月下旬,三月期國債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發生了2007年以來首次反轉。金融市場當即陷入恐慌,因為歷史記錄顯示,過去七次衰退發生之前,都有收益率曲線的反轉為其先聲。

不過,儘管這反轉是值得高度重視的,但是投資者當下最關心的問題還是,當收益率曲線趨平乃至反轉時,各種資產到底會表現如何?高盛搜集的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數據顯示,要讓股市發生重大下跌行情(比如崩盤),收益率曲線單單反轉還不夠,還必須變得陡峭才行。

轉眼就是三個月,局面又變得怎樣了呢?法國興業銀行的萬年熊派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發布了題為《衰退的第二隻靴子終於落地》的研究報告,指出,儘管收益率曲線反轉被視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靠預報機制,但是“它是有時間提前量的,每次提前的時間不等,有時可能很長”,“只有在反轉後迅速變得陡峭的情況下,才意味著真正迫在眉睫的衰退危險”。

愛德華茲實質上也應和了高盛數據所證明的規律,指出這反轉後的陡峭化“通常都是正式知會投資者,周期宣告結束,是時候各自逃命了”。

事實就是,當下,陡峭化正在發生之中。於是,愛德華茲做出結論,這“意味著衰退要麽是迫在眉睫,要麽是已經發生了”。

如果愛德華茲的判斷正確,這一變化無疑對於整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都意義重大。只不過,變化最戲劇性的後果或許還不是在那些領域,而是在世界上權力最大的機構之一,即聯儲的身上。

愛德華茲承認,自己“長期以來一直都是聯儲(也包括其他央行)不負責任的寬鬆貨幣政策的嚴厲批評者”,但是他對於川普總統幾乎是毫不間斷炮轟聯儲的做法卻無法表示讚同,尤其是總統先生的目的還極為明確——如果在下次總統大選前發生了經濟衰退和股市暴跌,他必須確保選民的怒火是對著聯儲,而不是自己傾瀉的。

“不管怎樣,鮑威爾這個鍋都背定了。”

這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因為鮑威爾顯然已經不再是不到一年前剛上任時那麽鷹派味道十足了——當初,他曾經表態說聯儲將一直加息到3.5%左右,把市場嚇得不輕,但是現在,他卻變得和耶倫,甚至伯南克一樣鴿派,一樣溫順,因此他的離開顯然不會被看作是聯儲的末日。

事實可能完全相反,因為局面似乎正在按照川普預設的劇本進行。設想一下,如果是2008年重演,美國經濟帶累全球滑向又一場深度衰退,造成嚴重的金融危機,鮑威爾將何以自處?

“早在愛發脾氣的川普成為總統之前,我就說過,一旦聯儲被證明成為又一場危機的助產士,他們就將失去其(被信以為真的)獨立性。這一次,他們將無法再像過去那樣花言巧語,讓商業銀行扮演替罪羊了。聯儲只能自己獨立承擔責任了。”

結果就是,川普很可能會提名一位能夠找到的立場最傾向鴿派的人選來充任聯儲的新主席,而這個人很可能會是克什科裡(Neel Kashkari)。這位前高盛IT銀行家正是2008年銀行救援計劃的設計者,而且不久前,他還顯然絕非無意識地提到,希望聯儲最早本周就能夠降息50個基點——換言之,他其實正在主動迂回接近現在還屬於鮑威爾的位子。

說回到衰退問題,除了三月期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外,還有另外一個關鍵指標也受到廣泛關注。愛德華茲指出:“我們和其他人都曾經不止一次指出過,一旦十年期和兩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也趨向陡峭,則衰退迅速發生的警報就會拉響。”好在,這一幕現在還沒有完全成為現實,但是陡峭化的苗頭似乎已經開始出現,正如愛德華茲所說,“余下的收益率曲線(主要是十年期和兩年期)已經距離徹底陡峭化咫尺之遙,等於在高聲宣告衰退的即將到來了”。

那麽,克什科裡到底什麽時候會真正成為新任聯儲主席呢?好消息是,他不可能明天就上位,因此投資者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買進更多的黃金和虛擬貨幣,以免自己的財富被他將釋放的美國史上最大一次流動性海嘯所吞沒——當然,這也可能將是最後一次流動性海嘯,因為美元將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失去儲備貨幣的地位。到時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一統天下,還是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成為事實上的全球央行行長,當然只有時間才能回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