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幼兒園“欺凌摸排”,為何填錯表

李曉亮

光看標題,雲裡霧裡。說的是今兒網上流傳的一張圖,“無錫一幼兒園掃黑除惡摸排表”。

“幼兒園”與“黑惡”,怎麽看都不搭界。所以,一直被當段子,真實性存疑。但,不幸的是,很快證實,確有此事。幼兒園“中四”班班主任對本班35名幼兒排查,並填寫:“未發現有幼兒有(存在)涉黑涉惡情況”。惹熱議後,街道綜治辦回應:這表主要是對轄區內所有學校是否存在校園欺凌等情況進行摸排,因此幼兒園也在此次掃黑除惡覆蓋範圍之內(5月28日澎湃新聞)。

可見他們還未意識到網絡輿情如此澎湃,究竟是因為什麽。當看出摸排表屬實,並非段子惡搞之後,人們更多或許不是疑惑,而是憤懣。且,這情緒還是此前累計後的集中爆發。

之前也有,比如有將失獨家庭列入“掃黑”對象。引爭議後,馬上甩鍋,將文印店推出當責任人。這是一錯再錯,且不知悔改,死不認錯,自然惹民憤。而後,還有這輪專題整治中種種附帶效應,雖有些可能是正面效果。比如終於劍指攔婚車要喜錢的職業婚鬧了。可惜,整治由頭並非是尊重社情民意,反而開宗明義明確是借這股專項掃黑東風……

結果是對的,但初衷更希望是因俯察傾聽民眾聲音,而非應景式運動執法。畢竟,來若一陣風,去也可能一陣風,非治本長效之計。

同樣,當這股風刮進可能剛脫離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連認“黑惡”倆字都費勁的幼兒園時,依然套用原表,甚至不願結合實際,另造一表,說明這本身就只是流於形式。反校園霸凌,應常抓不懈,不能階段性,運動式摸排。掃黑與幼兒園無關,反霸凌則不用應付式填表,而是必須融入校園日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