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乳腺炎是寶媽們「心中的痛」?醫生支招可這樣治

認識乳腺炎

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的常見狀況,大部分的乳腺炎個案發生於產後前6周。乳腺炎的一般臨床診斷是:發紅,發熱,觸痛,以及乳房有楔形區域的觸痛,並伴隨38°5或以上體溫,顫抖,流感樣酸痛,以及全身不適。

乳腺炎的誘因
?乳頭損傷,合併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哺乳次數不頻繁、固定哺乳次數或時長;

?錯過哺乳時間;

?含接姿勢不良、寶寶吸吮力弱或者吸吮動作不協調 ,導致乳汁無法有效排出;

?母親或寶寶生病;

?乳汁過多;

?突然斷奶;

?乳房受壓迫(如:緊身內衣);

?乳頭白點、乳孔/乳管阻塞:乳頭起泡或局部發炎導致的水泡;

?母親的心理壓力和疲憊。


乳腺炎的治療?有效的排出乳汁(關鍵);

?有效的乳腺疏通(專業乳房疏通,通過正確的手法按摩,幫助媽媽進行乳房疏通);

?恰當的對症治療(止痛、退熱、抗炎):非感染性的乳腺炎,增加乳汁的排空便可迅速緩解癥狀,只有當病情發展到感染性乳腺炎的階段,才需要添加抗生素治療。

孕媽吃了消炎藥還能繼續餵奶嗎?

世界衛生組織《乳腺炎的成因和處理》中寫道:乳腺炎媽媽繼續進行母乳餵養是安全的。在乳腺炎期間停止母乳餵養,並不能幫助婦女的康復。相反的,可能會導致她的情況惡化。

因為就乳腺炎本身,如果突然中斷哺乳反而容易造成媽媽漲奶、堵奶而加重病情。正常的乳汁中也是含有細菌的(正常情況下乳汁中白細胞計數少於106/mL,細菌計數含量少於103/mL。),在乳腺炎初期,乳汁中細菌含量會略有升高,但這並不增加寶寶受感染的風險。


醫生會根據病情開一些抗生素,例如青黴素、頭孢類,或者退熱葯,如布諾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這些藥物在哺乳期使用是安全的。建議在餵奶後吃藥,這樣藥物的「過奶量」會更低。

來源:佛山市婦幼保健院、佛山電台健康俏管家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