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寒地凍,為何北京衛視風景這邊獨好?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作者| 方雁橙

“房爸爸終於起訴了!”

“萍萍下線了!”

隨著《幸福一家人》《大江大河》等熱劇的播出,很多人在被劇中角色或演員圈粉之餘,也把目光投向了背後的播出平台——北京衛視。

把收視率進入全國前列作為待實現的小目標,到今年收視率全面趕超各大衛視,毫無疑問,今年北京衛視迎來了其高光時刻。

年初,諜戰劇《風箏》憑借緊張熾烈的情節及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大受好評。隨後播出的獻禮改革開放的現實主義作品《正陽門下小女人》《大江大河》口碑收視雙豐收,都市情感劇《美好生活》《好久不見》《幸福一家人》緊扣社會熱點話題,諜戰劇《風箏》《脫身》《面具》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隨著“明星天價片酬”、“稅收”等事件的發酵,關於影視寒冬的言論不絕於耳,唯獨北京衛視風景這邊獨好。當行業內外唱衰劇集市場時,北京衛視播出的《幸福一家人》《大江大河》收視率一騎絕塵。人人都在說寒冬,它卻在寒冬“翩翩起舞”。為此劇研君對話了北京電視台影視劇中心副主任嚴澍,聽她聊一聊北京衛視能夠在寒冬“起舞”的真正原因。

購劇之道

據嚴澍介紹,北京衛視有一套嚴謹科學的審評、購劇工作流程。關於劇本、試映片及成片都有專人負責,實行層級審看制度。在內部的審評意見表上,他們會從價值觀導向、題材吸引力、情節可實行、人物感染力、主創號召力、網絡傳播價值、話題熱議度等維度對一部作品進行打分和考量。

從今年播出的劇集來看,北京衛視確實在劇目選擇上有一套自己的評價體系,不盲目跟風。前幾年被大家趨之若鶩、近幾年產量大跌的諜戰題材,已不是各大平台採購的重點。而北京衛視卻慎重選擇並播出了諜戰劇《風箏》《面具》,且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

近幾年電視台向新媒體靠攏,也會更多地去選擇大IP、仙俠玄幻類題材的作品,而北京衛視在選劇上則更重視傳統觀眾的觀劇喜好。“我們會更關注那些反映社會現狀的作品,通過戲劇化的表現形式尋求解決方案,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更多地思索,並獲得正能量。”

劇集多元化是留住中老年觀眾,吸引年輕觀眾,滿足不同年齡層觀眾觀劇需求的關鍵。在堅持“溫暖的現實主義”的劇場特色基礎上,豐富劇集類型就顯得至關重要。“無論是古裝劇、諜戰劇,還是年代劇、都市劇,通過強情節的劇本創作、高品質的製作呈現與真實動人的人物特性,最終達到對當下社會的反映思考,與對普通百姓的情感關照。”

智慧編排

智慧編排出效益是北京衛視秉持的原則。嚴澍說品質劇場全年的排兵布陣會提前近半年的時間就開始籌劃準備。“我們會根據重要的宣傳精神和節點,結合觀眾的收視規律,對開年、春節、兩會、暑期等重點階段加以強化,串聯全部版面,提前布局優化效益。

諸如今年的開年大劇《風箏》就以過硬的邏輯情節和英雄主義情懷為品質劇場全年的發展開了好頭。後來又以《美好生活》《好久不見》等幾部現實題材作品延續了領先的地位。“暑期檔我們沒有選擇古裝劇,而是另辟蹊徑播出了《合夥人》《那些年,我們正年輕》這樣反映不同時期年輕人奮鬥的作品。”

接著通過《娘道》《正陽門下小女人》《幸福一家人》來傳遞家庭、親情亙古不變的主題。正在熱播的《大江大河》算是為北京衛視的2018年畫上圓滿句號。

在品質劇場的編排上,北京衛視依舊以拚播為主,這種大劇拚播的模式,能夠保證良好的播出態勢,同時平台也會積極挖掘和選取優質獨播劇。“可以重點去選擇適合平台氣質的獨播劇作為全年編排的特色和亮點。”

諸如《面具》《幸福一家人》等獨播劇就非常符合平台和閱聽人氣質。而與東方衛視共同拚播的《美好生活》《好久不見》《破冰者》《歸去來》《脫身》保持了上半年良好的播出態勢。

台網融合,合作共贏

“新媒體環境下,台網深度融合,播出形式也需創新,從而實現共贏局面。”在今年播出的劇集中,《面具》《合夥人》《幸福一家人》都采取了網絡平台與北京衛視聯播,會員早於北京衛視播出的形式。

這樣的合作顯示出電視媒體在面對新媒體競爭時兼蓄並容的開放心態,一方面以核心競爭力穩固既有閱聽人群,另一方面持續吸引不同審美、不同年齡層的閱聽人,在保證劇集品質的前提下,網絡會員先行有助於進一步擴大傳播範圍,在電視端形成共振。發揮電視媒體以家庭為部門的社交屬性優勢,結合新媒體的高互動特徵,培養觀眾收視習慣與平台忠實度。

這種合作的優勢在《幸福一家人》播出期間就體現得十分明顯,隨著劇情的推進,這部劇的口碑和話題不斷在網上發酵,諸如“房爸爸起訴子女”“天憶知道了父親生病”等熱點劇情和關於“親子間相處之道”的話題被廣泛討論,進一步擴大了傳播範圍,吸引電視端的觀眾去觀看。

此外,北京衛視在購劇中也將其網絡傳播效應列為參考維度,不僅要考慮一部作品的收視表現,同時也比較注重劇集在全媒體管道形成熱評熱議的口碑效應。在他看來電視平台與網絡平台之間不一定是競爭關係,實現深度融合互補更是資源整合的推廣良策。

據嚴澍介紹,北京衛視在建設劇場品牌、加強用戶粘性方面也做了很多創新舉措,例如邀請劇中演員錄製的“下集預告”,有效提高觀眾對後續內容的好奇、吸引程度,有利於“追劇”模式的產生與發酵;堅持大劇進社區的系列活動“歡聚一堂“,每周帶領熱播電視劇主創來到社區與觀眾互動。

此外,還採用各欄目合力聯動的方式,集衛視全頻道之力做好劇宣工作。諸如打通《大戲看北京》《跨界喜劇王》《檔案》等品牌欄目的全線配合,為大劇宣傳助力。同時實現衛視午茶、上午劇場的動態編排,在劇目選擇上確定以經典劇目和品質劇場複播劇為主的播出策略,促使宣傳效果最大化,做到讓劇場融入頻道,全頻道整合發力。

轉型期的變革陣痛和影視行業的“重生”

即便是擁有更多話語權的電視台,身處電視劇產業轉型期,也免不了面對不斷重構的產業生態與變革陣痛。新媒體崛起、網絡平台迅猛發展的市場環境,電視端觀眾被網絡嚴重分流,電視領域整體缺乏爆款……

面對市場困境,平台也在積極向上遊產業延伸,加快自製劇項目的推進。今年北京衛視自主研發啟動的第一個項目《冰球小子》已通過立項,並在總局備案公示。“我們已成立項目孵化小組,負責該劇的初期研發,把控創作、運營方向。此外,還將聯合江、浙、滬三台和優、愛、騰三網和公司共同孵化項目,加強自身競爭力。”

此外,北京電視台還和北京市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下屬的A股上市公司文投控股共同發起設立文投京視影視產業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3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優質影視劇項目、網絡劇項目、綜藝節目、專題節目、紀錄片項目以及文化類高成長優質企業股權等標的。在影視行業處於動蕩與低迷的形勢下,北京電視台和文投控股主動出手,通過資源與資本的聯姻,提振行業信心。

“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大劇排播將更加豐富多元,既要做‘現實主義的集結地’,也要成為‘優秀影視劇集的孵化器’。”諸如計劃播出的作品中,《幕後之王》揭秘電視製作人幕後故事,《大宋宮詞》講述北宋章獻皇后劉娥從蜀地孤女成長為王朝守護者的故事,《老中醫》由七宗醫案貫穿,講述民國傳奇中醫的故事,《芝麻胡同》描繪的是老北京時代風貌,《豔勢番之新青年》聚焦於革命傳奇,《青春鬥》則反映90後的成長與奮鬥歷程。

就影視行業而言,今年算得上是特別的一年。首先加強了內容管理力度,廣電總局針對泛娛樂化、高價片酬、收視率點擊率造假、汙點藝人等問題下發政策通知,加大管理整治力度,倡導“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創作方向,加強對原創內容的保護和鼓勵。內容審查上,也將進一步建立網台聯動的管理機制,即意味著網上網下將建立同一標準,統籌監管。

這也讓人們的目光更加關注到戲劇內核與演員演技,流量“小鮮肉”、“小花”逐漸退潮,使得投資熱錢趨於理性,再加上對現實題材作品的倡導,行業中浮躁的風氣有刹車跡象。從電視台、網絡平台、製作機構都更加注重優質的內容,不再一味逐利“爆款”與“炒作”。

“更加關注劇作品質內容與價值觀導向,呼喚具有思想深度的電視劇作品,說明市場正在重新回歸理性。”就像等待羽化的毛毛蟲,這個過程看起來痛苦,但結果是值得期待的。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