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家養生】今天是全國愛牙日 護牙、美牙實用技巧盡在本文

小寶寶多久長牙算正常?小孩換牙要注意什麼?洗牙會破壞牙齒?電動牙刷比普通牙刷好嗎?2018年9月20日是第30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本期《大家養生》為大家請來安醫口腔專家,詳細解答如何正確護理牙齒,以及手把手親身示範正確的刷牙方法,你做對了嗎?》》》推薦閱讀:【大家養生】輕生是個沉重的話題 預防自殺知識你了解多少

大家推介:韓曉蘭,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口腔醫學教研室主任。安徽省首屆「江淮名醫」。安徽省口腔學會副會長;安徽省全科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安徽省醫師協會口腔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已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9篇(其中SCI 3篇),主編/參編論著3部,主持/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2項,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問1:從日常就診情況看,口腔疾病主要有哪些問題,以什麼年齡層居多,原因有哪些?

韓曉蘭:齲病仍然是我國居民主要的口腔健康問題,體現在乳牙齲發病早,進展快,程度重。我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3歲兒童齲齒患病率是50.5%,4歲為63%,5歲是70.9%。成人的患齲率大於60%。青少年主要是牙列不齊,中老年人主要是牙周病和牙列缺損。

我國兒童患齲情況呈上升趨勢,中年人牙周狀況有待提高。兒童齲齒患病率增加,主要是由於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變化,零食及碳酸飲料的攝入,增加了患齲風險。

問2:寶寶一歲了就長兩顆牙怎回事,小寶寶多久長牙算正常? 寶寶出牙以後的護理,新手爸媽需要注意哪些?小孩換牙要注意什麼?

韓曉蘭:嬰兒出生後1年,萌出一兩顆乳牙,均屬正常範圍。如果超過1周歲後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超過3周歲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此時需要查找原因,多與全身因素有關,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營養缺乏等。

0-1歲期間,當孩子萌出第一顆乳牙時,父母應手指上纏上濕潤的紗布或用指套輕輕清潔牙面和按摩牙齦組織。此階段不必使用牙膏。1-3歲期間,提倡刷牙去除牙菌斑,當孩子能漱口時,可以開始使用牙膏。

在換牙期間,家長應注意以下方面:①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恆牙的生長情況:雙排牙、門牙間隙過大、畸形牙等;②注意飲食:多咀嚼比較堅硬的食物,有利於頜骨發育,給恆牙萌出留出足夠的位置;③督促孩子正確刷牙;④保護牙齒免受損傷。

問3:洗牙對牙齒有傷害嗎,如何判斷自己需不需要洗牙?

韓曉蘭:洗牙主要有兩種方式,手動潔治和超聲潔治,現在臨床上多使用超聲潔牙的方式進行齦上潔治。超聲潔牙主要是通過超聲波震蕩擊碎牙結石,只要操作規範,一般不會對牙齒造成傷害。一般是6個月~一年進行一次牙齒潔治。

問4:有的人不抽煙,一天也刷2遍牙,為何牙齒還泛黃?美白牙齒有哪些方法?

韓曉蘭:著色牙是口腔中常見的疾病,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著色牙。內源性著色牙常是受到疾病或者藥物的影響(四環素牙、氟斑牙等)。外源性著色牙多數是食用用一些飲料、食物造成的。對於外源性主色牙,一般經過超聲波潔牙均可去除。內源性著色牙治療包括:樹脂修復、牙漂白、烤瓷冠修復等。

問5:除了我們熟知的吃糖容易長蛀牙,生活中還有哪些不良習慣或誤區,也會損害我們的口腔健康?怎樣才能擁有一副「好牙口」?

韓曉蘭:飲用過多的酸性飲料;睡前加餐,特別是甜食,加餐後如果經常忽略口腔衛生,將會增加齲病的危險因素。此外吮指習慣,口呼吸習慣(可以引起牙齦炎,口腔異味等),橫刷牙等不良習慣都有可能損害口腔健康。

因此,應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保持口腔衛生清潔,對於口腔內已存在的疾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問6:電動牙刷比普通牙刷好嗎?結合牙齒模型,跟我們示範下如何正確刷牙。

韓曉蘭:臨床試驗結果表明電動牙刷比手動牙刷在去除牙菌斑和減輕牙齦炎方面更有效。此外系統評價也得出「使用電動牙刷不會比使用手動牙刷造成更大的損傷」。對於當前手動牙刷無法達到理想刷牙效果的患者,應鼓勵適當選擇電動牙刷以提高刷牙效率,保證口腔清潔效果。

提倡BASS刷牙法(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堅持做到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1.先將刷頭放於後牙牙齒與牙齦交界處,上牙向上,下牙向下,與牙齒大約呈45°角,輕微加壓,前後顫動10次左右,然後將牙刷向牙面轉動,上下拂刷。

2.按照上述方法,每次顫動約刷2-3顆牙,刷牙範圍應有所重疊。

3.刷上前牙舌面時,將刷頭豎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觸牙齦邊緣,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時,自下而上拂刷。

4.刷牙齒的咬合面時,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後短距離來回刷。(文/趙曉瑩 影片/張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