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艾灸太久的「副作用」,不可不知

艾灸,是一種中醫的治療的方法,艾灸就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的材料產生的艾熱來刺激人身上的穴位或者特定的部位來幫助調整人的身體的一些異常的狀況。艾灸不僅僅是一種治病的方法,還是一種防病的方法,所以說,從古至今這種 方法都被很多人沿用。

而近幾年因為養生的概念的流行,更多的人開始將艾灸這一治療方法使用到生活當中,感冒了,用艾灸灸一下可能就好了。體內濕氣重也能用艾灸來祛濕。所以不少人更依賴於通過艾灸來治病防病。

然而,也有一群人,因為經常艾灸導致身體出現其他的異常,就會心生疑惑,為什麼明明艾灸是中醫的療法,為何還存在治好了這種病,引出那種病的現象呢?其實也很簡單,可能是艾灸的時間沒有掌握好。

艾灸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中國人有一種觀念,就是無論什麼時候,面對疾病總是希望能夠將病根連根拔起。因為艾灸本身就是一種調和身體陰陽平衡的一種手法,所以說艾灸本身就是一種調理的方法,所謂的能夠藥到病除是需要一個實踐的問題的。

像是初次接觸的朋友,哪怕是自己在家進行艾灸,也要注意少量時間來進行艾灸,因為人的身體的接受程度是有限制的。初次艾灸的人,最好是每個穴位灸10-15分鐘是最好的選擇。然後根據身體的適應能力在逐漸增加時間。這樣循序漸進的方法,不會貿然影響到身體內的平衡,這樣也能夠慢慢調整身體的狀態。

而艾灸的效果也並不是說灸的時間越長效果就會越好的,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過滿則溢」,也就是說,任何事情過量的話,都會有副作用產生的,艾灸自然也是這樣。

艾灸時間太長,身體會變得更虛弱。

艾灸太多會有副作用,道理其實是跟飯吃太多也會出問題是一樣的概念。因為有些人久灸必虛,因為艾灸是一種溫補的手法,所以很多人就覺得多一點,少一點其實沒什麼影響。

但是其實還是有影響的,比如說像是本身陰虛的人,艾灸後短時間內,會有陽氣提升的效果。而陽氣過盛的人,往往也很容易導致陽氣旺盛,出現精神亢奮,失眠的問題發生。所以說艾灸,本身是一個調整人的身體陰陽的一個手段,但是若是過度的話,使得本身陰虛的癥狀變成陽亢的癥狀,就會等於是將一種病治成了另外一種病,這也是不好的。

而夏季的時候,因為氣象比較潮濕,悶熱,人的脾胃就很容易手上,這個時候若是想要通過艾灸來改善身體的狀況的話,可以選擇這幾個穴位,來提升身體內的陽氣,幫助健脾祛濕。

常用的夏季艾灸的穴位有中脘穴、關元穴、足三裡、百會穴、神闕穴等等的穴位,對這些穴位進行艾灸,都是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濕氣,強健脾胃讓你安全度夏的穴位。在平時的艾灸過程中,也要注意不是時間越多越好,當到達一定的時間之後,達到刺激的量就可以了,若是經常超量進行艾灸,反而會有可能適得其反。所以要及時進行放棄。

建議 像以上說到的祛濕的幾個穴位,每天灸一次,每次灸三十分鐘時間是最好的。這樣既能夠達到健脾養胃的效果,也能夠幫助提升身體的陽氣。對於那些虛寒體質的女性是有很大的好處的。若是你自己不能把握好,最好還是到正規的中醫館去進行艾灸,會比較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