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專稿 塗們演了多年的蒙古王公草原大汗之後,在幾部低成本文藝片中的演出,被觀眾們突然“發現”,驚歎於他年歲漸長後身上那股從容不迫的狠勁兒。在《老獸》上映的時候,塗們便已經回到家鄉,開始籌備一部電影的拍攝。這是他從影多年來,第一次執導筒。對於這樣從藝多年,突然轉行做導演的演員,影迷們也有了幾分期待。

 

和他接演的《告別》《老獸》不同,這部《呼倫貝爾城》回歸了塗們表演生涯開始的地方——他轉去拍攝那些自己演過無數次的角色們:過去的歲月裡馳騁草原的英雄。作為出生在呼倫貝爾的鄂溫克族,塗們的這部電影,便聚焦在清朝鄂溫克族男人們出征剿匪,女人們長途跋涉去戰場“取孩子”,為部落繁衍生息的故事。

 

慣常的民族電影創作,往往喜歡用波瀾壯闊的語調重述本民族的英雄史詩。和《紅河谷》《嘎達梅林》等民族題材電影不同,《呼倫貝爾城》的著眼點卻不在戰場,反而放在戰爭中部落女人的身上。用戰爭背後的角度去展現戰爭的殘酷,女人們長途跋涉奔赴戰場,為的是生命的延續。將慣常的男人們浴血沙場,變成了女人為延續血脈所做的犧牲。這在關於戰爭的古老敘事裡,增添了一絲現代的意味。


導演塗們

 

這其中,可能有導演和編劇對於敘事的自覺,也可能是受影片投資的製約。電影的場景不算複雜,大部分時間裡,是女人們的內景戲。只是當觀眾們看厭對於古代戰爭裡英雄馳騁揮斥方遒的描繪之後,這種對於人性幽微處的描繪,和對角色面孔的清晰刻畫,也就顯得格外新。

 

而作為民族題材電影,草原民族對於“長生天”的信仰貫穿全片,人物的命運也增添了一絲厚重。從出走呼倫貝爾城,到帶著生命的延續回歸,從生命之終再到生命之始的循環,也在彰顯著女性的偉大。

 

而電影裡這條“出走——回歸”的敘事線索,又像是對塗們表演生涯的暗喻。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創作者在創作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時,總是會不經意間透露出自己的靈魂。塗們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卻在畢業後選擇回到草原。直到近年,他仍然不願意來到北京,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呼倫貝爾。《呼倫貝爾城》便像是他這種人生選擇的答案。

 

大概只有熱愛,才能從繁華都市,選擇回到每年冬季北風呼嘯的草原上;也因為熱愛,才能在年過半百時,自己的第一部導演作品便聚焦在本民族的歷史故事中。

 

《呼倫貝爾城》不是故紙堆裡精細的考據學,而是從中發掘出與現代人性共通的地方。新人導演固然有處理生澀的部分,在對於故事細節和節奏把控上,可以更加精練。但這份赤子之心的動人,貫穿著整部電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