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辣眼短影片大行其道 “流量就是收益”恐為背後推手

  短影片“辣眼睛” 組合拳“治低俗”

  本報記者 汪靈犀

  近年來,今日頭條、新浪微博、騰訊、阿里、360、秒拍等相繼進軍短影片行業,拚補貼、拚政策、拚流量……其運營方式給自媒體行業帶來波瀾壯闊的變化,但其傳播內容卻泥沙俱下。互聯網應該為公眾提供什麽樣的視聽內容?近期短影片行業的治理規範,給我們提供了明確答案。

  挑戰社會底線

  網絡直播行業自2016年開啟井噴式發展,全民參與,卻也亂象叢生,缺乏監管。有網友指出,在一些影片網站,“什麽辣眼睛、毀三觀的影片都有,唯一沒有的,就是底線”。在直播中吃燈泡、進行性挑逗,惡搞英雄人物、國家政要;在短影片中用說唱詳細描述吸毒感受;爬上巡邏執勤的警車踩踏;傳播“未成年人懷孕生子”……這類亂象比比皆是,給青少年帶來不良影響。

  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發布的一項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網絡影片用戶近5.79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4.22億。而據團中央下屬機構日前發布的一項調查,49.1%的受訪者每天瀏覽短影片半小時以上,66.3%的受訪者在網上發布過自己拍攝的短影片。聚集著幾億流量的影片網站,“低俗流行”充斥其中,與主流文化大相背離。

  “作為網絡文化的產物,短影片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內容形態兩種特徵,迎合了閱聽人填補閑暇時間的需求或獲取感官刺激的心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常江說,一些用戶追求感官衝擊,一定程度上滋長了低俗內容的傳播太空。

  流量推手作怪

  如此低俗的內容大行其道,究竟誰是背後推手?

  據記者調查,散布低俗網絡影片、惡搞網絡直播的人,有一部分是“專職”,以此斂財。如網絡主播,他們以出位內容博得眼球,進而賺取收入。他們認為,離奇乖張的內容意味著流量,流量就意味著利益。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出於新奇、炫耀等心理,尤其是價值觀還未成型的青少年,跟風玩快手、抖音、火山小影片等,互相攀比粉絲數量,把低俗當作一種潮流來膜拜、效仿,以此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也折射出當下青少年生活方式單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等問題。

  同時,低俗影片的流行與平台的縱容也不無關係。在資本的推動下,部分影片平台瞄準“流量就是收益”的盈利模式,在準入門檻和內容審核上降低要求。

  據易觀智庫不完全統計,近3年中國短影片行業發生的投融資額累計超過136億元。百億資本進來了,自然要求回報。為了博取巨額廣告收入,一些影片平台打著“算法中立、機器推薦”的旗號,不但不製止違規账號的行為,反而通過重點推送、置頂顯示等方式,對低俗內容采取默許甚至縱容的態度,被網民稱為“低俗的搬運工”。

  網絡強力去“霾”

  亂象越演越烈,主管部門再不能坐視不管了!約談、整改、下架,今年以來,主管部門使出“組合拳”,給一路狂飆的網絡影片行業踩下了“急刹車”。

  2月,國家網信辦會同工信部關停下架蜜汁直播等10家違規直播平台;3月,新聞出版廣電部門要求網站不得擅自對原創視聽節目作重新剪輯、重新配音、重配字幕;4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網信辦先後責令今日頭條、快手整改。

  事實上,網絡影片並不只是“秀場表演”,如果善加利用的話,在政務、公益等方面,它也有極大的價值太空。比如山東濰坊高新區通過直播打造陽光政務,圍繞重點項目建設、棚戶區改造等人民群眾關心的領域展開影片直播,效果很讚。再比如今年2月,熊貓直播與央視網開啟專屬直播間,24小時直播國寶大熊貓的生活,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還有,日前新浪微博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開展“變廢為寶大挑戰”活動,數十位主播參與改造生活廢棄物,賦予廢品新的價值,吸引超過500多萬粉絲圍觀……

  “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實感、代入感和強大感染力,為公益活動的傳揚和創新提供了更廣闊太空。”騰訊文化產業辦公室高級政策專家王一如此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太空的行為,包括商業創新,都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在經歷了飛速發展和清理整頓後,網絡影片行業或許會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