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歐美幫猶太人建國,為何蘇聯也幫以色列?

世人皆知以色列和蘇聯的競爭對手美國關係親密。但是,多虧了蘇聯的幫助,以色列才能在1948年的開國之戰中打贏阿拉伯人。

在蘇聯剛成立時,蘇聯對猶太人很不滿。蘇聯境內有521萬猶太人,他們成天高喊要復國,蘇聯擔心自己的地圖會被猶太人挖一個大窟窿。

二戰結束後,美國加大了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扶持,這讓蘇聯感到了巨大威脅。

蘇聯(沙俄、俄羅斯)最缺什麽?不是石油和核子,而是出海口,尤其是南向沒有氣候溫暖的出海口。蘇聯曾有個三個目標,就是伊朗(直面波斯灣),土耳其(地中海)、希臘(地中海,直面蘇伊士運河)。但在美國的破壞下,蘇聯的三次努力全部打了水漂。

蘇聯把獲得出海口的目標,放在了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是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為了中東石油資源,不會得罪阿拉伯人。但美國要控制中東石油資源,就必須扶持以色列,打破英國對中東的壟斷。英美的矛盾深重,這就給蘇聯開了方便之門。

蘇聯這筆買賣很劃算。支持猶太人復國,就能從猶太人那裡分一杯羹,至少好處不能讓美國全佔了。等猶太人復國後,勢必和阿拉伯人成為仇敵。英國雖控制中東,畢竟是小國,鬥不過美國。最終,英國只能依附於美國支持猶太人。那麽,英國、美國、猶太人都成了阿拉伯人的仇敵。為對抗英美和猶太人,阿拉伯人只能找一個強大的靠山。

除了蘇聯,還能有誰呢?即使阿拉伯憤怒於蘇聯幫助猶太人復國。

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以色列,激怒了阿拉伯各國。阿拉伯各國聯合起來,要消滅剛誕生的以色列,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

當時的以色列,武器裝備非常差。僅有一萬支步槍,不到兩千支衝鋒槍,子彈總數竟不到500發,這根本不夠用的。至於二戰時普遍使用的裝甲車、高射炮,軍艦、轟炸機,以色列都是零。即使本-古裡安是軍事天才,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以色列沒有時間搞軍事工業,最要緊的就是去國外買武器臨時應付。蘇聯的衛星國捷克斯洛伐克在1948年12月,向以色列出售步槍一萬支,重機關槍4500挺,以及子彈三百萬發。這個數字不是特別大,也解了以色列的燃眉之急。

這只是蘇聯的試水。

捷克斯洛伐克在蘇聯授意下,又多次賣給以色列子彈,以色列已擁有5000萬發7.92毫米的子彈。有了足夠的子彈,在常規戰中,以色列就不怵阿拉伯人。

另外,以色列又不計成本,以一架8萬美元的價格,從捷克斯洛伐克購買戰鬥機共25架。至於沒有飛行員,捷克斯洛伐克幫助以色列培訓,保證即飛即戰。

以色列沒有坦克?捷克斯洛伐克又賣給以色列大坦克12輛(16噸/輛),中型坦克10輛(9.5噸/輛)。

更讓以色列感動的是,蘇聯還授意衛星國羅馬尼亞、匈牙利,讓他們國內的猶太人返回以色列,參加猶太人的復國戰爭。三年之內,兩國輸送到以色列的猶太人達到30萬。要知道,在建國之初,以色列的猶太人只有65萬。

不過,美英不願意看到蘇聯在以色列的影響力增加,沒少破壞捷、以的武器買賣。第一次中東戰爭快結束時,蘇聯也基本結束了與以色列的交易。你可能會問:蘇聯的軍工實力遠強於捷克斯洛伐克,怎麽讓捷國賣武器,自己賣了不更賺錢嗎?

首先,蘇聯不缺賣武器的錢。其次,蘇聯非常看重捷國在與北約對抗的前沿陣地的作用,寧可讓捷國賺錢,提高整體實力,當好橋頭堡。

第三就是政治上的考慮。蘇聯還不想公開得罪阿拉伯人。有什麽黑鍋,讓麾下一眾小弟背著就是,自己落得兩面乾淨老好人。 還有就是在聯合國與美國的政治角逐中,不留下什麽把柄。

第四是國內形勢的考慮。蘇聯國內還有大量猶太人,如果蘇聯太過熱情的支持以色列,會給國內猶太人造成錯覺。一則,國內猶太人會考慮再建一個以色列,這是蘇聯不能接受的。二則,如果國內猶太人都跑到以色列,蘇聯境內沒有多少猶太人,就缺少在以色列問題插手的重要牌面。

蘇聯之前的規劃都得到實現。以色列打退阿拉伯後,羽翼漸豐,又與美英有天然的聯繫,與蘇聯漸行漸遠。不過,以色列的實力還達不到消滅阿拉伯各國的程度,阿拉伯為了對抗以色列,只能和蘇聯走的更近。

蘇聯這筆買賣,蘇聯認為非常超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