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滬深港達成共識,同股不同權公司明年納入港股通標的

12月9日,深滬港交易所宣布,已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股票具體方案達成共識,預計規則將於2019年年中生效實施。

截至目前,已經在港交所完成上市的企業中,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僅有小米集團-W及美團點評-W。

4月30日起,港交所新制定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谘詢總結》正式生效,在原有的制度基礎上,“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將可以在港交所申請上市。

7月9日,小米成功在港股掛牌上市,打響港股同股不同權第一槍。9月20日美團赴港上市,是繼小米之後第二家登陸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上市以來累跌近20%,美團點評跌近22%。

三地交易所達成共識

今天,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聯合發布通知,滬深港交易所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達成共識。為進一步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協同發展,滬深港交易所已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股票具體方案達成共識。下一步,三所將抓緊製訂相關規則,在完成必要程式後向市場公布。

預計規則將於2019年年中生效實施。

港交所曾就“暫不納入”深夜回應

7月份,滬深交易所通知,自7月16日起,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恆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中屬於外國公司股票、合訂證券、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的,暫不納入滬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範圍,其他股票調入調出正常進行。

當天深夜,港交所進行了三點回應,其中,港交所表示,同股不同權公司應該盡早納入互聯互通,原因有4個方面。

港交所稱,滬深港通是國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戰略的一部分,是互聯互通的出發點,而不是終點。港交所將繼續與內地監管機構及交易所保持緊密溝通,以期早日確認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的時間表,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投資新經濟公司的管道。

利好小米、美團,最快明年中納入

截至目前,已經在港交所完成上市的企業中,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僅有小米集團-W及美團點評-W。

今年5月7日,恆生指數有限公司發布《恆生綜合指數應否納入外國公司、合訂證券及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之谘詢總結》,宣布在港第一上市外國公司、合訂證券、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的股票都將進入恆生綜合指數選股範疇,新的選股範疇將於2018年第三季度起在香港施行。在此之前,恆生綜合指數並不包含外國公司和合訂證券,也沒有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

7月9日,小米集團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同日,香港恆生指數公司發布指數變動通知,由於小米集團符合恆生綜合指數的快速納入指數規則要求,相關指數的成分股將於7月23日起生效。

香港恆生指數公告,小米被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恆生綜合行業指數——資訊科技業、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大中型股指數)、恆生環球綜合指數、恆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上市以來累跌近20%,美團點評跌近22%。

港交所曾詳解納入原因

港交所表示,同股不同權公司應該盡早納入互聯互通原因有4個方面:

1、香港市場就接納這類公司上市制定了全新的規則和具有針對性的投資者保護措施,一般市值達400億港幣的公司才可上市,這一門檻高於現有74%的港股通標的市值;

2、新經濟公司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應該盡快滿足更多這類公司到兩地資本市場融資的新需求,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讓資本市場更有效的服務實體經濟;

3、內地投資者可以利用互聯互通機制能夠在風險可控、監管互助的框架下,更早、更便利地選擇投資更多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分享新經濟企業的發展紅利;而且,港股通對內地個人投資者設立了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準入門檻;

4、過去25年香港一直與內地市場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特別是在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試點上,香港能夠發揮試驗田作用。過去H股和紅籌股就是很好的歷史證明,互聯互通機制更是體現“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最佳實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