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是補腎最好的方法,這7個穴位最重要

「腎氣」,是指腎精所化之氣,它反映了腎的功能活動,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尤為重要。若腎氣不足,不僅早衰損壽,還會引發各種病症,如寒與腎五行相應,最易耗傷腎的陽氣,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夜尿頻多、陽痿遺精等病症。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女子到了七歲左右,男子到了八歲左右,因腎氣旺盛,促進了身體各部的發育成長;女子到了四十九歲左右,男子到了六十四歲左右,因腎氣的衰微,而呈現出衰老的現象。

為什麼說艾灸是補腎最好的養生方法

灸法是針灸學治法的一種,艾灸對寒、熱、虛、實諸證均有一定效果,其機理歸根結底在於艾灸通利經絡的作用。在中醫理論中,灸法是補腎的最強法,它無毒副作用,直接作用於人的腎部腧穴,效果甚至達到立竿見影。

艾灸哪些穴位補腎最明顯?

1、足三裡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功效:健脾益胃、補益氣血。

主治: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勞、早衰。張杲的《醫說》強調「若要安,三裡莫要乾」,意指反覆灸足三裡,可起到保健作用。

2、三陰交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功效:溫腎健脾、祛濕利水、調經止痛。

主治:腸鳴腹脹、泄瀉、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失眠、下肢痿痹。

3、神闕

定位:位於腹中部,臍中央。

功效:溫陽益氣、補腎健脾。

主治:脾腎陽虛,症見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乏力、泄瀉甚至下利清谷,及命門火衰導致的陽痿、早泄、遺精等。

4、關元

定位:腹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功效:溫腎健脾、補益固脫、散寒止痛、調經養血、保健延年。

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

5、氣海

定位:腹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

功效:壯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回陽益陰、調和營衛、延年益壽、抗衰防疾。

主治:凡身體衰弱、陰陽兩虛、營衛不調、下元虛憊、陳寒痼冷、體弱羸瘦、四肢逆冷、脾胃虛弱、精血虧損、五勞七傷、諸般虛損等。

注意:

陰虛者慎用,孕婦禁用。一般在春季灸氣海,《內經》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氣海為生氣之海,此時灸之,應其春生之時序,以助升發之氣,逐陳陰,奠下元之基,以適夏令之長也。

6、腎俞

定位: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肚臍平行。

功效:腎,腎臟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腎臟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故名。

主治: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

配伍:配太溪、三陰交治療月經不調;配翳風、耳門治療耳鳴、耳聾。

7、太溪

定位: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