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力挺人民幣 年內破七概率較小

  央行力挺人民幣 年內破七概率較小

  徐燕燕 周艾琳

  [按照美元指數7月3日的價格,較年初上漲了2.62%,人民幣對美元較年初貶值了2.4%。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匯率指數實際上比年初上漲了0.8%。]

  6月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加速貶值,從全年最強的6.241貶至6.7167附近,跌幅近7%。

  7月3日,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和行長易綱先後發聲力挺人民幣。16時左右,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漲破6.67關口,較日內低點拉升近400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轉漲,收復此前逾500點的跌幅。

  7月3日上午,潘功勝在香港債券通周年高峰論壇表示:“我們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當天下午,易綱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近期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主要是受美元走強和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有些順周期的行為。”

  第一財經採訪的交易員普遍表示,眼下市場持有美元的倉位已經從年初的偏空逆轉到中性偏多的位置,進一步上升的太空並不大,美國的“雙赤字”或再度成為下半年市場焦點,且市場對於歐元極度低迷情緒也很容易逆轉,人民幣對美元年內破七概率較小。

  經濟基本面決定匯率穩定

  潘功勝在上述論壇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貨幣中表現較強。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結構、品質、效益在不斷改善,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和經濟增長的韌性持續增強。並且,我國國際收支和跨境資金流動基本平衡,外匯儲備充足,近些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我們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今年上半年隨著美聯儲加息兩次,美元指數較年初出現了反彈。按照美元指數7月3日的價格,較年初上漲了2.62%,人民幣對美元較年初貶值了2.4%。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匯率指數實際上比年初上漲了0.8%。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雖然中美之間貿易衝突不斷,但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歐洲,同時伴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在相關國家的深入,人民幣對一籃子匯率水準才能夠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人民幣的價格,而不應該過分關注和解讀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

  “今年上半年,包括阿根廷、土耳其、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都出現比較大的貶值,伴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波動和資本外流,整體來看,人民幣的匯率還處於一個穩定的水準。”溫彬表示,中國巨集觀經濟基本面和國際收支是決定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平衡的根本。

  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預計6.7%,在合理穩定的區間之內。同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的外匯市場供需逐漸趨於平衡,外匯儲備餘額小幅回升,站穩3兆美元關口。

  易綱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轉型更新加快推進,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大體平衡。我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一制度行之有效,必須堅持。

  “我們將繼續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運用已有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發揮好巨集觀審慎政策的調節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易綱稱。

  企業購匯量短期加大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人民幣的這輪下挫從4月正式開始,並於6月加速,6月單月跌幅接近4%。此前人民幣對於一籃子貨幣存在高估,之後出現“補跌”。

  某國有大行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稱,4月前後,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動輒超過10%的跌幅,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很小,“當時企業的結匯意願仍然很強,這也給人民幣提供了支撐。”

  當時,第一財經也報導過企業客戶通過向銀行賣出人民幣外匯期權,來主動承擔匯率大幅波動(即行權)風險、賺取期權費。然而令市場沒有想到的是,後期人民幣的貶值速度大大超出了早前的預期。美元在4月大漲近4%,人民幣貶值的勢頭開始醞釀,5、6月則開始加速貶值。

  7月3日早間,美元/人民幣突破了6.7大關。上述交易員對第一財經稱,近期中間價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連續近十個交易日都不斷對美元走弱,這進一步導致市場判斷央行在人民幣匯率方面容忍度較大,因此市場就開始順勢而為,企業最近也明顯開始加速購匯,自貿區分行的購匯量上升尤其明顯。

  該交易員也表示,要結匯的企業之前就開始捂著美元,在人民幣加速貶值後,結匯意願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可見,結匯、購匯雙方都開始對人民幣形成壓力。

  此外,專攻亞洲債券的資產投資組合分析師、交易員傅雲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般而言4~7月都是亞洲貨幣容易承壓的時段,因為“跨國企業在這段時間會出現股息輸出的情況,往往會影響匯率”。

  下半年大概率出現逆轉

  經歷了上半年的市場動蕩,多數機構的年初匯率預測似乎都成了市場反向指標,包括認為美元全年將走弱、人民幣維持強勢、看漲新興市場資產等。不過,眼下仍有不少機構仍然認為,下半年大概率將出現逆轉。

  “從技術面而言,美元/離岸人民幣加速攀升,此前觸及到了6.7的目標位,這也恰好是2017年以來的下行軌跡。周線級的相對強弱指標RSI指標已經顯示觸頂,不排除美元漲勢會暫止。”法興首席外匯技術分析師埃姆斯(StephanieAymes)對第一財經說。

  從市場情緒而言,眼下對歐元和新興市場貨幣極度悲觀的情緒也很容易出現逆轉。“此輪美元上行並非美國經濟過強或新興市場太弱,而是因為歐元區的政治風險超出了預期,導致避險資金持續湧入美國,避險資金的湧入也導致美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至2.9%左右,目前避險資金也始終沒有回流新興市場。”傅雲傑稱,當市場情緒悲觀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出現反彈。

  就市場倉位來看,如今美元的配置已經被增加到了中性偏上的程度,進一步增持的概率受限。“加之去年部分遊資已開始慢慢撤離亞洲,而年初至今的撤離主要來源於中長期投資者,而這一波過後,剩下的投資者都是比較長期、大規模的投資者,因此未來跌幅有限,預計市場在三季度可能會醞釀反彈。”傅雲傑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其實,今年資本項下的流入也是支撐人民幣的要素。境外機構5月份增持人民幣債券604.64億元,創歷史新高,利率和匯率的雙重吸引力則是主要驅動力。第一財經記者也了解到,美元的走強並不會較大影響到這部分資產的配置,基金經理普遍表示,尤其是歐洲對於配置亞洲債券的興趣較大。

  機構普遍預計,2018年下半年美元指數處於90至100的條件下,人民幣匯率在6.25至6.75的區間內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今年內跌破7的概率依然較小。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