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科醫生忠告:家長3個餵養習慣,會毀掉寶寶的脾胃,快住手吧

作為家長,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在寶寶餵養方面同樣如此。殊不知很多飲食觀念上的錯誤,卻在無形中傷害著寶寶的腸胃,影響寶寶的脾胃,最後導致寶寶積食、體質變差、生長髮育也跟不上。

兒科醫生忠告:家長3個餵養習慣,會毀掉寶寶的脾胃,快住手吧

1、奶粉太濃、喂飯貪多

「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很多老一輩帶娃想把孩子喂得白白胖胖,喂飯堅持「寧多不少」的原則,喝奶的時候奶粉沖的特別濃,輔食就追著喂,一口一口的,不考慮脾胃的消化水準,這樣過度餵養,時間一長很容易導致孩子胃腸功能紊亂,消化能力下降,積食、脾胃虛弱。

2、肉類為主、湯汁泡飯

在很多家長眼裡,魚肉蛋奶一類高油脂、高蛋白的食物才叫「有營養」,要讓孩子多吃,不僅忽略了補充礦物質、微量元素、纖維素等孩子身體發育必需的營養,這些食物還非常難消化,超出脾胃承受範圍,很容易積食,還有雯雯奶奶經常做的「湯泡飯」,因為直接吞咽咀嚼不充分,湯汁沖淡了胃液,更是給脾胃增添負擔。

3、缺乏經驗、食物不對

寶寶的腸胃稚嫩,但是身體發育需要的營養多,所以輔食就至關重要,食材選擇不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耽誤發育。一般來說,2歲之前,有3種「食物」不能碰:調味品、水果汁、菠菜。老人總說「吃鹽長力氣」,是非常不科學的,調味品會加重腎臟、脾胃負擔;水果汁中保留的營養成分少,糖分卻很高;菠菜、韭菜等草酸多的蔬菜會影響鈣質的吸收,耽誤孩子發育。

那麼,究竟該如何調理孩子脾胃失和的癥狀呢?

1、吃對食物

多給孩子吃一些對脾胃有幫助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山藥、小米、南瓜等,盡量把這些食物熬成粥,給孩子喝。

再者,為了提高寶寶的消化能力與營養吸收能力,日常飲食中可以給寶寶補充兒童乳雙五菌,幫助維持孩子腸胃酸鹼平衡,調動消化因子活性,促進消化;同時,含有的多種優生益生菌種,促進腸內有益菌的增殖,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減輕孩子脾胃負擔,優化寶寶腸道健康,讓寶寶的消化、吸收、抵抗力更勝一籌。

2、適當運動

一定要讓孩子進行運動,因為導致孩子脾胃虛弱,身體素質差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孩子通過運動,增強體質,慢慢的孩子脾胃失和的現象就得到改善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