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粵港澳新政下,教育行業有哪些新機會?

文|初驪禹

“教育合作相對經濟合作較薄弱,有器物、制度、理念上的瓶頸,需要利益協商求共贏、機制對接求共創、理念交融求共識。”廣東省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會會長李颺在日前舉行的“粵港澳教育創新思享會”暨未來之星五周年華南大區日活動上表示。

一句話道出了政策利好的粵港澳地區教育合作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此前粵港澳地區人口淨流入增長帶來的民辦學校繁榮、科技製造企業密集帶來的教育信息化產業發展迅速以及編程等素質教育賽道創業公司的不斷湧現,已經成為該地區教育產業的優勢。新政策後,粵港澳地區的教育產業又將會如何發展?

高等教育、產學研一體化帶來的新機遇

在此前火遍社交網絡的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產學研發展帶來的增長引擎效應可見一斑。

資料顯示,粵海街道不到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企業園區超過169個,轄區內近萬家企業,包括“規上”企業110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1000家。這裡走出了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誕生了邁瑞醫療、順豐控股、金蝶軟體、創維數字等87家上市公司,創造了不少於2509億元的GDP。整個南山區的GDP為5018億元,排名中國第三,也就是說,僅一個粵海街道就佔了半壁江山。

在實地探訪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各種產業園區的大樓之間,各種大學交錯出現,僅數百米內,就有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分校區等。據多知網了解,有些學校選擇在此建立研究生院分部,而另一些則建立的產業基地。

李颺在現場分享中表示:“《綱要》提出建設粵港澳教育和人才高地,這個目標定位非常明確,這為教育發展帶來戰略機遇。建設教育和人才高地是構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需要、是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的需要,也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應利用粵港澳的區域優勢開展一些國際化的教育合作,促進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也推動廣東教育更高效、高標準、高品質地實現教育現代化。”

另據了解,針對粵港澳地區的進一步發展所帶來的人才需求,有關方面正在探討包括引入國際名校、合作辦學等方案,一方面繼續提升該地區的高等人才培養機制,另一方面完善相關產業的專業人員培訓體系。

“我們現在就是專注在專業共建上,學校根據需求來打包購買,我們幫學校提供體系化的IT培訓內容以及交付。”一位IT培訓公司深圳分公司負責人對多知網表示,“現在的市場情況下,跟著政策走總是沒錯的。”

人口淨流入增長明顯,幼教K12需求持續高速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及廣證恆生研究報告數據,廣東九市新生人口近5年年複合年化率遠高於全國水準,達11.5%。 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地更是均超過13%,遠遠超出全國新生人口近5年複合變化率的-1.5%。

也就是說,在未來兩年及未來5年,廣東九市幼教和K12的增長將分別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一方面,這將促進幼兒園、民辦學校的持續高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將為校外培訓機構、早教班、幼托班等業務形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在民辦教育方面,此前博實樂、睿見教育、中教控股等民辦學校標的已於近兩年陸續登陸港股市場。

國際學校同樣是新的機會。據廣證恆生研究報告,2018年粵港澳九城共有國際學校151所,其中深圳和廣州分別有60和53所國際學校,合計佔比達75%。

政策方面也多有利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中表示:推薦大灣區教育合作,定位廣州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推進港澳地區對教育行業投資開放,明確支持粵港澳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各地市《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則有“鼓勵集團化辦學,鼓勵以公辦/民辦為依托組建教育集團”的內容。

這或將在民辦教育發達的粵港澳地區再“添一把火”。

而校外培訓方面,據不完全統計,上億營收規模的機構超過8家,在背靠香港的區位優勢下,這些公司也已經陸續開始走向港股市場。

不僅如此,新東方2018財年Q2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新東方方面表示,已經在香港收購了一家幼兒園。好未來學而思則在此前選擇開設香港分校,開始了在當地的業務探索。而香港當地的教育機構也在謀求向內地的更多拓展。

香港遵理集團的創辦人伍經衡表示:“粵港澳教育融合是國家政策,國內機構來香港辦學,香港機構自然也會北上辦學。遵理有足夠的實力、經驗和決心配合國家政策,我們也很希望能夠到內地來開學校。”

教育評價方式逐漸互通,但職業資格評價互認仍需時間

目前,香港主要有HKDSE、IB和AP考試等,可以在各個階段實現和國際教育的接軌,另外HKDSE考試也為內地多所高校所認可。這為香港學生提供了多種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

而香港的大學也將內地高考成績列入認可範圍,有些學校甚至不需要提供語言成績或面試就可以決定錄取。

結合目前的高考改革,對於粵港澳地區的學生來說,其繼續完成高等教育的選擇變得更加豐富。

與教育評價方式逐漸打通不同的是,在職業資格評價這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比如會計師、導遊等一些職業證書,在粵港澳三地有些是不能互相認可的,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才流動的障礙。

另一方面,粵港澳地區在騰訊華為等眾多明星企業的帶動下互聯網創新型人才加速匯聚效應,以及全產業鏈的優勢還能大幅度提綱產品落地效率,加上風險投資發達,這使得該地區的創業項目層出不窮,對人才的需求也在進一步加大。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將催生新型職業教育的更多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當天的活動共有120名教育公司創始人、管理者參與,行業涉及教育信息化、早教、K12、職業教育、教育硬體等多個細分行業。背靠技術中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的粵港澳地區新的發展也才剛剛開始……(多知網初驪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