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來了,停下來思考,面對自己,獲得蛻變

專註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願你面向太陽,堅定而溫暖。

今天看到了一個對抑鬱的解讀,比較極端和單一,單純的把這個癥狀解讀為自私、心理陰暗、不敢正視自己,甚至提出抑鬱的人是可恥的觀念,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但很多時候,活的比較順遂的人怎麼能夠體會到人類的痛苦,他覺得只有精神境界處在極低的狀態,人才會抑鬱,如果一個人靠近太陽,甚至被太陽融化,怎麼可能抑鬱呢?而他的結論是:抑鬱永遠屬於一顆卑微的心靈。

但實際上誰不想靠近太陽呢?卑微的心靈是從哪裡來的呢?如果你一直生活在陰暗中,或許也很難跳出自己的環境,面向太陽吧。說到人的成長,內心的力量或許是要在經歷了磨練之後,才能夠體現出來的,如果一直浸在蜜糖裡,然後來評論所謂的人性的陽光,或許沒有那麼的說服力,只有當你領略了春夏秋冬,當你重新獲得了心靈的力量之後,才有資格去做一些評判或者領悟。

說到底,心靈上的疾病和身體上的疾病有著相同之處,當呈現出癥狀的時候,實話說已經是一個結果了,已經是壓力下爆發的狀態了。或許在人生路上沒有人不得病,人吃五穀食糧,必定會有病痛,就像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都有遇到心坎過不去的時候,所以,單純的定義為這個人自私或者不夠勇敢或者卑微實際上是有失偏頗的。

只要是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到各種的問題和傷痛,以及各種打擊自己的挫折,只是程度不同,如果打擊的是你一直以來所遵循的理念,你會在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信念,失去了動力,失去了勇氣,這個也你到達低處時,觸底反彈的時機,處理的好,可能會迅速回歸,處理的不好,就可以陷入另一個深淵之中,有時候或許就在一念之間,或者在身邊的支持。如果遇到一個包容的、願意陪伴的、理解的支持,那麼她們可以迅速獲得力量,得以回歸。

而那些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裡的人並非不想解決,只是她們失去了面對一切的勇氣和力量,只能先保留自己的本源,不再被外界傷害,起碼在那個階段裡不再雪上加霜,保護自己,令自己可以有喘息的機會,和恢復的機會,不能單純理解為無法面對自己以及卑微的心靈狀態,只是一種自我防禦的機制,在知道自己搖搖欲墜的時候的求生本能。

當然,在那個時期,她們的精神一定是能量低的,而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永遠處在一個高峰的值上,任何時候,所有的情感都是流動的,包括能量、精神、情緒都是流動的,有高就有低,頗有股市的意味,無法支撐時,累的時候,各項指標就會跌到最低,這個時候告訴你該歇歇了,別折騰了,調整一下,待你逐步恢復之後,指標就會慢慢的回升,再回到最高端,於是又呈現出一個光彩的你。

所以,不允許自己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到達最低點,也是一種對人性的不接納,不過,他的觀點中有一段還是頗有意義的,那是因為人們把用於領悟自我的世間來對抗世俗的各種慾望,買房、人脈、社會觀念,各種繩索綁架了你的心智,使得你失去了領悟的能力,這也是喪失了生命自由之後,人性所要展現出來的抗爭,你的心告訴你,只有這些不夠,或者說你已經偏離了軌道,所以你的心不快樂。

而說到底,還是心智的修鍊,你是否可以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的發展規律以及自己在這個遊戲規則裡的位置,所以,才會失去了自我。所以,心智的提升是我們的空間,這樣,就不會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困住你的心。當你通過不斷的滋養心智,你會逐步體驗到那種自由的狀態,一旦體驗到,你就會體會到自己的執迷,放下癡迷的一切虛妄。

最後一段話寫的很好,那就是:悟:不是想,想是拖泥帶水,悟是直截了當。拿出自己的氣概,放下一切,這麼一悟,這輩子你就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那就是解脫的境界。什麼抑鬱,那就是一場噩夢,現在夢醒了,這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簡介:吳潔,心理諮詢師,自媒體情感及心理專欄作者,專註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希望可以陪伴你左右,為你點亮一盞心燈。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