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茅台院士”羅生門背後:年研發投入僅2.2億,“醬香型科技”真存在嗎?

茅台給大家夥拜了個後勁兒極大的晚年。

2 月 9 日,貴州省科協在官網發布《關於 2021 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省候選人擬推薦對象的公示》顯示,中國貴州茅台酒廠 ( 集團 ) 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作為候選人入圍,她的研究方向為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

消息放出,輿論嘩然。尚未正式當選院士的王莉被調侃為“白酒院士”,她所掌握的釀酒技術也被稱為“醬香型科技”。

眾所周知,院士是我國科技界最高榮譽稱號,被推薦者都是對推動國家和社會科技進步有建樹的科技工作者。理論上,“在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均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想要獲得這一稱號需要獲得提名資格,提名的門檻通常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另外候選人仍要經過7輪關卡方可正式當選。評選流程長達10個月。

根據茅台披露的信息,王莉曾先後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白酒評委,國家釀造高級評酒師。

從提名程序上看,問題不大。但是,王莉真的掌握“醬香型科技”嗎?

據行業期刊《釀酒》的文章披露,作為貴州茅台首位女性總工程師的王莉畢業於陝西科技大學食品專業,1994年畢業後為了愛情入職茅台,入職時不僅不會品酒,甚至是滴酒不沾。直到2000年,中斷了十年的國家白酒評委選拔考試又開始進行,王莉才端起酒杯。

在媒體面前,王莉總是以茅台技術型高管的形象出現。通過中國知網檢索可知,從業27年以來,王莉總計發表52篇論文,其中僅有10篇為第一作者。

在這52篇論文中,有26篇發表在核心期刊,EI期刊1篇,剩下的25篇均為非核心。刊登王莉論文最多的刊物叫作《釀酒科技》,為她發表論文31篇。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期刊的主辦部門之一是貴州省輕工科研所,這家研究所的主管部門是此次推薦王莉參選院士的貴州省科協。

在這些論文中,王莉的研究大多數是針對茅台酒或白酒中微生物組成、化合物檢測方式、不同工藝下菌株代謝產物等。茅台集團官網也曾刊文介紹,王莉主導曾組織“茅台酒風味物質研究”,“原料及器具中食品安全指標分析方法的開發”,“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白酒行業的應用”等十餘個項目。

這也是多年以來,茅台所宣傳的核心論點——多種微生物參與發酵,使得茅台酒具備獨特香氣,可以達到空杯留香的效果。不過,歸根結底,從研究成果來看,王莉的研究仍局限於茅台酒本身的質量問題,缺乏開創性研究。

凡事就怕貨比貨。與王莉同期被推選為候選人的貴州大學博士生導師馬建峰教授,僅學術論文就發表了400余篇,另外還出版了7部著作。在學術研究之餘,馬建峰仍有70余項發明專利,培養了90餘名博士生和150餘名碩士。

另外兩位貴州省推薦的候選人分別是貴州省地址調查院研究員周琦和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張勝林。

周琦曾在貴州銅仁發現了4個世界級超大型錳礦床和1個特大型富錳礦床,佔全球超大型錳礦床總數的三分之一,新增錳礦資源量6.6億噸,超過了此前全國錳礦保有資源量總和,其中富錳礦是全國探明總量的2倍,成為亞洲最大的錳礦集區,打破了我國久攻不克的錳礦找礦困局。

張勝林則參與了參與了江界河大橋、廣州丫髻沙大橋、廣州新光大橋、重慶江津觀音岩長江大橋、重慶春天門特長隧道、重慶太洪長江大橋、大小井特大橋、平塘特大橋等多項重大工程建設,並2017-2018年度入選全國十大橋梁人物,是該獎項設立以來唯一的女性。

和這幾位相比,王莉的研究不僅乏善可陳,而且嚴重缺乏頂級“硬貨”,也正因如此,她才成為輿論攻擊的靶子。

那麽,真正的白酒科技是否存在呢?首選需要明確的是,酒精是一類致癌物,即是是茅台也不能護肝、不能保健、更不能壯陽。

我國對於白酒科技化的探索起步很早。1956年,周恩來總理組織製訂的《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裡,白酒技術就曾作為一種高科技創新項目與原子彈、氫彈、火箭等並列。

具體到學界,毫無疑問,國內釀酒工程師的搖籃是江南大學。該校創始人秦含章可以稱得上是醬香型白酒的奠基人,正是他為茅台確定了“醬香、窖低和純甜的標識,並為茅台酒確定了勾調方法。

秦含章雖然並為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但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候選人評審委員會委員之一。2017年,江南大學校長、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專家陳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再說回王莉,在她的履歷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國家發明技術獎二等獎。獲獎項目是2014年,由江南大學、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基於風味導向的固態發酵白酒生產新技術及應用”。

王莉作為共同完成人參與了這個項目,而真正主導該項目的正是現任江南大學副校長的徐岩教授。在參與國家技術發明獎評選時,專家也問過他同樣的問題:白酒到底是一種什麽技術?

徐岩回答,“江南大學做過實驗,一滴白酒中含有1000多種微量成分,但這些成分隻佔到總量的2%左右,這在世界發酵食品中都很難見到。不僅要找到這些微量與極微量成分,還要判定哪些成分是有益於風味品質的,哪些是無用或有害的。通過微量成分找到產生這種成分的微生物,通過控制群體微生物讓整個過程向著可控的方向發展。”

簡而言之,白酒的發酵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但這也並不是王莉,乃至茅台可以獲得院士提名的理由。

透過財報可以看出,2015-2019這五年間,貴州茅台的研發成本已經從6.57億元下滑至2.21億元,研發人員從1723人縮減至495人。

都說茅台是“醬香型科技”的代表,可茅台自己卻與當年的自己分道揚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