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乳腺癌「救命葯」缺貨 預計7月恢復正常

製圖:廖木興

乳腺癌靶向葯赫賽汀納入醫保後需求激增,廣州自今年三月起供貨時斷時續

「上次等了兩個月,才用上赫賽汀,沒想到近期都已經辦了入院要化療,卻被告知又沒有赫賽汀……」近日,汕頭的楊子(化名)向新快報爆料稱,乳腺癌用藥赫賽汀最近幾個月一直缺貨,她期待此葯能儘快穩定供貨。

「全國都斷貨,跑遍廣西、廣東各大醫院都一針難求。納入醫保後,就很難用上了。」廣西籍乳腺癌患者陳西(化名)向記者抱怨說。

記者了解到,2017年7月,赫賽汀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這種原來每支2萬元左右的乳腺癌治療藥物,患者只需要花費不到原價十分之一的錢便可使用。赫賽汀需求激增,全國多地出現短缺。

記者昨日從廣州的一些三甲醫院了解到,近期赫賽汀供貨時斷時續,有時來了幾支、有時幾十支,但一到貨立馬被搶光,有的患者原本每隔21天就要注射,結果等了兩個月還沒等到葯。

患者 藥品時斷時續擔心影響療效

去年8月,陳西在廣西一家醫院檢查出乳腺癌,隨後到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治療,切除病灶後,醫生告訴她,希望她化療時能打赫賽汀(曲妥珠單抗),她也一直遵醫囑用藥。然而,今年3月,陳西從老家到廣州複查,已經辦好了入院手續,卻被告知赫賽汀缺貨,化療要再等一等。其間,她心急如焚地託人到處找葯,找遍了老家和廣州的醫院,均提示無葯。直到5月份,等了兩個月才用上赫賽汀,21天后她再次需要用藥時又再缺貨,她很擔憂,這樣下去療效會大打折扣,病情會受影響。

網友「沒有如果」表示,與陳西一樣突然斷葯的患者有很多,而她們最擔憂的是,藥物短缺會否影響治療效果。患友吳月在一個交流群上呼籲,希望各地政府多關注赫賽汀缺葯,「上有老,下有小,我們這麼多人都不想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希望能及時續上藥。」

醫院藥師告訴新快報記者,目前赫賽汀還沒有同類可替代的藥品。缺葯過久,當然會給病人帶來不良後果,一是影響療效,二是影響生存期。對一些原本可以痊癒的病人來說,有部分人可能因為缺乏這種葯而治不好,或者存活時間縮短。

醫院 3月開始缺葯至今未恢復正常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赫賽汀缺貨,從今年3月份開始就有醫院還為此連發公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乳外科微信公眾號在2月27日第一次發布緊急通知稱,因廠家供貨不足,赫賽汀暫時停用,「實在買不到,敬請諒解。」雖然醫院表示3月5日將恢復用藥,但3月27日醫院再次宣布缺葯,直到4月8日才發公告恢復用藥。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幾天,又再缺葯。醫院為了方便患者,特建立赫賽汀相關用藥、停葯的醫隨治療組。

6月26日,記者從各大醫院藥房了解到,最近該葯再次無貨,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一院、中山二院等目前均無此葯。「前段時間來了幾支,一下就被搶光了。」中山二院藥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平時是沒有這種葯的,有時葯供得多,一到貨幾十支,也立刻被搶光。

這是能降低複發和死亡幾率的葯

記者了解到,赫賽汀是目前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的重要靶向藥物,約20%-30%的乳腺癌患者為HER-2陽性。研究結果表明,規範使用赫賽汀能有效降低複發和死亡風險,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另外,研究顯示,診斷後未能及時進行抗HER2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兩年內開始延遲治療也能減少複發。

在去年7月之前,赫賽汀需要2萬-2.5萬元一支,約隔21天用一次葯,大概需要用藥一年鞏固療效,往往不是所有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能負擔得起。儘管此前中國癌症基金會設立了「赫賽汀患者援助項目」,可以「買6贈8」,但整個療程下來,患者仍然需要支付十幾萬元的費用。因此,很多患者被迫放棄靶向治療。

令患者們驚喜的是,去年7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36種納入醫保的藥品其中包含有赫賽汀,並確定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後赫賽汀的支付標準為7600元每支。廣州很快正式落地納入醫保降價,參保人員使用赫賽汀所發生的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按規定支付。各地醫保能報銷70%-80%,也就意味著花15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一支赫賽汀,這對很多人來說在承受範圍內。

廠家 預計7月能恢復正常供貨

公開資料顯示,赫賽汀由美國基因泰克公司研發,並於1998年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準在美國上市,由於在HER2基因擴增乳腺癌患者中的良好效果,銷量年年上升,於2002年9月份在中國上市。2009年,該公司被羅氏製藥收購。

2017年9月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發布《北京口岸藥品進口備案勢頭良好》一文,文中透露,2017年上半年,赫賽汀慈善捐贈項目(PAP)進口貨值達7.05億元。也就是說,在赫賽汀只是捐贈用藥時,就有很大的需求量。

而面對近來的赫賽汀缺葯事件,羅氏製藥曾公開向媒體回應稱,藥物納入醫保後,全國範圍內對赫賽汀的用藥需求在短期內出現了激增。在用藥需求激增的情況下,羅氏製藥方面承認了現有生產基地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患者需求。已經積極採取多項切實措施,包括在全球範圍內貫徹「中國市場優先」的措施,目前供應中國市場赫賽汀的生產基地已啟用最大產能的生產方式;同時公司積極優化物流管道,促進提升配送效率,在各省市區域間進行統籌供應調配等。

赫賽汀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供應?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市一些醫院了解到,廠家對他們的承諾是,最快預計7月能恢復供葯。一周前,中山一院甲乳外科公眾號發表《赫賽汀緊缺現象有望7月份得到緩解》文章,裡面提到:據羅氏公司消息,預計赫賽汀緊缺現象有望得到有效緩解,政府、企業、醫院都在努力促進讓這個事情得到解決,結束藥物緊缺現象,希望患者保持耐心和信心。

另外,記者走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醫院藥房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赫賽汀暫時還沒貨,七月可能有貨。

相關新聞

抗癌藥零關稅 為癌症患者「解困」

據新華社電 一邊是眾多癌症患者急於「等葯救命」,另一邊則是葯價高昂、時常短缺和不少新葯未有上市,從合法途徑壓根買不到的「抗癌藥困境」。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國務院已採取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環節不合理加價。抗癌藥新規自5月1日實施,同時,國家最近採取的一系列舉措讓患者看到了「解困」希望。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加快審批」「加快降價」再次成為關鍵詞。隨著抗癌藥零關稅的實施,藥品上市、供應、採購等各環節的梗阻逐一被打通。

針對零關稅新政市場反應「慢半拍」的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各省(區、市)對醫保目錄內的抗癌藥要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對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藥要抓緊推進醫保準入談判。開展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實現葯價明顯降低。

從口岸到病房,每個環節消耗的時間越短,生命就多一分希望。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葯在境內上市審批。對治療罕見病的藥品和防治嚴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部分藥品簡化上市要求。將進口化學藥品上市前註冊檢驗改為上市後監督抽樣,不作為進口驗放條件。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表示,對於臨床急需、抗愛滋病、抗腫瘤等境外上市相關藥品,將納入優先審批通道,加快審批,預計這些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將縮短1-2年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