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馬、戴姆勒抱團,豪擲11億美金對決 Uber、Lyft

文 | 大壯旅

來自新智駕(AI-Drive)的報導

就當大家覺得傳統造車巨頭未來會被科技新勢力們按在地上,甚至徹底淪為 Uber、Waymo 們的代工廠時,這些看起來要“沉睡的巨龍們”突然覺醒了,而且它們還學會了抱團突圍。

福特-大眾聯盟雛形初現後,德國雙壁寶馬和戴姆勒(奔馳母公司)也要反擊了,而且雙方的動作讓人不禁想起《冰與火之歌》中的一句話——“逝者不死,必將再起,其勢更烈”。

雙巨頭的野望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近日德國汽車巨頭戴姆勒和寶馬在法蘭克福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雙方將攜手投資 11 億美元,打造多種出行方案並順帶創造一千多個就業崗位。

此前,寶馬和戴姆勒各自在共享汽車、網約車服務、泊車服務、充電網絡、多模式和按需出行等業務方面都有自己的平台。

而此次雙方的合資公司會將上述的業務統一到一個平台上。這個合資公司不但會提供計程車、共享汽車等常規共享出行服務,還會運營充電、泊車和其它形式的交通解決方案。具體來說,戴姆勒與寶馬的合作主要在五大領域展開,其中:

Free Now 是類似 Uber 的計程車服務;

Share Now 則是要替代並做大 Car2Go 的共享汽車服務;

Charge Now 是電動車充電網絡;

Park Now 不但能幫助司機找到停車位,還能提前預定位置;

Reach Now,則是基於智能手機的路線管理和交通服務。

寶馬 CEO Harald Krueger 表示:“這五大服務的合作會越來越緊密,最終形成以純電自動駕駛車隊為基礎,自主充電和泊車隨行的單一出行服務系統。”

近些年來,汽車市場變化速度加快,戴姆勒與寶馬聯姻也從側面反映了傳統廠商的危機感。

通用汽車 CEO Mary Barra 此前就曾講過自己對汽車產業的預測,她認為未來幾年整個產業的變化恐怕比過去幾十年都要大。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車的崛起,她的判斷正在成為現實。

波士頓谘詢集團就認為,到 2030 年美國人有三分之一的裡程都會在電動或自動駕駛車輛上度過,而且這些車將歸屬在共享出行服務的範疇內。

無論你承認與否,特斯拉等明星公司正在推動電動車大潮滾滾向前。如果寶馬、戴姆勒、通用、大眾及其它廠商的巨額投資在電動車領域砸出了響,那麽與電動車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也必須跟上,這就是寶馬和戴姆勒投身充電服務的一大原因。

其實兩家巨頭在充電網絡的建設上已經有些落後了,美國和歐洲的第三方充電服務站已經遍地開花,更別說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網絡。

傳統汽車製造商還沒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有些廠商只是給第三方充電服務商投資而已。

戴姆勒-寶馬對決 Uber、Lyft

如果說解決用戶痛點是走在一起的理由,那麽強強聯手則是為了更好的抗衡來自於汽車外界的競爭對手,也就是Uber,、Lyft、滴滴等這些出行服務公司。

因此,德國雙巨頭在共享出行領域的投資更是重頭戲。

在汽車行業呼風喚雨一個世紀的傳統巨頭們才不願讓 Uber、Lyft 等共享出行公司統治交通的未來。因此,在強烈的危機感下,寶馬和戴姆勒決定捍衛自己的商業模式。

當然,寶馬和戴姆勒也眼饞 Uber 和 Lyft 等共享出行巨頭的巨額估值。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 Uber 成功 IPO,它可能會瞬間成為千億級(估值 1200 億美元)的超級巨頭,比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和通用三巨頭市值加起來都要高。

至於 Lyft,也在商討近期 IPO 的事項,上市後,其市值可達 200-250 億美元,也就是寶馬市值的一半。

其實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都運營有某種形式的出行服務,無論是獨資還是合作的。不過,這些服務活得並不好,最近福特就宣布關停自家的共享出行服務 Chariot。

對戴姆勒來說,進軍共享出行市場它可有經驗。2017 年,德國巨頭就收購了計程車服務公司 Beat,後者當時在拉美市場做的風生水起。2018 年戴姆勒又拉來了NVIDIA和博世,要在舊金山彎曲提供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如今,亦敵亦友的寶馬讓戴姆勒在該領域的實力再一次增強(其實去年春天雙方就有合作之意)。

眼下,我們還不清楚德國雙壁到底會放出哪些大招。有傳聞稱,雙方達成合作後,戴姆勒的 Car2Go 共享汽車服務將與寶馬旗下類似的出行服務合並。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兩家公司布局太晚了,而且 10 億美元級別的資金,與 Uber 和 Lyft 燒掉的錢相比,簡直是“毛毛雨”。此外,如果兩家公司的投資者看到 Uber 和 Lyft 的虧損發生在德國雙壁身上,恐怕得氣炸了肺。

除了合作項目,兩家巨頭還決定保存各自現有的電動和自動駕駛項目,畢竟誰也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當然,它們也會尋找機會相互扶持。

舉例來說,德國雙壁都投資了高清地圖服務 Here,而這項技術對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

千年未見之大變局

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來自科技行業的衝擊,新晉“野蠻人”可是不按常理出牌,這是戴姆勒和寶馬都前所未見的,想要“師夷長技”並完成追趕可不容易。

如果非要開個藥方的話,傳統廠商們還得學習通用,這家歷經磨難的美國巨頭 2016 年 8 月豪擲 10 億美元收購 Cruise Automation,拿到軟銀和本田的投資後,其估值已經暴漲至 146 億美元。此外,今年通用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就要正式開啟運營。現在看來,盡早和科技公司“混血”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合作求生也成了行業內的新常態。

畢竟電動化、自動駕駛技術和共享出行服務哪一項都不是“省油的燈”。舉例來說,除了斥資 20 億美元買了 Cruise 的股份,本田還與通用在電池及氫燃料領域保持著密切合作。

有趣的是,面對傳統廠商的反擊,就連在自動駕駛上優勢巨大的 Waymo 也在“拉幫結派”,Waymo 不但從菲亞特-克萊斯勒及捷豹那裡大量購車,未來可能還會與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達成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合縱連橫並不排他,而且“一夫一妻製”在這裡也不適用,只要對未來有益,大家都願意“敞開心扉”。

在法蘭克福的新聞發布會上,戴姆勒 CEO Dieter Zetsche(蔡澈)就表示:“未來與其它供應商的合作也是可選項,我們可以在新創公司入股,也可以與大廠聯姻。”

“我們會不斷對移動出行服務投資,同時將其與傳統交通方式相結合,以提升大家的城市生活質量。”寶馬的 Krueger 說道。

雖然德國雙壁最終能將這一聯盟提升到何種高度現在還是未知數,但它們能邁出這第一步已經算一種勝利了。【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