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研動態|PLoS Med:中國人群急性胰腺炎相關的生活方式與代謝因素

VOICE OF NUTRITION

科研動態·Vol. 18

龐元捷

Yuanjie Pang

龐元捷,牛津大學人群健康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2015年碩士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研究主要關注代謝相關危險因素(肥胖、糖尿病、體力活動、代謝組學)與癌症風險的關聯,研究人群為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目前在領域內權威雜誌發表SCI收錄論文十餘篇,如Hepatology, PLOS 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為包括Environmental Health Prospectiv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在內的若乾權威雜誌審稿人。碩士及博士階段分別受到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新星獎學金和牛津大學人群健康學院獎學金資助。

引言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入院時最常見的胃腸道診斷之一,病死率達2%到10%[1]。已知的胰腺炎危險因素包括膽結石病、吸煙和過量飲酒[2,3],其他可能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某些藥物使用(如雌激素、類固醇等)[1-3]。其中一些危險因素也是胰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過量飲酒、肥胖和糖尿病[4]。雖然既往研究者提出各種機制假設,對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1]。目前關於胰腺炎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等)的研究證據主要涉及西方人群,而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人群的代謝相關和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與西方國家存在差異。因此,在東亞人群中研究代謝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與急性胰腺炎的關聯,有助於為疾病預防和治療提供指導。目前尚未有研究對中國人群中代謝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與急性胰腺炎發病風險進行深入探討。

最新發現

2018年8月,英國牛津大學人群健康學院陳錚鳴教授團隊的龐元捷等在國際權威雜誌《PLoS Medicine》上發表了中國人群中不同代謝及生活方式等因素與急性胰腺炎發病風險的最新研究[5]。研究中他們發現,在中國成年人中(包括男性和女性),糖尿病、膽囊疾病以及肥胖,與急性胰腺炎風險的升高呈顯著正相關,而體力活動水準與急性胰腺炎風險的升高呈顯著負相關。此外,在男性中,吸煙和過量飲酒也是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因素。

研究設計

該前瞻性研究包含了510314名來自於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的調查對象(隨訪時間為2004-2015,其中59%為女性)。這些調查對象在研究基線時無癌症病史。除了社會人口學特徵、生活方式(包括吸煙、飲酒、飲食以及體力活動)以及個人及家族疾病史和用藥等詳細資訊外,研究人員還對調查對象進行了體格檢查,測量了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以及肺功能等指標。此外,研究人員還收集了調查對象的血液樣本。該研究旨在探討不同代謝相關及生活方式因素與急性胰腺炎發病風險的關聯。

研究結果

  • 在430萬人年數的隨訪中,有1079例新發急性胰腺炎患者。經過多因素調整,包括性別、地理位置、基線年齡、受教育程度、吸煙、飲酒以及用藥等,研究人員發現,在總人群中,肥胖與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呈顯著正相關。在男性中,有中心型肥胖(腰圍≥90cm)的調查對象與沒有中心型肥胖的調查對象相比,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升高87%(HR, 95% CI: 1.87, 1.50-2.34)。而在女性中,有中心型肥胖(腰圍≥80cm)的調查對象發病風險升高53%(HR, 95% CI: 1.53, 1.31-1.80)。

  • 在總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升高34%(HR, 95% CI: 1.34, 1.07-1.69)。體力活動水準與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呈顯著負相關。體力活動水準增加4 代謝當量小時/天(相當於每天快走約1小時),急性胰腺炎風險降低5%(HR, 95% CI: 0.95, 0.91-0.99)。過往患有膽囊疾病的個體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升高約1.4倍 (HR, 95% CI: 2.42, 2.03-2.88)。

  • 在男性中,與不吸煙者相比,規律吸煙者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升高45%(HR, 95% CI: 1.45, 1.28-1.64),而偶爾吸煙者和已戒煙者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未升高。與不飲酒者相比,每周飲酒超過420克的男性(相當於每日飲酒超過5杯)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升高50%(HR, 95% CI: 1.50, 1.06-2.11)。偶爾飲酒者、或者每周飲酒量低於420克的男性(相當於每日飲酒少於5杯)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未升高。女性吸煙率(2.8%)和飲酒率(2.1%)都很低,因此未單獨分析女性吸煙、飲酒與急性胰腺炎的關聯。

  • 另外,患有急性胰腺炎的調查對象胰腺癌的發病風險約升高7倍(HR, 95% CI: 8.26, 3.42-19.98),全因死亡率升高53%(HR, 95% CI: 1.53, 1.17-2.01)。

研究意義

該研究提示,在中國成年人中,幾種代謝相關(肥胖、糖尿病、體力活動不足、膽囊疾病)和生活方式因素(男性吸煙和過量飲酒)與急性胰腺炎的高風險密切相關。胰腺炎和胰腺癌之間的緊密聯繫,以及它們共同的危險因素(即吸煙、過量飲酒、肥胖、糖尿病),可能為了解胰腺癌病因提供線索。未來的研究可著重於研究代謝相關危險因素與胰腺炎之間的潛在中介因素,如血液代謝組學或蛋白質組學。這些研究可能會為急性胰腺炎的預防治療、以及胰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

本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胰腺炎的診斷資訊來自於ICD-10,其可靠性沒有參照金標準來進行驗證。其次,在這項觀察性研究中,殘留的混雜因素可能仍然存在,尤其是與吸煙和飲食有關的混雜。第三,研究基線時沒有收集胰腺炎病史資訊,因此參與者可能在基線前發生過胰腺炎發作,這意味著本研究中觀察到的關聯可能受到反向因果關係的影響(即胰腺炎患者可能會改變他們的行為,或者糖尿病是胰腺炎的結局而不是病因)。第四,身體活動、吸煙和飲酒等資訊都來自於自我報告的問卷數據,因此可能存在錯誤分類,這可能會導致風險估計存在偏差。

通訊作者

陳錚鳴教授,英國牛津大學

科研動態-即時採訪

1

感謝您的科研分享並接受營養青年會(ICNYSN)的即時採訪。急性胰腺炎一旦發病,死亡率高,因此預防其發病就特別重要。有哪些營養因素與急性胰腺炎發病有關呢?

大家比較熟悉的急性胰腺炎危險因素是過量飲酒。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以下簡稱「CKB」)的研究人群中,與不飲酒的個體相比,男性每日飲酒大於5杯(以每杯純酒精含量12g計算),急性胰腺癌的發病風險增高50%;飲酒少於每日5杯,CKB數據並不支持急性胰腺癌的發病風險增高。關於飲酒的分析僅在男性中進行,這是因為在CKB人群中,每周飲酒的女性不足3%。

此外,急性胰腺炎的營養相關危險因素還有肥胖和體力活動不足。肥胖指標包括以體質指數BMI評價的普通型肥胖和以腰圍主要評價的中心型肥胖,二者均與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存在關聯。CKB的數據顯示,BMI和腰圍每增加一個標準差(BMI 3.4 kg/m2,腰圍9.8 cm),急性胰腺炎發病風險分別升高31%和35%。關於體力活動,文章中主要報導了總體力活動,為職業相關活動和非職業相關活動(包括通勤、家務和鍛煉)的總和。與西方國家不同(約70%的體力活動來自鍛煉),在CKB這個中國人群中,職業相關體力活動佔總體力活動的約60%,而僅有約20%的個體每周鍛煉。

儘管如此,CKB的數據顯示職業相關和非職業相關活動升高均能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發病風險,這提示任何形式的體力活動對急性胰腺炎均存在保護作用。

除了肥胖和體力活動外,我們還研究了飲食與急性胰腺炎發病的關聯,研究的食物有12類,主要包括新鮮水果、蔬菜、紅肉、禽類、乳製品、豆製品等。然而,CKB數據並不支持這些食物的攝入頻率與急性胰腺炎發病存在關聯。

相比於西方人群,中國人群急性胰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高還是更低?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既往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數據主要來自西方國家、日本和台灣,報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4-45例,既往中國大陸研究沒有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報導。在CKB研究人群中,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率約為每10萬人23例,包括在這個範圍內。然而,兩組數據的比較需謹慎解讀。第一,CKB中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可能不是首發病例,因此無法準確計算「發病率」而是報導「診斷率」(diagnostic rate)。既往研究也可能存在這個問題,這是因為急性胰腺炎容易複發,其第一次發病可能沒有被記錄。第二,急性胰腺炎可能存在診斷不足(underdiagnosis),導致報導的診斷率/發病率低於真實診斷率/發病率。第三,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過量飲酒、肥胖、糖尿病,在中國和西方國家分布存在差別。雖然近年在中國人群中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升高趨勢,與西方國家相比仍然較低。

西方國家的數據顯示,患急性胰腺炎的個體2-10%死於急性胰腺炎及其相關併發症。CKB的數據顯示,患有胰腺炎的個體約20%的死亡登記卡提及「胰腺炎」。這個數字高於西方國家可能有幾點原因。第一,這20%的數字來源於死亡登記卡的估算,包括死亡登記卡提及「胰腺炎」的全部病例,而胰腺炎可能並不是潛在死因(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第二,CKB中急性胰腺炎病例約70%來自農村地區,對胰腺炎診斷和治療可能落後於城市以及西方國家。

這項研究中發現的代謝因素與急性胰腺炎的關聯是否存在性別差異?

CKB數據分性別分析結果提示,代謝因素(肥胖、糖尿病與體力活動)與急性胰腺炎的關聯不存在性別差異。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型肥胖。由於不同性別的體型差異,WHO與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對中心型肥胖的定義在男性和女性有所不同。WHO為男性≥102 cm、女性≥88 cm,IDF為男性≥90 cm、女性≥80 cm。按照WHO標準, CKB中個體僅有2%的男性和17%的女性可歸為中心型肥胖,統計功效過低,因此我們選擇參考IDF標準研究中心型肥胖。雖然結果顯示,與沒有中心型肥胖的個體相比,男性中心型肥胖發病風險的升高(87%)略高於女性(53%),兩者並沒有統計學差異。

參考文獻

[1] Yadav D, Lowenfels AB. The epidemiology of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2013; 144(6): 1252-61.

[2] Lankisch PG, Apte M, Banks PA. Acute pancreatitis. Lancet 2015; 386(9988): 85-96.

[3] Majumder S, Chari ST. Chronic pancreatitis. Lancet 2016; 387(10031): 1957-66.

[4] Maisonneuve P, Lowenfels AB. Risk factors for pancreatic cancer: a summary review of meta-analytical studies. Int J Epidemiol 2015; 44(1): 186-98.

[5] Pang Y, Kartsonaki C, Turnbull I, et al. Metabolic and lifestyle risk factors for acute pancreatitis in Chinese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 PLoS Med 2018; 15(8): e1002618.

■■

「Voice of Nutrition」營養之聲|

重磅專欄上線

「Voice of Nutrition」(中文:營養之聲;簡稱:VON),是「營養青年會」策劃已久重磅上線的系列專欄。VON旨在廣泛關注全球營養各細分領域,如科研、臨床、政府、教育、行業及國際上的最新進展、成就與挑戰,以促進不同細分領域內外的交流、互動、學習與合作。「營養之聲」包括6個子欄目,2018年全面上線:

  • 「Voice of Nutrition」之 全球對話

  • 「Voice of Nutrition」之 科研動態

  • 「Voice of Nutrition」之 國家策略

  • 「Voice of Nutrition」之 科教傳播

  • 「Voice of Nutrition」之 臨床前線

  • 「Voice of Nutrition」之 健康產業

《極養視界》將作為戰略合作夥伴

全程參與策劃、編輯

並作為支持媒體給予聯合跟蹤報導。

歡迎關注!

ICNYSN ∣微信群小助手

長按,識別二維碼

您將會被邀請加入群聊

截至2018年11月 ICNYSN 微信群

已有2500餘

世界各地的青年華人營養學者加入

Thanks For Reading

嘉賓|龐元捷博士

撰稿|孫揚波(ICNYSN科研合作委員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