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所了解到的金庸“查”姓:祖上出自陝西

金庸姓查,木旦鳩茲也姓查。對於查姓的一些歷史,木旦鳩茲還是了解一些的。

“查”是小姓,宋百家姓排行397位,“查(zha)後荊紅”,不熟悉人往往讀茶(cha)。隨著金庸先生的離世,這個姓被大家進一步所獲知。

關於查姓來源,木旦鳩茲今年清明祭祖,特意翻了新建祠堂的家譜,了解到“查”姓宗族的一些遷徙史,其中也涉及金庸祖上。

我們村這一支查姓,跟金庸的查姓其實同源,祖上都出自陝西。

先祖叫查師詣,為李世民倚重,官至上柱國。唐末有查姓讀書人到涇縣做官,並定居於此。今皖南一帶查姓最多,如涇縣有十裡查村,旅遊景點“查濟”等。

五代時,南唐一重臣叫查文徽,有謀略,為後主李煜倚重。因宋太祖“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南唐被滅,李煜被俘。

查姓宗族怕牽連,開始向南一帶小範圍遷徙,查文徽弟弟查文徵帶著自己家族,遷至江西婺源(同屬古徽州),這就是金庸先祖聚居地。在金庸先生去世後,婺源也遵照其遺願將一條街道改為“金庸大道”。余之宗族則遷徙至歙縣。

元末明初,婺源金庸先人査瑜為躲避戰亂,舉家又遷往嘉興。為謀生,查瑜至海寧袁花鎮做了私塾教師,因見此地環境跟故裡婺源類似,於是又遷居此,這就是海寧查氏的來源。

留在皖南的查氏宗族,在明清徽商崛起時,又進行了一輪擴散。一路沿徽杭古道,至江浙,如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查士標(1615~1698),就是皖南休寧人,長住揚州,其子孫部分定居於揚州泰州。

另一路向西北方向,分散在安慶池州甚至湖北境內,如海子(查海生)就是懷寧查灣人。余之宗族在池州,清道光年間,遷至蕪湖銅山下,望公葬於蕪湖浮山之巔,至餘十代也。

這就是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查姓遷徙史,望先生一路走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