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提速 旗下上市公司擬收購航天五院資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29日,康拓紅外(300455,SZ)公告稱,將以現金+股權方式收購航天五院(中國太空技術研究院)衛星技術應用子公司軒宇太空和軒宇智能100%股權,交易作價共9.68億元,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7.94億元。收購完成後,康拓紅外主業將從鐵路車輛檢測拓展至工業智能裝備領域。

相關研報顯示,2018~2019年將成為軍工科研院所改製與資產證券化的重點階段。目前各大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也顯現出“梯度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中航工業的資產證券化率已經超過66%,而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則為20%左右。作為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企業,康拓紅外被注入航天五院資產轉型智能裝備也讓整個集團的資產證券化提速。

9.68億資產注入上市平台

實際上,康拓紅外從今年初開始推進的交易也被視為是航天科技集團謀求資產證券化的一步“棋子”。上述交易從今年1月初就開始醞釀。此次9.68億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後,康拓紅外作為航天五院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平台、體制機制創新平台、資產證券化平台,將繼續踐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國家戰略。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分析稱,航天科技集團由於體制受限,資產證券化程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軍工集團。2017年,集團實現淨利潤196.5億元,上市資產總利潤不足20億元,總市值約1317億元(不含中國衛通)。在5月29日披露的公告中,康拓紅外在交易背景中也到,此次交易將提升資產證券化率。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資產證券化成為軍工企業的發力方向之一。據航天科工集團官網資訊,其2016年第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也提到,資本(資產)優化突破要體現軍工特色,以資產證券化、股權多元化、保值增值體系化為導向。

政策端也一直驅動軍工企業的資產證券化提速,2017年6月22日,國防科工局發布《2017年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圈定30項重點任務。2017年7月7日,《關於軍工科研院所轉製為企業的實施意見》落地,首批41家軍工科研院所轉製工作啟動。

中泰證券相關研報顯示,2017年7月首批軍工院所改製啟動,有望在2018年內實施落地,但第一批試點大多數隻改製不注入,與上市公司關聯不大。2018年,第二批院所試點有望啟動,二批、三批試點才有可能出現核心資產。川財證券研報顯示,航天系目前是“小公司、大院所”的格局,上市公司民品居多,資產少。

資產證券率呈現“梯度”化

事實上,康拓紅外此次的動作僅是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提速中的一個代表。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此前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和多家院所也在反覆提及加速資產證券化。

其麾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國衛星(600118,SH)2017年報到,要“抓住國民經濟轉型更新、軍工資產證券化的重要機遇”。航天科技集團官網2015年相關公告顯示,航天科技九院要加強核心專業板塊整合,積極推動股權多元化,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航天八院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專業廠所開發民用產品、孵化民用產業,與上航工業強強聯手實現資產證券化。

此外,在2016年,航天科技集團旗下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火箭公司)總裁韓慶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提到,將逐步注入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資產證券化也是目標之一。

國資研究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康拓紅外將集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平台,和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不斷加快的趨勢密切相關,自2017年7月首批軍工院所改製啟動之後,軍民融合及改革創新的步伐和效果都在不斷提速。

硬幣的另一面是,我國軍工集團當前資產證券化率較低,並呈現出“梯度化”特點。川財證券研報顯示,航天科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為20%左右。此外,中電科集團2016年的資產證券化率則為25%左右。

天風證券測算認為,充分實現資產證券化後,軍工集團總體的資產證券化率將從當前的低於20%上升至中航工業集團70%以上的水準,保守估計將帶來百億元級別的證券化投資太空。

李錦分析稱,我國軍工資產證券化率雖在近年有較大提升,但整體來看仍然較低,我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準僅為30%左右,與歐美差距明顯。目前民企參與國防建設的關鍵在找準切入口,通過技術融合及制度融合方面多元發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