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人之下3》口碑兩極分化,國漫IP還未到收獲季

無論是從國產動漫的製作能力,還是其IP開發的真正實力來說,現在還遠不到收獲的季節。

讀娛 | yiqiduyu

文 | 青汀

兩年後回歸,評價卻兩極分化,《一人之下3》到底好不好看成了國漫粉絲中很難立刻回答的問題。

考慮到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階段來說,《一人之下3》在某些環節上確實帶來了超出期待的表現,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季也暴露出了一些製作思路的問題,而這或許也會成為騰訊視頻長遠投入動漫IP開發的一個伏筆。

1

兩極分化

《一人之下3》怎麽回事?

《一人之下3》剛開播迎來了一波爆炸口碑,大量粉絲都為第二集主要角色王也的四人打鬥畫面折服,豆瓣上《一人之下3》8.9分的評價,再加上媒體的集中宣傳,讓這部作品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局。

不過,隨著更多動畫新老粉絲的觀看,對於這一作第三季的評價開始出現了兩種聲音,一個是保持對作品後續幾集的期待,一個是表達對第二季的懷念,致使該作的豆瓣評分也開始出現下滑,截至發稿前降到了8.3分。

有兩種不同聲音的原因,主要是《一人之下3》與前一季人物畫風有了一些差別,比如這一季主要人物王也在第二季有明顯的黑眼圈,貼近漫畫原著不說,也更加符合王也有些懶散的人物性格,而在這一季,王也明顯更“帥氣”了,而另外的人物也多多少少有些變化,比如偶爾寶兒姐就變成了青春美少女臉,與原著和第二季都差別甚遠。

在讀娛君看來,人物形象設定上的改變可能有製作方自己的考慮,而像是這種偶爾臉部崩壞的問題,更是應該值得製作方注意的。

知乎網友Ferrycloud有統計《一人之下3》原畫師人數與不同集表現的關係,第二集原畫師人數達到40,這也是該作前期最出彩的一集,而到了第4集,原畫師人數不足10人,恰好這也是張楚嵐、馮寶寶等人頻繁變臉,以及故事畫面難以看懂的一集。

除了原畫師人數的資源分配外,製作方大火鳥也還有“機智”的一點。比如,《一人之下3》請來了黃成希做導演,黃成希是《火影忍者》系列首位國人導演,他也因導演的《博人轉》第65集高水準動作戲而成名,這一次黃導的加入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不輸於日漫的打鬥戲,然而黃導隻參與了《一人之下3》前期(第二集)和末尾幾集,形成了這一季動畫開篇吸粉、結尾定調、中間有點囫圇吞棗的局面,讓人難免有些許失望。

不少網友都是在第3、4集開始有了不滿的聲音,症結大概就出在這裡。

當然,在中間幾集中也有一些亮點,比如由於這一季是以北京為故事展開地,在第3集中出現了大量以北京實地為參考的場景,故宮、王府井、南鑼鼓巷等北京知名旅遊地點,都被重現在了動畫中,這樣的決策也許有著引發觀眾“聖地巡禮”的想法,不過過多用故事中角色逛北京,代替了一些原著中可以刻畫角色人物性格的部分,就還是會讓原著粉感覺製作方顧此失彼。

整體來說,《一人之下3》打鬥戲的出色表現,還是撐得起一定的粉絲期待,包括吸引更多泛二次元群體領略《一人之下》的風采,在這一次觀眾有了大量不同聲音後也可能引起製作方的注意,去調整目前的製作策略。不過除了在內容本身之外,《一人之下3》也還承載了更多其背後平台的野心。

2

從內容到IP,收獲的季節還遠沒有到

作為從2015年開始連載的國產漫畫,《一人之下》憑借著充滿中華元素的熱血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粉絲,截至目前,在騰訊動漫上超8.18萬人參與評分,這樣一部堪稱頂級原創國漫的內容,在進行動畫化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挑戰,比如如何平衡好原著粉絲與動畫新粉的觀看需求。像是這一次王也角色外貌的變更,寶兒姐川普變少等製作方故意為之的調整,得來了不同粉絲群體的不同反饋,就是這一次《一人之下3》兩邊都沒討到好。

為什麽製作方及其出品方騰訊視頻很希望能夠獲得兩個粉絲群體的一致認同?原因不僅僅是出於驗證作品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人之下3》動畫吸引新粉的走進這一IP,是騰訊視頻做長鏈條IP開發的重要一環。

2015年,騰訊視頻啟動了“青春國漫劇場”戰略,要將多個頂級IP動畫化,並進一步做更多內容的衍生增值。而從過去這5年的情況來看,其出品的這些IP動畫作品,表現確實不俗,但面對的問題也很顯著——續作的吸引力和口碑難以接力,這也已經成為了當下行業急需面對的課題。

縱觀當下作品,比如與《一人之下》同樣是原創漫畫改編的《狐妖小紅娘》,其2015年上線的動畫在豆瓣上有3萬+人評分,但在之後幾年推出的各種劇場版參與評分人數都不過萬,另外一個騰訊視頻出品的高亮作品《全職高手》,其在豆瓣上的參評人數也是不斷遞減,甚至像是去年推出的大電影版還收獲了5.6這樣的低分評價。

這樣的情況其實代表著,這些網絡文學改編、漫畫改編的頂級IP,本身的故事都是優秀的,積累了足夠的初始粉絲,但在轉化為動畫形式後,其吸引非原著粉的能力並不十分顯著,而這直接影響著整個IP開發的成果。

理想狀態下,一個優質IP應該是能網絡住各種領域的用戶,網文用戶、動漫用戶、遊戲用戶都能為之傾倒,從而為之消費,這也是長鏈條IP開發對於資本的吸引力。然而一些頂級IP,在從原始領域向外邁出的第一步,也就是動畫化時,就遇到了新粉絲的“不買账”,很難說其真正走通了這個鏈條。

有意思的是,雖然沒能實現拉攏更多新粉入坑,一些IP商的開發的步調卻沒停下,而最終的結果,不管是動畫亦或是手遊,都是在消耗用戶,結局無非是倒閉罷了。

應該說,我國國漫領域確實在發展中,光是資本層面的支持就可以說是解決了目前國漫產業發展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也用大量資源為優質IP提供曝光,放大IP本身的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成為國漫粉。

像是去年,《全職高手》裡的男主角葉修,就在騰訊視頻的推動下代言了9個品牌,如果沒有邁出動畫化的步伐,葉修的影響力可能隻停留在網文領域,包括這一波二次元人物代言也讓更多人意識到了虛擬人物/偶像的潛力,從而有可能讓更多平台、公司投入到國漫產業,繼續推動行業的發展。

這大概也是騰訊視頻開始著手搭建自身國漫生態的原因之一,通過以上下遊多線並行的生態來服務優質IP,通過大平台的國漫產業深度拓展來帶動整個產業的活力,也為動漫用戶打造更多可看、可互動、可沉浸的內容及體驗,這些都是國漫產業發展良好的一面。

不過,無論是從國產動漫的製作能力,還是其IP開發的真正實力來說,現在還遠不到收獲的季節,打磨跨領域開發的作品才是更重要的事,如果做了一圈的頂級IP,但到頭來被打動的還是只有原著粉,這樣的IP開發很難說得上是成功了。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