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科學家在蓉研討“中國造”衛星服務一帶一路

天氣衛星有什麽用?不僅能做氣象預報,還能用於天氣防災減災!這對於天氣災害頻發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簡直是大好福利。為了讓這些國家用好天氣衛星,6月26日,由中國國家衛星天氣中心、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空間科學與工程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部門共同主辦的2019年衛星直收資料國際會議在蓉舉行。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約80餘名科學工作者參加了會議。

如何用好這些衛星呢?會議現場,中國天氣局國家衛星天氣中心張鵬副主任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目前,全球天氣衛星“三駕馬車”之一就來自中國,而這三家衛星的數據都是免費向全球用戶免費開放。此次會議就是要告訴各國科學家如何獲取這些資料。

而為了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我國在天氣方面做了哪些事?張鵬介紹,去年,我國發射一顆衛星在印度洋上空,旨在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精確到分鐘的觀測。而在發生大的災害氣象時,我國可根據沿線國家的需求指揮衛星做重點觀測。此外,針對一些重點國家,我國還將提供硬體支援。

活動現場,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范廣洲簡要介紹了我國目前天氣衛星發展的狀況和該校的天氣人才培養情況。據了解,成信大有全國唯一一個省級大氣探測方向的實驗室,自主研發探測設備幾十套,其中該校研發的天氣雷達,已在我國天氣系統廣泛使用,代表中國最高水準。

封面新聞記者 楊曉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