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淘盡黃沙始見金 A股開啟業績“掃雷”模式

  從2017年價值投資帶動的漂亮50屢創新高,到2018年一季度中小創的V型反彈,再到現在權重藍籌股時有表現,押“大”還是押“小”的分歧使市場處於彷徨期,波動隨之加大。

  券商人士認為,A股目前進入了一個去偽存真的洗盤期,短期情緒的宣泄給了投資者一次甄別行業和個股的機會,短期跌幅過大反而給了買入優質個股的機會。

  淘盡黃沙始見金

  伴隨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披露進入高峰期,加上短期外圍市場等“黑天鵝”襲擾,A股市場近期波動幅度加大,一場業績與估值的“再平衡”博弈正在悄然展開。

  比亞迪股價的表現是這場博弈的顯性表現。3月27日,比亞迪在年報中預計,2018年1-3月淨利潤同比下降75.24%至91.75%。受此消息影響,該股28日盤中一度跌停,3月29日股價延續跌勢,但午後跌幅大為收窄,全日跌幅僅0.36%,收報55.99元,中途曾一度翻紅。

  比亞迪近期走勢

  比亞迪汽車董事長王傳福28日表示,二季度隨著新車型的推出,銷量和毛利都會有提高。這被認為是投資者逢低買入的主要原因。

  那麽,縱觀上市公司年報和一季報,有哪些上市公司存在真正的業績“地雷”,哪些上市公司又是短期蟄伏靜待高飛,哪些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幅提升但估值卻低企呢?

  就一季度業績而言,W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405家公司發布預告,其中55家公司預告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負,佔比14%。

  目前,這些業績下跌的公司股票股價和估值已反映了業績下滑的預期,如獐子島,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289.95%,年初以來股價重挫45.24%。

  同時也有一些股票的估值已和業績不相匹配,如深南股份。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340.93%,卻享受著高達424.08倍的市盈率,其所在的申萬通信行業市盈率為56.7倍。

  342家業績增長的公司中,圍海股份華東重機建新股份等147家一季度預告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超過100%,其中有不少股票估值與股價匹配,有一些則出現低估。

  比如黔源電力,去年全年淨利同比增長147%,並預計2018年1-3月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為643.16%,其市盈率僅14.39倍,低於申萬公用事業行業25.9倍的市盈率。

  再均衡短期助力創業板

  海通證券統計結果表明,2017年以家電和白酒為代表的消費業績增速放緩,以銀行和保險為代表的金融業績持續向好。成長和周期行業內部分化趨勢更明顯,成長類的通信、電子和周期類的有色、建材盈利趨勢更好。

  近來,盤面風格明顯有偏向創業板的趨向。那麽創業板是否已經迎來反轉,其業績是否支撐這一輪行情呢?

  “鑒於去年四季度時市場結構(基金倉位集中於上證50,創業板接近史上最低配)有走向再均衡的動力,以及監管層的暖風吹動,短期內創業板仍然是更佳博弈品種,但絕對收益由於估值與業績難以匹配並不樂觀。”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周雨表示。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表示,將創業板近期的強勢表現定性為反彈更合適,確立反轉需要看到創業板的業績增速回升並且與估值匹配。今年真正能夠持續驅動股價的不會是風險偏好,不太會是博弈因素,而是基本面。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上升是個趨勢,基本面變化與估值的匹配對股價的影響越來越重要。

  “2018年A股的大背景是盈利增速回落但有韌勁,流動性中性,投資者從確定性溢價逐步轉向增長溢價,風險偏好更有利於部分成長股估值修複,去年部分創業板成長性不錯但並沒有獲取匹配的估值,如果說去年創業板是一九分化,今年可能是三七分化。”戴康說。

  估值已創階段新低

  “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已較為合理,藍籌股估值上修阻力加大,股指上行驅動力主要源自業績增速,年度上行幅度基本同步於12%的業績增速,且隨著大小盤絕對估值修複合理,風格板塊相對估值收斂均衡後,預計2018年股指波動性有所放大,風格與板塊輪動較為頻繁。”國都證券分析師肖世俊表示。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峰表示,A股估值已接近2016年年初低位,短期情緒可能仍偏低迷,但中期前景依然積極。“如果按照藍籌股指數滬深300來看,當前點位比2016年年初低位高大約40%左右,而2016-2017年兩年累計的盈利增長在50%左右。理論上如果不考慮指數成分的變化,當前滬深300指數隱含的藍籌股估值已接近2016年年初低位的水準。如果再考慮權重較大的大型銀行近年估值提升較多(重估幅度在40%左右),其他行業當前估值可能相比2016年年初更低。中小市值個股來看,當前估值更是低於2016年年初。因此,維持對A股積極的觀點不變。”

  “2017年以來市場成熟度明顯提升,個股與指數相關性下降,價值投資氛圍提升,以業績為基石的個股行情還將延續。短期情緒的宣泄是給與投資者一次甄別行業和個股的機會,短期跌幅過大反而是對優質個股的買入機會。”萬聯證券分析師胡紅偉表示。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