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吃藥的人注意了,6種葯最傷肝,現在知道還不晚

聊到肝病,大家浮現腦海的可能是B肝、酒精肝、脂肪肝,其實緊隨其後的,對我們人體傷害比較大的一種肝病——藥物性肝損傷。由於新藥品種的逐年增加和藥物的濫用,藥物肝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藥物性肝炎發病率已排在肝病的第四位,患者數量佔該院門診量的近10%。那麼,為什麼吃藥會傷肝?如何避開藥物傷肝呢?

藥物傷肝的四大原因:

1、藥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肝臟毒性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化工廠」,所有進入人體的食物、藥物都需要經過肝臟解毒,而「三分毒」的藥物自然有可能直接損傷肝臟。

研究表明,目前可能傷肝的藥物有900多種,而抗腫瘤葯、安眠藥、解熱鎮痛葯、降脂葯、抗結核葯、抗生素等六類藥物最傷肝,這些藥物的代謝產物會對肝細胞造成破壞。

建議:用上述藥物一定要聽取醫生的叮囑,不要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

2、用藥過量

臨床數據表明,安眠藥、感冒藥、止痛藥、平喘葯、抗生素等最容易過量使用。

上述五種藥物都有一個相同點:很多糖尿病患者剛開始會按照說明書的量服用,但發現癥狀沒有減輕後,下一步他們就容易擅自加藥量,不遵循醫囑。其中撲熱息痛等成分在不少感冒藥都會加入的成分,很容易過量服用。

建議:糖尿病患者平時不能服用太多葯,服藥前先看清楚說明書,如果不確定,最好先顧問醫生。

3、多葯同用

很多藥物對肝臟的損害並不大,但當兩種或多種藥物一起服用時,對肝臟的損害就會加重。

例如別嘌醇、巰基嘌呤一起服用會增加藥物傷肝;乙醇會加重藥物對肝臟的傷害,因此服用傷肝藥物期間不要喝酒;在服用他汀類降脂葯比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藥物時,喝柚子汁或新鮮柚子,會加速藥物毒素在身體積累,加大肝臟損傷。

建議:自己不要擅自疊加服用藥物,服用前一定要顧問專業醫生。

4、 中藥最安全?錯!傷起肝來不留情

很多老百姓認為「中藥溫和,毒副作用小」,這種想法不對。因為,絕大多數藥物都是要經肝臟代謝的,中草藥也不例外,同樣會增加肝臟負擔。目前,已經發現至少有60種中草藥及其製劑會導致肝損害,而有些中藥如苦杏仁、毛豆根等,甚至可直接造成肝臟損害。有些中成藥或者保健品,成分不明,這可能會攝入過量,導致肝損傷。並且,中藥必須要經中醫師嚴格辨證,把握好量,才可盡量減輕毒性。所以,服藥一定、必須、務必要遵照醫囑,千萬不能瞎買、瞎吃。

建議:服用中藥之前,要先顧問專業的中醫師,不輕信民間偏方,亂用中草藥。

傷肝者,莫若葯!這6類傷肝葯你要知道

1、解熱鎮痛類藥物

阿司匹林、布洛芬、乙醯氨基酚等這一類藥物,都會導致服用者中毒性肝損害。如果每天使用這類藥物超過5g,或者乙醯氨基酚超過2g,都會有很大的幾率導致急性肝臟受損。

2、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療各種疾病的常見的藥物,乙醯氨基酚苯唑青黴素、製黴菌素、氯林可黴素、等。這一類類藥物如果連續幾天的大量使用,就會導致用藥者發生中毒性肝炎。

3、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

這一類藥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都會導致中毒性肝損害。動物實驗和臨床用藥都證實此類藥物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而且如果突然停葯,會導致慢性消化性潰瘍穿孔的發生。

4、治療心血管病的藥物

這一類藥物如奎尼丁、胺碘酮等,都會引起肝損害。有一小部分患者服用此藥物後,可出現黃疸和轉氨酶升高,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肝硬化和肝壞死。

5、降糖葯

格列齊特、格列本脲、等這些降糖葯是糖尿病患者所離不開的。但是此類藥物也是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嚴重的時候有可能會導致嚴重低血糖現象的發生。

如何避免此類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1、服藥首先要看說明書

患者在使用任何一種藥物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看清楚藥物的數量和其中的主要成分。

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常規性藥物已經超過了30000種,而其中已經確定了有1000種會引起藥物性肝病。如果藥物會對肝臟造成損害,說明書上一般都會寫明「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等字樣。

2、必須服藥時要「看住肝」

慢性病患者基本上是每天都要服用藥物來控制病情,如糖尿病患者。這時候除了定期檢查外,在服用慢性病葯時,也可以適當配合護肝類藥物,但是一定要在顧問醫師,確定不會和現正使用的藥物發成不良反應的前提下,才可進行服用。

3、要減少同時用藥的種類

單純轉氨酶輕中度升高的非進展期肝病,不超過兩種藥物;合併黃疸或病因比較複雜,或多種肝損害因素同時存在,或肝病很嚴重,可以適當增加保肝葯的種類,當然要根據不同作用原理進行配伍;重型肝炎,同時使用5種以上的保肝葯一般是不合適的。肝衰竭病人,肝臟中存活的肝細胞已經寥寥無幾,病理學上通稱 「一片荒蕪」,以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為首要,多用藥物有害無益。

保肝葯可以保護肝細胞,促進肝細胞的再生,或改善肝內微循環,減少纖維化。另一方面過度服用會增加肝臟負擔,各種藥物進入人體後,均由臟代謝和解毒,會損傷肝細胞。加重肝臟的負擔。因此我們在服用藥物時必須慎重,少服或盡量不服不必要的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