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信證券:由中石化事件引發的對於國企套期保值的思考

文丨敖翀

中國石化全資子公司聯合石化的巨額套期虧損引起市場震動,但套期保值與原有現貨綜合考慮,有利於進口費用的穩定。境外套保政策持續規範,國企境內套保的參與度提高,將降低套保發生綜合虧損的可能性。國企堅持“品種相同、交易方向相反、數量適當、期限匹配”的準則,可望達到套期保值穩定經營成果的本征目的。

套期保值的本意是風險管理活動。

廣義的套期是指企業為管理外匯風險、利率風險、價格風險、信用風險等特定風險,使用套期工具的價值變動,預期抵消被套期項目全部或部分價值變動的風險管理活動。匯率風險和價格風險對非金融企業更為重要。

歷史上套期保值的巨額虧損來源於風險敞口的擴大。

回顧04年至今的國企套保虧損,條件包括:1)進行場外的衍生品交易;2)衍生品組合隻規避了一端的風險敞口,大多數時候擴大了另一端的風險敞口;3)風險敞口對應端的價格劇烈變動。

綜合來看中國石化套期虧損確為套期保值。

境外的期權組合是對衝原油價格上漲的有效套期工具。原油價格下跌使得期權組合相關的虧損巨大,但期權相關的風險敞口並未超過進口原油現貨的風險敞口,綜合考慮油價下跌情況下進口原油費用的下降,套期保值有利於進口費用的穩定。

境外套保政策持續規範,合規套保避免套保投機。

一系列政策持續規範境外套期保值,包括:1)嚴格管理參與境外套期保值的企業數量和種類,2)嚴格管理套期保值的交易品種和持倉數量,3)嚴格管理使用的套期工具,4)嚴格管理保證金外匯額度,5)嚴禁投機。疊加國企在境內套期保值的參與度隨著國內期貨市場的發展,套保黑天鵝發生可能性降低。

風險因素:

匯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率提升;媒體報導與實際報導不符;國企執行套期保值政策不力;境內期貨市場發展緩慢。

主要結論:

國企在合規套保,避免投機的前提下,建立合理的套期保值風險評估和監控制度,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做到“品種相同、交易方向相反、數量適當、期限匹配”的準則,從而達到套期保值穩定經營成果的本征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