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巨無霸中國人保下周上會:或百億融資 發行股份創新高

  中國人保“回A”即將邁出關鍵一步!

  昨日(6月1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將於6月5日召開發行審核委員會會議,審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保)等3家公司首發申請。

  中國人保目前在上交所首發排隊的序號為88,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和安信證券,這兩家機構同時擔任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和高盛高華為聯席主承銷商。

  中國人保是國內最具歷史的保險集團,歷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也是目前資產兆級的5家巨無霸保險集團之一。

  對於資本市場,中國人保也很可能是巨無霸,其45.99億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的9.78%,不考慮超額配售)的擬發行股數在A股歷史上可以排到第八。保守估計,其融資額在百億以上。

  人保“回A”將進入關鍵環節,A股6年多沒有保險公司首發

  中國人保的上市路此前經歷了一波三折。人保財險已於2003年登陸港交所,人保集團2009年9月完成整體改製前後,就傳出啟動上市工作的消息,此後又經歷了從“人保財險回歸A股”到“集團A+H同步”,再到“集團H股先行”的轉變。最終,人保集團選擇了在2012年12月先登陸港交所,並創當年港股市場最大IPO。彼時,中國人保方面就稱,待A股市場出現好轉時,將在A股上市。

  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保在港交所公告擬登陸上交所,此後其“回A”工作穩步推進。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獲得通過後,2017年9月26日收到證監會受理通知書;2017年9月29日,在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A股招股書;2017年12月13日,收到證監會受理反饋意見;今年1月13日,向證監會報送反饋意見回復材料;4月9日,更新預先披露。

  在今年3月26日的中國人保2017年業績發布會上,人保副總裁盛和泰表示,人保集團A股上市具體進程,要看證監會審批進度和A股市場時間視窗。

  A股首發上市(IPO),擬上市公司在遞交上市申請後需要經歷的主要審核流程為,證監會受理和預先披露、反饋會、預先披露更新、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準發行。其中,發審會最為關鍵,中國人保6月5日即將走到這一環節。

  若能通過發審會,則中國人保成為國內第五家A+H上市保險公司就將近在咫尺。目前,A+H股市場的上市保險公司有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4家,且自2011年新華保險上市後,A股已六年多沒有保險公司首發上市。

  諸多標簽於一身的兆級保險公司

  中國人保前身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至今已近70年歷史,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保險公司。

  人保集團注冊資本424億元,財政部是其發起人及控股股東。截至2017年12月31日,財政部持有其70.47%的股權,社保基金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持有佔總股本8.96%的內資股以及佔總股本1.24%的H股。

  中國人保身上有很多標簽,共和國長子、保險黃埔軍校,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培養了原保監會第一任主席馬永偉,更為不少同業輸送了業務中堅力量,至今,還有很多保險從業者以自己是“老人保”為榮。

  近年來還試圖給自己加上“科技”標簽。2016年,在保險公司中為數不多地成立了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人保金服,另外,今年還啟動了科技化戰略轉型,也是想借科技起舞的大象。

  從業務上看,中國人保是以財險和人身險為主的綜合性保險金融集團。

  A股招股書顯示,中國人保有13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分布在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和歐洲,覆蓋直保、再保、保險中介、資管等領域,顯示其已成為保險產業鏈最完整的保險集團。

  另外,中國人保集團還擁有龐大的機構和服務網絡以及深厚的客戶基礎。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人保財險的機構和服務網絡主要包括1.4萬家分支公司、銷售及服務網點,7.28萬名內部銷售人員,37.5萬保險行銷員,以及萬家代理機構;人保壽險的機構和服務網絡主要包括1922家分支公司、銷售及服務網點,13.6萬個銀行保險銷售網點,1.28萬名銀行保險客戶經理,3.14萬名銀行保險綜合開拓隊伍人員,25.6萬名保險行銷員,以及上萬團體銷售人員。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人保集團有1.74億名個人保險客戶和396.71萬個團體保險客戶。

  中國人保是總資產兆的5家保險集團之一,其他4家分別是國壽集團、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安邦集團。截至2017年底,中國人保集團總資產9879.73億元,淨資產1859.59億元。2017年,集團保險業務收入4764.44億元,實現合並淨利潤230.5億元、歸母淨利潤161億元。

  對資本市場也是巨無霸

  在A股招股書中,人保稱計劃發行45.99億股股份,若能如願,按照其每股淨資產(發行前每股淨資產3.23元)保守計算,融資額將在百億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保45.99億股的擬發行股份數,在A股發行歷史上也可以進入前八,排在前面的只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建築建設銀行光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中鐵,除了四大行就是各領域的中字頭巨無霸。

  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四大保險股,當年的A股首發股份數分別為15億股、11.5億股、10億股、1.59億股。

  估值之爭:壽險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

  中國人保此番A股發行的資金將用於補充資本金,而影響募資金額的除了發行股數外,就是發行股價,對應的也就是估值。從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解的情況看,市場對於人保估值方式不一致,估值水準也存在較大分歧。

  某外資券商非銀分析師稱,人保已在港股上市,港股股價可以提供一定估值參考。目前A+H股上市的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4家公司,除中國平安A、H股股價接近外,其他3家公司A股股價均高於H股,這對人保集團來說,是個好消息。

  但也不一定構成充分利好。因為其他四家A+H股上市的保險股,對於人保集團有多大估值參考價值,還很難說。其他四家,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是純壽險公司,作為保險集團的平安(只看保險業務)和太保,都是壽險要強於和重於財險,都與財險在所有業務中更強的人保集團不太一致。

  中國人保出身和優勢是財險。人保財險是國內財險業龍頭,市場佔有率維持在三分之一以上,隨著車險費改推進,其優勢還在進一步擴大。2017年為人保集團貢獻了七成的保險業務收入、八成多的淨利潤;2017年末人保財險總資產5246.53億元,也佔了人保集團體量的一半多。

  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的保險行業分析師以及關注保險股的投資人士,對於人保集團的估值可以分成兩派。

  一派認為,對於保險集團要分部估值,財險用PB,壽險用PEV(內含價值),再加總。若此,人保的財險估值沒問題,但是人身險板塊內含價值(619億元)、新業務價值(60億元)較低,較其他四家上市保險公司的價值有一倍以上的較大差距,是人保集團主要業務中的較弱項,在注重壽險業務價值的A股市場,會拉低估值。人保集團的估值低於同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人保財險(股票簡稱“中國財險”),即是一個例證。

  另一派則認為,人保集團以財險為主,應以淨資產估值,而壽險是加分項。儘管人保旗下壽險板塊規模不太大,但壽險估值不僅看當前的規模體量,還要看未來增速和品質。即便如此,人保整體估值會比純壽險的國壽、新華要低。

  至於人保集團的保險全產業鏈布局以及科技板塊動作,是否能對估值提升發揮作用,則有很大不確定性。有分析師表示,科技這種業務,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會加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不會體現。“市場好的時候講虛的,不好的時候都撈乾貨。”一位保險股研究員稱。

  此前,人保集團於2012年赴港上市時,即在路演過程中感受到了定價與心理價位的落差,其中差異即來自壽險。彼時的人保壽險成立時間7年,通過銀保業務實現迅速壯大,儘管也有盈利,但被市場看重的業務價值偏低。

  如今,人保集團提出成為“綜合實力雄厚、價值創造突出、集合效應強化、服務品質卓越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保險金融集團”的目標後,對人保壽險的規劃是新業務價值年複合增速達到雙位數,資產收益率達到國內上市壽險公司平均水準,成為集團價值創造的重要支柱,是否能為集團估值添色,再度引人關注。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