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億擬購張紀中女兒公司 驊威文化不能如此任性

  文/新浪財經TMT記者 凌先靜

  一個成立僅僅2年,只有一部播出的網劇,在2017年業績承諾隻完成60%的情況下,仍然被以30億元高估值收購,這其中泡沫有多大,是否涉嫌快速套現、對上市公司股東如何交代等問題都需要深思。

張紀中、張語芯父女活動合影張紀中、張語芯父女活動合影

  新公司成立才一年,就被估值30億元,並且要被上市公司全資收購。

  在這幾天傳媒股一片狼藉的情況下,這個擬收購案顯得太過於突兀、也太過於耀眼,我們是該慶祝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們可以享受高溢價呢,還是惋惜上市公司驊威文化接受了一個危險的標的,給自己“埋雷”呢?

  事情要追溯到昨晚,上市公司驊威文化擬100%收購影視公司東陽曼荼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其中70%擬股份對價,剩下30%擬現金對價。

  曼荼羅影視成立於2016年6月份,至今不到2年時間,是一家主要有製作拍攝、影視投資與藝人經紀的幾大板塊業務的影視公司,成立2年僅播出過一部12集的網劇《假如沒有遇見你》,口碑一般,並沒有多爆。

  這個公司最大的賣點是創始人張語芯,她曾先後負責愛奇藝版權採購工作和自製劇製作、,在她的推動下,愛奇藝採購過《花千骨》《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等多部網絡熱播劇,被認為選劇眼光精準。

  她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張紀中的女兒,作為翻拍武俠劇的旗幟性人物,張紀中在影視圈內擁有者深厚的人脈,因為這層關係,張語芯在愛奇藝期間,張紀中曾頻繁為其月台,從這個角度來說,驊威文化收購曼荼羅影視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在具體的收購操作細節上來看,這個交易案顯得“不太靠譜”。

  一方面30億的估值過高。這家成立僅僅2年、真正播出只有一部網劇的公司,雖然對外公布的儲備項目極多,但是到底盈利能力如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都要打問號。

  最經典的,在去年驊威文化以2億的價格入股曼荼羅影視,成立僅僅一年的曼荼羅影視估值就已經達到20億,根據當時的收購業績承諾,2017年曼荼羅影視承諾完成業績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

  但是這次全資收購時公布的曼荼羅影視2017年淨利潤僅僅為2965.13萬元,完成率不足60%,在2017年已經沒有完成業績承諾的情況下,驊威文化2018年仍然加碼全資收購,這是要冒多大風險?

  根據這次擬收購公布的資料,曼荼羅影視承諾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5億元、3.125億元、3.906億元、4.882億元。

  2017年全年淨利潤不足3000萬元,2018年要完成2.5億元淨利潤,壓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成立2年即選擇全資被收購,是否有快速套現的嫌疑?

  做一個極端的假設,曼荼羅影視4年的業績對賭全部為零,那麽現在以張語芯為代表的一批股東需要需要補償上市公司驊威文化14.413億元。

  20-14.413=5.587億元,這意味著曼荼羅影視股東仍然可以獲利5.587億元,4年時間平均每年獲利1.4億元,這相比較於辛辛苦苦的掙錢,來得太容易太快。

  所以這筆擬收購案,怎麽看都有點讓人擔憂的地方。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TMT記者,深度解讀財報、拆解泛娛樂產業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