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哪些情況需要看醫生?5種異常胎動孕媽別大意!

一旦確定懷孕後,孕婦必須有一套完整的產前檢查計劃來確保自己與胎兒的健康。12孕周內確診早孕並繼續妊娠者均應轉入產前初診,進行登記及檢查。以後一般在孕4個月開始每4周檢查一次,28孕周後每兩周檢查1次,36孕周後,每周1次。伴發高危因素者需要增加檢查次數。對於頭次感受寶寶胎動的準媽咪來說,一切是那麼的興奮與激動。在興奮激動之餘,準媽咪要明白寶寶胎動所帶來的含義。如果是出現以下這5種胎動,準媽咪就千萬別猶豫,趕緊去醫院!除了例行檢查外,如有下列情況者需要及時看醫生。

孕期哪些情況需要看醫生

出血 懷孕時有任何出血現象都必須趕快找婦產科醫生評估。早期懷孕出血可能是流產的癥狀或子宮外孕,也有可能是與懷孕沒有直接關係的其他婦科疾病。如子宮頸息肉、發炎或子宮頸癌等。懷孕中期則要注意是否有早產現象,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宮頸閉鎖不全或其他婦科原因。

腹痛 與懷孕直接相關的腹痛,在初期懷孕多為流產、子宮外孕等。中期後多為早產現象,胎盤早剝等。與懷孕無直接相關的原因有:闌尾炎、腸梗阻、消化性潰瘍等。

早期破水 羊水囊是保護胎兒最好的天然袋子。它能保護胎兒防受撞擊,並使胎兒與外界隔離,避免從母親生殖道而來的細菌感染。在懷孕滿37周以前破水有可能造成早產、胎兒感染、臍帶脫垂等,需要立即住院處理。

胎動 減少或消失一般在懷孕20周左右,孕婦開始感覺到胎動。在媽媽興奮或吃飽飯時,寶寶也會感受到而跟著手舞足蹈。胎動的減少是一種警告訊號,寶寶可能受到某些因素影響而喪失了活力。更可怕的是有些寶寶可能正瀕臨死亡邊緣。

瘙癢 瘙癢是膽汁淤積症(ICP)患者首先出現的癥狀。多發於28-32周左右,最早可在孕21周。隨孕期增大而加重,以四肢為重,其次是腹部。夜間瘙癢尤甚。它的危害主要是影響圍產兒安全。

下肢浮腫 孕婦於妊娠後期常有踝部及小腿下半部輕度浮腫。若浮腫明顯經休息後不消退,可能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或腎臟疾病及其他併發症。


5種異常胎動孕媽可千萬別大意

1、胎動頻率忽然減少,準媽咪發燒了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胎動是寶寶健康成長的一大重要標誌。如果在孕期,準媽咪發現寶寶胎動頻率減少,很大可能是因為準媽咪身體發生不適了,譬如發燒或是低血糖。一般來說,胎兒有母體羊水的保護,因為普通感冒而引發的發燒對胎兒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是感染性發燒或是流感病毒引起的發燒,會引起胎盤以及子宮血流量減少,導致胎動頻率減少,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使胎兒發生畸形。因此,孕期發燒準媽咪要學會科學的進行物理降溫。如果長時間無法退燒並感覺胎動變少時,準媽咪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2、胎動突然加快,那是寶寶受傷了

胎動本來很正常,但是卻突然加快,造成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準媽咪受到了強烈的外傷,從而影響到胎兒。據了解,羊水有緩衝的作用,如果準媽咪不小心遇到輕微的外力撞擊,對胎兒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過,當準媽咪遇到強烈的外傷時,除了會引起胎動加快,還會造成流產或是早產等嚴重情況。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準媽咪要馬上到醫院進行檢查。此外,準媽咪平時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以免發生擠壓和碰撞。

3、急促胎動後忽然停止,寶寶有危險

當胎兒出現急促的胎動後忽然間停止,這時準媽咪就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因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胎兒發生臍帶繞頸或是打結了。一般來說,準媽咪的臍帶長度為50cm。如果準媽咪的臍帶長度超過50cm,則容易纏繞住胎寶寶的頸部和身體。而好動的胎寶寶喜歡在羊水中暢遊,極易出現臍帶繞頸或是打結的現象。一旦胎兒發生臍帶繞頸,就會使體內血液無法流通,呈現出急促的胎動,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胎兒窒息。如果出現胎動異常,準媽咪應馬上去醫院就診,避免錯過救治時間。


4、胎動加劇但很快中止,胎盤早期剝離了

此種胎動現象大多發生在孕中期,很大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如果有高血壓或是嚴重外傷的準媽咪,會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另外,除了胎動突然加劇情況,準媽咪還會出現腹痛、陰道出血以及子宮收縮等癥狀。所以,有這種現狀的準媽咪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同時,在孕期準媽咪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5、胎動經常變化,是因為胎兒缺氧了

準媽咪在懷孕後的18-20周內就可以感知奇妙的胎動。一般來說,不同的胎兒的胎動情況也會不同。如果一個安靜型的胎兒突然間變得不安,又或者是原先活潑亂動的胎兒突然安靜下來。其實,這些都是胎兒宮內缺氧的表現。面對這樣的情況,準媽咪千萬別猶豫,趕緊去醫院哦。

對於準媽咪來說,胎動的確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但是準媽咪要注意,如果遇到以上的5種胎動現象,一定要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以免胎兒受到傷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