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現在常常被用來治療感冒的小柴胡湯,沒想到以前是治這種病的!

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作為中醫十大名方之一,被歸為和解少陽劑。邪在少陽的時候通常會表現為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等癥狀。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表現為身體一會兒冷、一會兒熱,前胸部和兩側常感覺悶和漲疼,神情低落且不思飲食,心煩,常常還會嘔吐等。而小柴胡湯就是治療這些癥狀的代表方。

小柴胡湯由七味葯組成,分別是柴胡、黃芩、人蔘、甘草、半夏、生薑、大棗。柴胡和黃芩為和解少陽的基本配伍。邪在少陽,少陽經氣不利,鬱而化熱,膽火上炎則導致一系列上火癥狀。而柴胡味苦、性平,入肝膽經,既可透泄少陽之邪,又可疏泄鬱滯的氣機。既祛除侵犯少陽的邪氣,又疏散了因邪氣入侵少陽所導致的氣機鬱滯,以免鬱滯的氣機轉變成病因而產生其他的病症。黃芩苦寒,可清泄邪鬱少陽化熱,治療因鬱熱化火所引起的其他癥狀。柴胡、黃芩相配伍,一散一清可解少陽之邪,源頭得治,則病症也容易治癒。

柴胡和黃芩負責從源頭上治療病症,而其他的藥物就負責治療因氣滯化火所導致的其他的病症。膽氣犯胃,胃失和降則容易導致嘔吐,半夏可以降逆止嘔、生薑可以和胃止嘔,兩葯配合可治療因膽氣犯胃、胃氣上逆所導致的嘔吐。

《傷寒論》記載小柴胡證是因為傷寒五六日未愈,邪氣從太陽侵犯到少陽。凡是邪氣內侵,均與正氣虛,不能抵抗邪氣有關。小柴胡湯證也是這樣,所以加上人蔘、大棗益氣補脾。一來可以扶正祛邪,二來因為這兩味葯益氣的緣故,可以防止邪氣繼續內犯。這樣既可以祛除邪氣,又可以使正氣旺盛而邪氣沒有向內傳變的機會。

甘草經過蜜炙後可增強其潤肺止咳的功效,炙甘草可助人蔘和大棗扶正,還能調和諸葯,協調寒熱、平調升降。七味葯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以和解少陽為主,兼和胃氣,使得邪氣得除,則諸證可愈。全方一共七味葯,每味葯都在這個方中起著自己獨有的作用,配伍之精鍊,值得後世學習。

原方記載,煎藥的時候,當水只有最初的一半後就「去滓再煎」,這樣一來使得湯液的量更少,而藥性則更為醇和。

小柴胡湯為合劑,一般服藥後邪氣跟隨出汗而解,有的不出汗,也會病癒。但如果患者平時身體較虛的話,則可能會出現先有寒戰的情況,而後才出汗,這些都是和解劑服用後的正常現象,屬於正氣來複、祛邪外出時的癥狀。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緩緩歸,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