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姚洋:如果國企混改變成吞並吃掉民企 那不是混改初衷

  國企混改應“國民共進” 需著重在管理機制下功夫

  本報記者 靳穎姝 北京報導

  聚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9月16日—17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中國:改革新征程 開放新境界”在北京舉行。其是中國政府高層長官、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和中外學者之間重要的對話平台。本次論壇除了聚焦當前國內外共同關注的中美貿易摩擦議題外,還包括“新時期的改革開放”、“減稅降費政策”、“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金融業的開放與發展”等切中當下的熱點議題。多位重量級嘉賓就這些熱點問題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也釋放出新一輪改革開放路徑愈加明晰的信號。(包芳鳴)

  導讀

  “國企混改並不是一混就靈。混改其實就是國企的實力疊加上民企的活力,這樣就等於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還要在管理機制上下功夫。”央企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強調。

  9月16日傍晚,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一場主題為“國企混改的經驗與前景”的分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將混改初衷總結為:“混改就是把民企基因加入國企,把經營機制與效率進行提升和改善。”

  央企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也強調:“我們的經濟未來要形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製企業和民營企業三足鼎立的模式,共同推進經濟發展,這對中國來講非常重要。國企混改的目標就是要國民共進。”

  核心是提升競爭力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來臨之際,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研討會9月16日在釣魚台國賓館拉開帷幕。其中,聚焦國企混改的這場分論壇備受關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教授孫祁祥首先在開場前精煉地介紹了中國國有企業實施混合所有製改革的背景。

  據介紹,2015年頒布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原則,以及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等提出了明確的意見。從2016年到現在,中國已連續開展了三批國企混改的試點,包括電力、石油、鐵路等七大類行業。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再一次明確,中國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今年8月初,國務院國資委正式下發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方針’。這標誌著國企混改正式由點向面全面鋪開,國企改革將進一步擴圍,並向縱深的方向發展。”孫祁祥稱。

  姚洋在發言中首先重點闡釋了“為什麽混改”。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國內實施過一輪非常大規模的國企改革,經歷過上一輪改革後存活下來的國企都是具有相當實力。但這部分國企的經營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市場化程度還不夠。混改就是要發揮國企和民企雙方的優勢,結合國企的資金、創新實力,與民企市場化、靈活的管理及激勵機制,共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分論壇上解釋了混改中的“和誰混”、“如何混”等關鍵問題。

  首先跟誰混,“要選擇優秀的團隊和優秀的企業家,企業家起到的作用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其次,怎麽混?先要解決在哪個領域混,國有企業性質有多種,有平台型的、功能型的、完全市場化的,我主張先在完全競爭性領域的商業類企業混。”

  另外,在哪個層面混?張玉良認為有條件的應該在母公司一級實施混改。具體混改的手段,“我們有整合型的混改也叫重組;第二種是交叉持股的混改;第三種是我更感興趣的,多種所有製的混改。”張玉良解釋稱,“我認為前面兩種混,主要還是物理層面的混,後面那個混才是真正化學的混。”

  張玉良表示:“綠地去年參與東航物流這個一級子公司的混改,一年來成果顯著。”2017年6月,綠地與聯想、普洛斯、德邦聯合參與東航旗下東航物流的混改,合計獲得東航物流45%股份,東航集團持股從100%降至45%。通過混改引資,東航物流資產負債率從87.86%降低到75%左右。

  作為央企代表的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認為,國企在中國能有如今這樣強勁的發展,就得益於實施了市場化改革。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混合所有製改革。

  宋志平還指出,國企混改並不是一混就靈。混改其實就是國企的實力疊加上民企的活力,這樣就等於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但還要在管理機制上下功夫。“主要把握兩點,首先減少行政管理乾預,不要視同純粹的國企管理,應視同市場化股份公司的管理。”

  挑戰和難點仍存

  在演講中,張玉良、姚洋以及國際谘詢機構羅蘭貝格大中華區CEO戴璞(Denis Poux)還列舉了國企混改中存在的諸多挑戰和難點。

  姚洋指出,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就像是懸在國企改革頭上的一把刀,在上一輪國企改革時期就備受爭議。“目前這輪國企改革,對國資流失的擔憂顯然存在,且更尖銳。特別現在很多國企的負債率非常高。負債率高得經營不下去了,還怎麽搞改革呢?”

  “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債轉股。”姚洋繼續解釋,新一輪債轉股自2016年11月破冰之後,市場化債轉股給國企提供了降低負債重新上陣的機會。姚洋強調,“資產在民營企業家手裡也是在中國的,這也是社會資本。”

  此外,姚洋還特別強調,當前一段時期要特別注意混改的方向和初心。姚洋稱,今年這輪金融緊縮,上半年可以說三管齊下降杠杆,民營企業大多面臨巨大資金壓力。

  “目前去杠杆過程中,民企遇到融資困難,如果這個時候國企混改變成了吞並吃掉民企,那不是我們混改的初衷。我們不是要把民營企業改掉,而是讓民企加入國企,把我們經營機制改善、效益提升。”姚洋強調。

  張玉良還提出建議稱,“國企引入民資混改的時候,最好國資持股比例能低於51%。現有政策要求高於51%,國資話語權強,這樣很多事情會很難做。”

  戴璞作為一名谘詢機構代表,還列舉了法國燃氣等法國的改革案例。他認為,國有企業進行混改,還是要著重在治理機制方面改進提升,混合所有製只是一種資本組合形式。“中國的國企改革,肯定要根據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具體情況來推進混改,不可能一刀切。”

  戴璞還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央企聯通借助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的高科技和創新力,將會從管理機制、商業和產品模式等多方面做出改善和提高。”

  在8月29日國資委的媒體通氣會上,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透露,前兩批混改試點企業正持續推進實施方案的落地,近期中航工業、中國黃金、中糧集團所屬試點企業分別完成引入戰略投資者、股份製改製、重組上市工作。“目前第三批試點的混改實施方案也陸續獲批。”

  此外,多途徑混改也在有序展開。國資委表示,目前已要求各央企及所屬企業引資項目均要通過產權市場、股票市場公開進行,保障各類社會資本公平參與央企混改的權利。

  據統計,2018年1月-7月,中央企業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股票市場實施增發、資產重組18項,融資618.78億元,注入資產476.39億元;利用產權市場開展轉讓部分股權、增資擴股項目100項,引入社會資本319.34億元。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