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結節的診斷依據是什麼?肺結核怎樣治療?

關於肺結節,現多數人認為細胞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紊亂是結節病的重要發病機制。但是其發病原因如今還沒有獲得確切的結論,肺結節要想準確治療,一些檢查是必不可少的,肺結節可以通過血液檢查、活體組織檢查、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等方法進行檢查,根據檢查做出相應的診斷。有利於後期的治療。那麼肺結節的診斷依據是什麼呢?應該怎樣治療?濟南哮喘病醫專家為大家詳細介紹。

診斷依據

1 臨床診斷

11 X線X光:雙側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對稱性腫大(偶見單側肺門淋巴結腫大),伴或不伴有肺內網狀、結節狀、片狀陰影。必要時參考胸部CT進行分期。

2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證實或符合結節病。(取材部位可為表淺腫大的淋巴結、縱隔腫大淋巴結、支氣管內膜的結節、前斜角肌脂肪墊淋巴結,肝臟穿刺或肺活檢等)。

3 Kveim試驗陽性。

4 血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SACE)活性升高(接受激素治療或無活動性的結節病患者可在正常範圍)。

15 STU PPD-S試驗或STU結核菌素試驗為陰性或弱陽性反應。

6 高血鈣、高尿鈣,血鹼性磷酸酶增高,血漿免疫球蛋白增高,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的檢查結果,可作為診斷結節病活動性的參考指標。有條件時可作67鎵同位素SPECT顯像或γ照像,了解病變侵犯的程度和範圍。

7 具有1、2或1、3條者可診斷為結節病;第4、5、6條為重要的參指標,本病應綜合診斷、動態觀察,排除結核病、淋巴系統腫瘤或其它肉芽腫性疾病。

2 分型

1 胸內結節病:0期:無異常X線所見;Ⅰ期:肺門淋巴結腫大,而肺部無異常;ⅡA期:肺部瀰漫性病變,同時有肺門淋巴結腫大;ⅡB期:肺部瀰漫性病變,不伴肺門淋巴結腫大;Ⅲ期:肺纖維化。

2 全身多臟器結節病:胸內及胸外均受侵犯。(肺外淋巴結腫大、眼或皮膚病變多見,神經、消化、心血管、內分泌系統有時也可受累)。

3 結節病活動性的判定:①活動性:病情進展,SACE活性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或血沉增快。有條件時可做支氣管肺泡灌洗,根據灌洗液中的淋巴細胞百分數和T輔助細胞/T抑製細胞的比值,或作67鎵掃描來判定活動性;②無活動性:SACE、免疫球蛋白、T4/T8客觀指標基本正常。病情處穩定狀態。

肺結節治療

1 治療原則

1 因多數病人可自行緩解,病情穩定、無癥狀的病人不需治療。凡癥狀明顯的Ⅱ、Ⅲ期病人及胸外結節病如眼部結節病、神經系統有結節病侵犯、皮膚、心肌受累、血鈣、尿鈣持續增高,SACE水準明顯增高等可用激素治療。常用潑尼松每日30~60mg,一次口服(或分次服用),用4周後逐漸減量為每日15~30mg,維持量為每日5~10mg,用一年或更長。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應嚴密觀察激素的副作用,其次可選用氯喹、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治療。

2 凡能引起血鈣、尿鈣增高的藥物如維生素D,列為禁忌。

肺結節的治療需要根據不同的檢查方法從各個方面進行診斷,像X線檢查可以較直觀的顯示病變,可通過表現進行分期,其他的檢查也可以顯示出疾病的侵犯的範圍和程度。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指出關於疾病我們要綜合考慮病情,規範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