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嘉誠的資產都轉移去了哪裡

2個星期前,首富李嘉誠在香港媒體上發了頗具爭議的公告,引起網絡一片聲討,有網友甚至發出不去屈臣氏購物的動員。

但不管網友怎麽動員,應該也未能傷及李嘉誠分毫,因為他早已將大部分資產撤出中國。

以下是騰訊新聞整理的2013-2017年李嘉誠的撤出布局:

光以上就接近2000億港元,這些錢都轉移去哪裡了呢?

根據長江和記實業2017年財報,長和47%的營業收入來自歐洲,11%來自加拿大,12%來自中國香港,僅有9%來自中國內地。

(長江和記實業是長江實業有限公司、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創辦人為李嘉誠)

原來都轉移到歐洲、加拿大澳洲去了。

這幾天挖數收集了很多李嘉誠的數據,深深覺得如果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個人,那麽李嘉誠是最適合戴上這頂皇冠的人。

英國

港口

1991年,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收購英國位於薩福克郡的港口Port of Felixstow 75%的權益,該港口是英國最大,歐洲第四大的集裝箱港口,每年處理英國四成的集裝箱貿易。

1998年,收購英國倫敦的Thamesport港口。

1998年,收購英國埃塞克斯郡的Harwich港口。

至此,李嘉誠家族控制英國超過50%的港口業務。

電力

2010年,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香港電燈和李嘉誠基金會共投入91億美元購買英國電網,該公司掌握整個英國25%的電力供應。

2010年,長江基建投入2.12億英鎊,收購英國布裡斯托的Seabank Power發電廠50%權益。

2019年2月,長江基建預計投入20億英鎊,購買英國的西北電力公司。

如果成功購入西北電力公司,李嘉誠家族將控制英國接近50%的電力供應。

天然氣

2005年,長江基建投入24億英鎊,收購英國的北方天然氣公司 88% 的權益。

2012年,長江基建投入6.45億英鎊收購英國WWU天然氣公司。

2016年,長江基建投入110億英鎊收購英國國家電網天然氣業務51%的股權,英國國家電網是英國最大的能源公司,擁有英國8個天然氣網絡的其中4個。

至此,李嘉誠控制了英國8個天然氣網絡中的6個,約75%的天然氣供應。

自來水

2011年,長江基建投入48億英鎊收購英國自來水公司Norhumbrian Water Group,該公司佔據英國5%的供水市場。

據長和集團官網介紹,長江基建還全資持有英國供水公司Cambridge Water,以及Southern Water的4.75%的權益。

通訊

90年代初,和記黃埔集團就在英國推出了Orange品牌的個人通訊服務,2000年左右Orange改名為Three,目前Three是英國四大移動運營商之一。

2015年,和記黃埔以102.5億英鎊買下排行第二的運營商O2。

Three加上O2合並佔據英國約50%的通訊服務。

鐵路

2015年,李嘉誠投入約38億美元,購入客運列車公司Eversholt Rail Group,該公司是英國三大鐵路租賃公司之一,由此控制了英國約30%的鐵路客運服務。

航空

2012年,長江基建購入英國第三繁忙的機場曼切斯特機場50%的股權。

零售

2000年,李嘉誠旗下屈臣氏集團收購英國SaversHealth連鎖店,該公司在英國有超過480家店鋪。

2002年,屈臣氏收購英國保健美容零售商Superdrug,該公司是英國最大的兩家連鎖店之一,擁有超過800家門市。

2005年,屈臣氏收購英國著名香水連鎖店MerchantRetail Group。

至此,李嘉誠控制了英國約70%的藥妝連鎖業務。

釀酒

2019年,李嘉誠以46億英鎊的價格,買下英國第一大酒吧運營商和釀酒商格林王,其在英國擁有超3000家酒吧、餐廳和酒店。

房地產

李嘉誠在英國擁有不計其數的公寓、廣場和地塊。

比如價值10億英鎊的倫敦瑞銀大廈、價值10億英鎊的倫敦東南部Deptford地塊等,粗略估計其英國房地產業務的價值在100億英鎊以上。

將以上數據匯總,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額接近1000億英鎊

李嘉誠之所以大舉抄底英國,除了看好英國的復甦之外,據傳跟匯豐銀行有很大關係。

1979年,李嘉誠買下匯豐手中的和記黃埔,1980年成為匯豐的非執行董事,而後一直擔任匯豐董事會副主席長達七年之久,1992年退任。

而匯豐的總部,正是英國的首都倫敦,因此李大舉布局英國的背後,可能有繼續借力匯豐的考量。

加拿大

石油天然氣

80年代,李嘉誠用32億港幣投資加拿大赫斯基能源52%的股份,如今這家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控制加拿大約50%的石油天然氣供應,而李家的股份也在一路增持後上升至70%。

電力

長江基建持有加拿大電力公司TransAlta 49.99% 的股權,該公司是加拿大最大電力公司之一,擁有超過70家電廠。

鈾礦

2016年,李嘉誠以6000萬美元投資加拿大最大的鈾礦公司NexGen。

2014年,長江基建以近4億加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機場外泊車業務公司Park'N Fly。

2017年,李出資28.2億加元收購加拿大最大的暖爐空調供應商Reliance Home Comfort。

再加上各種地產物業,如多倫多希爾頓酒店,溫哥華世博會地塊等,李嘉誠在加拿大的投資額在300億加元左右,僅次於英國。

李嘉誠長子李澤钜初中開始就在加拿大生活和讀書,據稱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政商關係,並且李嘉誠和李澤钜兩人都是加拿大國籍,抄底加拿大合情合理。

澳大利亞

電力

1999年,長江實業以35億澳元簽下南澳電網公司200年的設施租用協議,佔其51%股份。

2000年,收購維多利亞州電力公司Citipower和Powercor。

2017年,長江基建投入73億澳元收購澳洲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的Duet Group。

至此,李嘉誠控制了澳大利亞三大電力公司共計51%左右的股份。

天然氣

2014年,李嘉誠投入近30億澳元,全資收購澳洲天然氣配氣商Envestra。

2018年,長和系四大公司欲投入近150億澳元,聯合收購澳洲最大的天然氣管道運營公司APA Group,可惜最後被拒絕了。

通訊

李嘉誠持有沃達豐澳大利亞50%的股份,該公司是澳洲第三大的電信運營商。

自來水

李嘉誠投資了澳大利亞最大的水務公司之一的Aqua Tower。

2010年,李嘉誠斥資4580萬元收購酒品信託基金(Challenger WineTrust),從而成為澳大利亞第2大葡萄園的主人。

2010年,李嘉誠購買了澳洲阿德萊德北部的齊盛鹽業,該公司是澳洲最大的鹽業生產商。

李嘉誠家族在澳大利亞的投資額在英國、加拿大之後,居於第三位。

除了以上,李嘉誠家族在德國、西班牙、東南亞等地皆有投資,投資標的也都是碼頭、電力、天然氣、地產這些基礎設施。

香港-李家的城

李家的城這個梗來自香港學生的一篇作文《李家的城》,原文是: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魔幻三俠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钜。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打工仔遮風避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們付出了那麽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一個學生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皆因港人的衣食住行都跟李家有關,引用網上流傳很廣的一段話:

香港居民早上起床,要買蔬菜瓜果就到附近的百佳超市,要買生活用品就要去屈臣氏,屈臣氏在亞洲擁有1萬家店鋪,旗下子公司百佳超市佔據香港零售超市份額達70%。

很多港人要將每個月一半的收入用來還長江地產的房貸,港人看電視和聽電台用的網絡來自李澤楷的電信盈科,家中裝的電話網絡是和記黃埔的,整個香港島的供電都來自李家的香港電燈公司。

一圖看清李嘉誠家族在香港的業務

來源:香港線報

長和集團在香港開發的物業

來源:香港線報

李嘉誠家族在香港有4大上市公司,分別是

1、長和(HK:00001):市值 2637億港元

2、長實集團(HK:01113):市值 2009億港元

3、長江基建(HK:01038):市值 1443億港元

4、電能實業(HK:00006):市值 1132億港元

(市值數據來自雪球)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在他的個人著作《新加坡賴以向前發展的硬道理》中這樣諷刺李嘉誠:

李嘉誠可有製造一件行銷世界的商品?沒有。

他投資地產,收購港口、超級市場、電訊公司,全靠和壟斷結盟。十分成功,然而他不過是順市而行,什麽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

馬雲之類的首富做出了改變社會、造福國人的產品,而李嘉誠之類的首富卻是對人民的敲骨吸髓。

知乎大V青銳吳斌曾在一個回答中很好地對比了李嘉誠和馬雲,以下摘錄幾段:

評價李嘉誠:

李嘉誠根本不是乾實業的,李嘉誠是一個典型的投資家,而且是那種和政治、權力有高度聯繫的投資者。

李嘉誠在香港,憑借和殖民政府的關係,同樣做到了壟斷,甚至在地產、零售這樣的在國內比較市場化競爭的行業,李家在香港同樣實現了類壟斷狀態,這些所有壟斷,基本都是和特殊資源相關,而不是依賴科技創新或者運營效率。

李嘉誠的資本運作能力是非常好的,所以才獲得“股神”之類的稱呼,這個無需質疑。基本行業內人都不會把李嘉誠看成什麽實業家,因為他人生一大半時間都在乾投資,且業績輝煌,但並沒有在實業經營方面展現出太多超人的地方。

而且,李嘉誠最成功的幾次投資,還不是一般的二級市場投資、並購,或者風險投資,而是賭的政治大勢。

李嘉誠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潮汕商人,一個純粹的商人。在自己的商業帝國業務上,他從來沒有什麽情懷可言,就是要賺錢,要滾大。

評價馬雲:

每個大版塊都是阿里自己從0開始建立和經營的,都不是投資並購而來的,這樣的履歷完全證明了馬雲團隊的經營能力。

當然馬雲後來也做了無數股權投資,但這些投資相對都是小額的,都沒有成為公司的主力板塊,大部分馬雲甚至都沒有親自參與。

馬雲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借助行政資源,也沒有在政治上賭方向,因為他賭的更大,賭的是互聯網的浪潮,賭的是人類社會未來的走向。

而他的合作夥伴,也不是港督這樣的官員,也不是匯豐銀行這樣的金融巨頭,而是一批VC,以及孫正義、楊致遠這樣的科技界大佬。

馬雲是商人,但也是傳奇的矽谷式的英雄。

(添加好友請備注:公司+合作事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