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0天開了4次會:金融委定調保持股債匯平穩健康發展

  70天,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已召開四次會議,包括了三次常規會議、一次專題會議,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發揮作用。

  剛剛,中國政府網的消息顯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穩定,各類金融風險得到穩妥有序防範化解,並研究做好下一步六大重點工作。

  具體來看,此次會議釋放出以下資訊:

  1、會議由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成員部門負責同志、金融委協作部門聯絡員及其他有關部門同志參加會議。

  2、會議認為,當前巨集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經濟金融保持穩定發展態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就業保持穩定,微觀主體韌性進一步增強。金融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貫徹執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並根據形勢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穩定,各類金融風險得到穩妥有序防範化解,金融市場風險意識和市場約束逐步增強。

  3、要在巨集觀大局的變化中把握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充分考慮經濟金融形勢和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做好預調微調,但也要把握好度。

  4、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門協調,特別要加強金融部門與財政、發展改革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政策精準支持力度,更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5、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範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6、務實推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確保已頒布措施的具體落地,及早研究改革開放新舉措。資本市場改革要持續推進,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7、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經濟和企業家的活力。

  8、更加注重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營造鼓勵擔當、寬容失敗、積極進取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解讀一:70天開了4次會

  自7月2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以來,截止9月10日,70天時間裡共召開了4次會議,包括了三次定期會議,還有一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統籌研究協調金融領域相關事項。

  從召開時間來看,一月一次的定期會議已成慣例,同時還會不定期針對新問題新情況召開有針對性的專題會議。

  會議規格較高,這4次會議均由會議由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成員部門負責同志、金融委協作部門聯絡員及其他有關部門同志參加。本屆金融委成員包括了央行行長易綱、國務院常務副秘書長丁學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中央財經長官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財政部副部長劉偉等,還有不少有分量的協作成員。

  此次召開的是常規的定期的第三次會議,主要是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研究做好下一步重點工作。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認為,與過去的一行三會協調機制相比,金融委的協調能力更強,更有權威,參與方也更全,有助於避免不同監管部門各自出招和由於監管疊加而人為導致流動性過度緊縮乃至市場恐慌的情況。

  解讀二:保持信貸、債券、股票市場平穩運行

  會議認為,當前巨集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經濟金融保持穩定發展態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就業保持穩定,微觀主體韌性進一步增強。金融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貫徹執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並根據形勢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適時適度預調微調,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穩定,各類金融風險得到穩妥有序防範化解,金融市場風險意識和市場約束逐步增強。

  在對近期的金融形勢做總結時,會議釋放了幾個關鍵資訊,一是執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適度預調微調;二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三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合理穩定。

  近年來央行已經構建了短中長期搭配、總量和結構兼顧的流動性工具箱,每日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機制上有能力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是流動性合理充裕,並不意味“放水”,也不意味貨幣政策轉向,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依然要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指出,要保持巨集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政策定力,對結構性去杠杆過程中正常的、非系統性的風險暴露要提高容忍度,貨幣政策管好流動性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

  在經濟結構調整、外圍形勢變化的情況下,要保證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保持合理穩定,需要通過釋放流動性、增強市場預期等方式來讓市場保持平穩。

  對於債券市場出現一些違約、股票市場的個別風險事件,合理的處置,在防範化解風險的同時,也讓市場主體增強了風險意識和約束力。

  解讀三:繼續把握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會議指出,要在巨集觀大局的變化中把握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充分考慮經濟金融形勢和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做好預調微調,但也要把握好度。

  這很好給出了貨幣政策的預計,即將繼續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同時,也會考慮到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在政策制定和實施上,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杆的力度和節奏,預調微調部分政策變動,目的就是要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市場預期,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解讀四:加大與財政、發改部門的協調

  會議指出,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門協調,特別要加強金融部門與財政、發展改革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政策精準支持力度,更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這並非此一次提出協調機制,在此前央行的MLF操作中,就曾提出要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就表示過,貨幣政策屬於總量調控政策,側重於短期總需求調節,結構調整並非強項。因此,經濟結構調整應“以財政政策為主和貨幣政策為輔”。應合理界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各自邊界,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形成政策合力。貨幣政策側重於短期總需求調節,以保持價格穩定和經濟總量平衡,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財政政策應更側重於經濟結構調整,發揮對定向調控的支持作用,服務於中長期經濟發展戰略。

  而在一些國家戰略方面,如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扶貧等關鍵領域,需要包括金融體系、財政部、發改委等在內的各個部門齊心協力增強落實力度。

  解讀五:防範各種“黑天鵝”

  會議提到,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範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平穩健康發展。

  債市違約情況的出現、股市股權質押風險的消化、匯市在外圍情況變化下要保持平穩,都需要政策平穩讓風險釋放,特別是對一些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個別風險爆發點,需要密切關注,防止個體事件演變成金融風險,保證市場的平穩運行。

  解讀六:推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

  會議提到,務實推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確保已頒布措施的具體落地,及早研究改革開放新舉措。資本市場改革要持續推進,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更加注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經濟和企業家的活力。更加注重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營造鼓勵擔當、寬容失敗、積極進取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金融業改革開放是今年以來金融體系的重頭戲,放寬銀行、證券、保險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今年將落地,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有望擴大,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有望拓寬,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等舉措也在穩步推進中。

  資本市場改革要持續推進,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目前值得期待的是已經在落實階段的滬倫通。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