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隻產品今年清盤經理頻變 國投瑞銀陷千億規模下的憂思

紅刊財經 張桔

對內地公募而言,千億規模是渴望的“財務自由線”;但也有基金公司觸碰千億紅線後隨即掉頭向下,連續多個季度規模維持幾百億。國投瑞銀基金就是典型。

Wind顯示,國投瑞銀的基金規模在2017年4季度時達到一千億,但接下來的6個季度規模均未再達到千億,今年上半年末,公司的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約為754.8億元;多隻產品清盤或成規模下降主因,開年至今,國投瑞銀旗下清盤的基金已經達9隻,在內地的所有公募基金中排第二。在2018年,公司清掉的產品亦不少。

清盤9隻基金 新發貢獻寥寥 打新科創板或難成規模救命稻草

“國投瑞銀基金公司目前管理基金63隻(除貨幣基金外),管理規模394億元,平均單隻基金規模6.26億元,而全市場除貨幣基金外基金隻數5240隻,管理規模6.21兆,平均單隻基金規模11.85億元,國投瑞銀基金公司單隻基金規模明顯小於平均規模。”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測算。

今年開年迄今,國投瑞銀所清盤的產品已經達到了9隻之多(將A、C兩類份額分開計算),在內地公募基金的清盤數量中排名靠前,且清盤產品多為低風險固收類產品。

從上述被清盤的基金匯總情況看,實際上它們最後的規模已經頗為迷你。據《紅周刊》了解,按行業慣例,這類低風險的基金被批量清盤很有可能是因為在政策推動下,大量迷你基金的存在會影響到新基金的審批速度,因此基金公司根據契約中止了迷你產品,不再用各種方式來救助。

那麽,公司目前年內新發產品所創造的規模效應又如何呢?統計表明,2019年開年迄今,公司已經發行的產品包括了國投瑞銀中證500量化增強C,國投瑞銀滬深300量化增強,國投瑞銀順祺、國投瑞銀先進製造、國投瑞銀穩健養老一年、國投瑞銀新增長C等六款產品;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雖然成立的時間不長,其中就有產品的規模已經頗為迷你了。

在其中的主動型基金中,例如成立於1月25日的國投瑞銀先進製造,成立迄今僅僅過去了半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基金的規模已經從成立時的2.88億驟降到半年末的0.4億。究其原因,或許基金成立半年以來業績不佳成為主要的問題所在。Wind表明,該基金近六個月的淨值增長率僅為0.52%,在同類的740隻基金中僅排在了728位。或許是因為業績的考慮,公司在3月底就為該基金增配了一位基金經理,然而即便雙基金經理掌舵,目前效果也尚未顯現。

除先進製造外,其余今年新發產品中,國投瑞銀新增長C目前的規模約為0.49億,穩健養老一年最新規模6.09億;而在被動指數型基金中,兩隻增強指基的C類份額規模分別僅為0.03億、0.31億(C類份額主要針對機構,有可能是機構打開後紛紛贖回了),而滬深300增強的A類份額目前為4.39億。加總計算,目前新發產品半年末的規模已經不到12個億了,尚不及大公司發行一隻新品的募集份額。如果再考慮到發行中的各種費用,或許整體已經是一筆虧本的“買賣”了。

此外,近期科創板正式掛牌交易,多家公募旗下產品也憑借打新科創板而淨值飛漲,國投瑞銀自然也是其中之一。《紅周刊》記者查閱公司網站發現,早在6月下旬,公司就一次性披露了47隻旗下基金可以投資科創板的股票,這一數字佔比接近了三分之二。

從首批新股獲配金額佔比前50名的基金來看,也確實有國投瑞銀旗下的基金殺入了十強,而這隻基金就是國投瑞銀瑞祥,其獲配了首批的18隻新股。但即便如此,科創開門當天,基金淨值僅僅上漲了3.43%,隨後每個交易日的漲幅基本維持在0.1%左右的水準,開年迄今的淨值增長率也僅僅維持在同類中遊。值得注意的是,或許是為了預防短期套利打新資金的湧入,基金暫停了大額申購,而其半年末時的規模僅為1.01億,因此打新科創帶來的淨值上升所產生的多米諾效應,很有可能對規模的貢獻寥寥無幾。

基金經理變更頻頻 “跨界”掌舵權益活難股債兼顧

除去清盤頻頻之外,實際上國投瑞銀今年以來也是人員變動頻頻,除去廣受關注的新一任總經理人選外,公司的多隻基金的掌舵人也是屢次發生變更。

其官網顯示,僅7月以來,公司所發布的涉及基金經理變更的公告就將近10則,調整了旗下多隻債基和混基的基金經理配置。Wind顯示,此次密集調整基金經理的固收產品目前的規模大多岌岌可危:國投瑞銀歲增利A的最新規模為0.21億,歲盈利的規模同為0.21億,興頤多策略的最新規模為0.65億,國投瑞銀中高等級A的最新規模為0.49億。

按照行業慣例,給迷你基金更換基金經理顯然不是想放棄這些產品,畢竟年內已經清盤了多隻低風險產品,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更換了基金經理的產品大多今年業績和同類排名不錯,例如國投瑞銀興頤多策略,該產品開年迄今的淨值增長率達到了14.17%,在萬得同類基金中排在第23位。對照上文已經清盤的產品,似乎公司也是有所取捨的。

從固收類產品拓展至公司的全部產品線,一個突出的問題隨之顯現,目前公司拿得出手的明星產品少之又少。首先看權益類陣營,在公司現存的一眾混合型基金中,獲得萬得五星評級的僅有國投瑞銀新機遇和國投瑞銀新活力定開,而後者實際還是偏債類混基,其存續的C類份額產品目前疑似主要用於打新。而拿到四星評級的則包括了國投瑞銀瑞源、國投瑞源新增長A等,但從今年以來的淨值和排名看,這幾隻產品在同類產品中排在中游水平。

由此引申出一個話題,以國投瑞銀的混合型基金為例,雖然產品的數量達到了35隻,但從近年的業績和逐年排名看,沒有一隻產品能成為公司的“旗手”。來自Wind表明,截至7月31日收盤,在混合型基金的排名中,年內公司旗下表現最好的是國投瑞銀瑞盈,但其僅僅排在了第279位;在股票型基金中,年內排名最好的則是國投瑞銀中證下遊,但這只被動指數型基金也不過僅僅排在了第170位。

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長量基金分析師王驊如是點評:“國投瑞銀權益類產品確實是缺少亮點,主要還是公司缺少挑大梁的人物,權益類基金的基金經理還有不少由固收類基金經理跨界管理的,包括狄曉嬌、徐棟、顏文浩、宋璐,等等,即使這些基金經理都管理各自基金的債券部分,這也嚴重影響了倉位和投資風格。”

記者逐一查閱了他所提到的上述基金經理,發現這一現象確實體現得較為明顯,例如他所提到的第一位女將。來自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如果將A\C分開統計的話,她目前在管的基金大約有12隻,而她在公司任職基金經理以來,先後參與管理過的基金達到28隻之多;從類型上看,則是包括了債券、定開債、混基,等等。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另外的三位基金經理身上,而其中的兩位男性基金經理甚至還擔綱了多隻貨幣類基金。

另類投資疊加QDII逐漸式微 國投瑞銀何處尋覓新的亮色?

而對於國投瑞銀來說,實際上另類投資和QDII也曾經是公司發展重點;然而從如今發展情況看,所隱藏其中的問題已經完全浮出水面。

Wind資訊的數據表明,公司旗下先後發行成立過的QDII產品包括三隻:國投瑞銀新興市場、國投瑞銀中國價值發現、國投瑞銀全球債券精選。但國投瑞銀全球債券精選已於去年清盤,而國投瑞銀新興市場也“步其後塵”,目前公司唯一存續的QDII基金僅剩國投瑞銀中國價值發現了。

實際上,公司還發行成立過一隻頗具特色的另類投資產品—國投瑞銀白銀期貨,當初首發成立時的規模約為3.47億,而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最新規模約為3.22億。但是,這隻基金在產品設計時的弊端不容忽視。記者查閱產品的相關契約發現,這隻基金實際上只能做多白銀,不能做空白銀。這類設計上的天生“缺陷”也就注定了其只能成為小眾所關注的門類。

莊正向記者表示:“個人覺得在目前基礎市場深度之下,產品創新總是有限,追逐主題也總是一時刺激,還是踏踏實實做長線投資是正道。現在國投瑞銀小規模基金換手率高的離譜,著實令人擔心!”

此外,昔日高舉國投瑞銀創新大旗的兩位:尚健如今早已人在私募,而包愛麗則是另一家公募基金光大保德信的掌門了。在去年以來的公募產品創新潮中,國投瑞銀實際上基本缺席了此前的ETF盛宴,目前公司旗下僅有金融地產一隻ETF;同時,公司在今年3月底才成立了一隻偏債的國投穩健養老一年FOF;此外,截至目前,公司雖然多隻產品參與了科創板打新,但是尚沒有一隻科創主題基金正式出爐。而這些均是潛在的規模提升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