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進半自動時代:美英帝國的“四大饋贈”

上期內容:神秘的國產艦載預警機,怎還找不著一張天上飛的圖?

【河馬說國槍】這個系列文章終於重新啟動啦!書接上回,上次說的是我軍從日本侵略軍手裡奪取的三八式步槍,這回就多說幾支槍——是為解放前拾遺。

首先問個問題,“大巴力士”是什麽槍?

這樣?

顯然不是這樣,蓋因我軍戰士口音天南海北,加之建國之初我軍裝備的各類雜械泛濫,登記名稱的時候出現了偏差。所以這個在某軍工廠廠志中出現的,奇怪的“大巴力士”,謎底是平平無奇的“大八粒式”,只是被完全按照發音,以一個“外國名字”記錄下來。當然它也確實是把外國槍——沒錯,美製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大八粒、八粒快、大巴力士

手持M1加蘭德式步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押送“聯合國軍”戰俘

“大八粒”,是近代中國對各路洋槍的典型而又樸素的描述之一,就像“毛瑟二十響”那樣。“大”槍(相對於卡賓槍),子彈有“八粒”,描述的就是這種步槍的供彈具——八發漏夾(整體式橋夾)。

我軍抗美援朝戰史中頭號狙擊手張桃芳,雖以這張經典的手持莫辛納甘的圖聞名,但他也曾使用過M1加蘭德步槍,並且有非常正面的評價

關於這種漏夾,得提一句,就是網上所謂“漏夾打完彈出‘叮’的聲響,會被敵軍利用,而美軍也有專門拿空漏夾敲出聲音,引誘敵軍現身”的說法,並不確切。

這一說法最早的書面源頭是羅伊·F·鄧拉普於1948年所寫的《前線軍火》(Ordnance Went Up Front by Roy F. Dunlap),但是裡面提及漏夾聲響的場景,是在太平洋上的瓜島,並描述此事引起阿伯丁試製M1加蘭德塑料漏夾雲雲......但這一切,卻是鄧拉普本人“聽說的”(當時他在北非)。

而在真實的戰場上,雙方射擊聲已經很大,更有對方射來的以超音速飛行的彈頭在附近產生一聲聲音爆,對面還能聽到自己這邊漏夾彈出的聲音,並不現實——不過巨大漏夾在眼前彈出來的情況,倒是利於射手本人發現彈藥打空。

1998年再版的《前線軍火》,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作者是個步兵,同時也是個專業輕武器軍械師,他的第一手經驗非常豐富、深刻且獨到,但是諸如“漏夾噪聲會引起敵軍注意”這樣的第二手資訊,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大八粒名字的由來,雙排交錯八發漏夾

M1加蘭德步槍是大家約定俗稱的名稱,正式名稱為“美國步槍,30口徑,M1”(U.S. Rifle, Caliber 30, M1)。它由約翰·加蘭德於1928年設計,在1936年取代M1903式步槍成為美(陸)軍標準步槍,生產時期從1934年到1956年,總產量達546.8萬支。

該槍使用彈藥為.30-06(7.62×63mm),活塞長行程自動方式,槍機回轉閉鎖,8發漏夾供彈,長1100mm,重4.31kg。設計師加蘭德早年可是玩過不少底火驅動(Primer Actuated)自動方式的武器,而M1步槍的早期型,最初用的則是槍口集氣式自動方式。

加蘭德M1923,底火驅動自動方式的半自動步槍——加蘭德在隨後的設計中放棄了這種自動方式

槍口集氣式M1加蘭德的膛口部分

最常見的M1加蘭德(活塞長行程自動方式)的膛口部分

M1加蘭德步槍,自然是傳奇。作為美軍標準步槍,它在二戰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是美軍的代名詞。二戰後,它也被美國軍援軍貿到各個盟友國家。目前M1加蘭德的地位,就好比(前)東方陣營的SKS/56半一樣,是多個武裝力量儀仗隊使用的禮賓槍。

M1加蘭德的彈藥威力非常強大,.30-06(7.62×63mm)這種彈藥,如河馬之前各類作品中提及,體積很大,裝藥很多。這種彈藥的影響也頗為深遠,二戰後西方陣營早期普遍使用的7.62×51mmNATO彈藥(M14,FN FAL和G3等等),就是由其發展而來。

而7.62×51mmNATO後坐力大、自動射擊控制不易的惡名,恰恰和其設計時強調“威力與.30-06差不多,但是體積縮小”,有著很大的關係。

.30-06在全威力步槍彈裡,也是大個子了

我軍較大規模獲得M1加蘭德式步槍,當然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從美軍手裡繳獲的。從1950年10月25日正式參戰到1951年6月25日第五次戰役結束,我軍在運動戰中共繳獲27000余支半自動步槍,可以認定絕大多數都是M1加蘭德。

儘管由於.30-06彈藥後座力大,武器本身又很長、很重,導致其並不適合東方人使用,但其出色的可靠性、威力和射擊精度,特別是半自動射擊的巨大優勢,使得戰士們仍然對它評價良好,頗為珍惜愛護。

然而對於規模龐大的人民軍隊來說,兩三萬支步槍也不過是個小數目。隨著蘇式輕武器的整體換裝,M1加蘭德逐漸被送交後方,由於缺乏配件等原因,加之國內部隊很快開始換裝仿蘇的53式步騎槍,因此M1加蘭德在國內的存在感就更稀薄了。所以在這裡它也姑且歸入解放前拾遺的部分。

名字像個日本槍,為啥越到後來越不準?

前文說起M1加蘭德,自然提及了所配用的彈藥.30-06。而我軍中更為常見的,使用.30-06彈藥的武器,是M1903“春田”式步槍。

M1903步槍

該武器生產時間從1903年一直到1949年,總產量達300萬支,長1097mm,重3.94kg,最初配用的是.30-03圓頭彈,於1906年改為.30-06尖頭彈(為此槍管、標尺都進行了更新)。

.30-03與.30-06對比

M1903,機械上其實沒啥噱頭,除了細微的區別,不就是個美國毛瑟麽!也正是因為M1903的多處毛瑟特徵,毛瑟公司曾經提起訴訟,導致美國政府不得不支付專利費用——後來因為德國戰敗不了了之。

因租借法案,國民黨軍獲得了大量M1903步槍,在國民黨當局逃台之後,也一度是該軍隊的主力步槍。

電影裡我軍使用M1903步槍

國民黨軍的所謂美械火力部隊,並沒有豪闊到步兵標準步槍是M1加蘭德的地步,但是因為這些部隊配置的輕重自動武器齊備,補充了大量衝鋒槍(M3、湯普森)、卡賓槍(M1卡賓槍)、輕機槍(BAR)和重機槍(M1917或其國產型/M1919),顯得火力遠超同儕——需注意,美械師的裝備非常混雜,沒有河馬描述的理論情況那麽齊備,混有7.92mm武器乃至日式武器的情況也存在。

總之,美械師步兵火力是總體上強大,但遠不能和美軍對標,即使這樣,國民黨軍後勤上也顧不過來了,要是M1加蘭德來了那就淨添亂了。當然這也導致我軍繳獲了不少M1903步槍,比如1950年入朝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全軍萬餘支步槍中就有2400余支M1903。

39軍入朝時號稱“美式裝備”,主要是因為擁有較多的美製衝鋒槍、美製重機槍(M1917)以及60mm迫擊炮,步槍仍以三八式為主

關於這種步槍,輿論中也是存在“謎之好感”,這種步槍精度高是沒錯的,但是製造工藝精良,品質可靠的說法,這就得仔細思考了——美國的確是擁有可怕的生產能力,但是一戰的時候,美國還沒有後來那麽強大。因而M1903後期生產型,原來標準的4條膛線,被簡化工藝為2條膛線,精度可就沒那麽好了。

使用栓動長步槍進行近戰突擊顯然是不合適的——就有了M1903配套的佩德森裝置,40發.30-18彈藥(7.65×20mm)供彈

彈藥“不好使”的英七七,為啥換彈藥還失敗了?

那麽,是時候提一提英七七了。英七七,說的是彈藥.303 British,用公製來看就是7.7×56mmR。

李恩菲爾德步槍,因為其標誌性的後閉鎖凸榫、閉鎖槍機時擊針複位,使得槍機輕快,拉栓行程短,戰鬥射速高而聞名。舊中國,戴扁盔用李恩菲爾德的部隊也是有的,輕武器裝備之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這種步槍與我軍的關係,還是一個模式——繳獲的!而且解放戰爭裡有繳獲,抗美援朝還有繳獲——畢竟英軍還在用。以河馬有限的體驗來說,我是很喜歡關閉槍機時擊針複位的。

甚至做過這樣一張圖

《我的團長我的團》電視劇裡的遠征軍,有不少用英械武裝起來的,圖中是一支No.1 MK.III(可能有*),長1132mm,重3.96kg

一種步槍好不好用,還是要看體系是否配套——即使是一戰二戰環境下,相對簡單的步兵和輕武器關係,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是二戰德軍的班組作戰體系是圍繞機槍展開的,英軍則是貫穿一戰與二戰的栓動步槍速射體系……當然這個體系更適合一戰,畢竟是能讓德軍產生自己攻擊的陣地上,有著大量維克斯機槍的錯覺。

電影《集結號》裡主角吐槽了一句:“不好使!”圖中是一支No.4 MK.1,長1129mm,重4.11kg

在我軍的作戰環境下,一沒有長時間築壘條件下的塹壕戰,二沒有穩定充沛的彈藥供應,因而其彈藥性能中庸、後閉鎖凸榫強度不夠等問題就可能會凸顯,所以被吐槽一句不好使,也是正常。該槍在我軍中的存在感也確實很稀薄。

說起來,無論是李恩菲爾德還是M1903或者說M1加蘭德,他們的彈藥,要麽是.303 British要麽.30-06,都是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屬於非常傳統的全威力彈。而這倆彈藥,都有過技術層面上非常有希望的替代者。這兩種替代者口徑相若,都是7.2mm,分別是.276 Pedersen和.276 Enfield。

左二就是.276 Pedersen,作為對比,左一是6.5×52mm曼利夏-卡爾卡諾,左三是6.5格倫德爾,左四是7.62×39mm(著名的M43),左五是7.62×45mm捷克Vz.52

.276 Enfield

彈藥的研發,可一點都不比武器研發簡單。這兩種.276彈藥,確實彈道更平直,後坐力更小更可控,更適合未來向半自動武器發展。然而現實並不是這樣,除了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問題之外——比如說速射以後槍管過熱,膛線磨損嚴重之類(特別是.276 版Enfield)——兩場世界大戰的迫在眉睫,使得更換彈藥口徑變得嚴重不可行。

原本配用.276 Enfield彈藥的Enfield P13步槍

.276 Pedersen彈藥配用的M1加蘭德(原型)的漏夾,可以容納10發子彈。所以說大八粒,還有差點變成大十粒的機會

所以儘管讀者裡很多人說,新彈藥如何如何技術上更優越,然而這個問題比換個武器要難成百上千倍!人類歷史是不斷重複的過程,當年兩種.276彈藥未能取代.303和.30-06,而當下,比如西方軍隊普遍認為5.56×45mm彈藥性能難以適應性能未來作戰需要,6.8mmSPC或6.5mmGrendel說是技術上更優越……那麽距離替換更新成功,還要多久呢?

它差點成了我軍初代輕武器

拾遺篇的收尾,又是一個M1——M1卡賓槍。

M1卡賓槍在招標和研製的時候,其定位是非常明確的——小步槍。這種武器作為非戰鬥人員的自衛武器,輕便短小,易於攜帶。而在實際一線作戰中,它也有著相當可觀的效能。乃至二戰中美軍傘兵部隊,有不少就是使用折疊托的M1卡賓槍。該槍長900mm,重2.4kg,使用.30卡賓彈藥(7.62×33mm),活塞短行程自動方式,槍機回轉閉鎖。

.30卡賓就是這種彈藥,其無縮頸的設計,並不是特別利於自動射擊,容易因為射擊後彈殼膨脹抽殼困難,彈藥本身的性能也就那樣了

由於該槍產量極大(比M1加蘭德還大),使得它除了裝備美軍之外,還通過租借法案等方式大量提供給盟友。例如國民黨軍隊就是從1942年開始換裝M1卡賓,成為多支所謂“美械師”的主要裝備。所以在我軍光輝的作戰歷程中,早在解放戰爭時就繳了不少美軍處理給國民黨的M1卡賓。

上甘嶺英雄陣地上歡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照片正中就是一支M1卡賓槍

而由於該槍同樣大量裝備南朝鮮偽軍(反正也是“國軍”),所以在抗美援朝運動戰期間,我軍也大量使用繳獲的M1卡賓(包括使用30發彈匣、增加快慢機的M2、以及極少量使用紅外夜視瞄具的M3),以填補連續作戰產生的步槍缺額。即使在全面換裝蘇製武器的陣地戰階段,輕便短小的卡賓槍依舊存在感十足。

注意最右邊戰士手中的卡賓槍

正因為這是一支長期讓我軍指戰員愛不釋手的武器,使得在建國初我軍研製/選型單兵製式武器的時候,要求大量仿製M1卡賓槍的呼聲也不小。包括著名的大連建新公司(它也是國內首個仿製PPSh-41衝鋒槍的廠家)在內,很多廠家還造了一批樣品。

然而隨著仿製蘇製輕武器的決策下達,我軍這段短暫而輝煌的美製輕武器情緣到此基本結束,包括M1卡賓在內的各類美製槍械很快轉為民兵裝備。

而其“現代精神續作”列裝人民軍隊,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後的另一個故事了。

注意M3龐大的夜視瞄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