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點10大私募“坑爹”事件:倚天投資前海旗隆等上榜

  中國基金報記者 林雪

  最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投訴處理情況,共收到投訴資訊2090件,被投訴機構1070余家,其中私募仍然是“重災區”,佔比90%。

  基金君看了一下,包括昨天剛剛被注銷的前海旗隆基金,還有馬永威的上海善智股權投資、淮北倚天投資、北京東方財星等,均是這兩年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的私募事件。同時,基金業協會表示,2017年妥善處置了中源誠信、平安天鴻、深圳同盈、湖北中農高科、華夏恆業等多起投資者群訪事件。

  接下來,基金君就來給大家講一下10個知名的私募基金的“坑”,並且附上防忽悠的秘笈,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

  前海旗隆:關聯公司涉及卷款

  上市公司5個億“跑路”如今被注銷

  基金業協會說,有的機構“人去樓空”、負責人失聯跑路,比如,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前海旗隆之事,還要從上市公司國民技術的一則公告說起,去年11月28日,國民技術公告:全資子公司國民投資與前海旗隆下設的子公司北京旗隆醫藥控股有限公司,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深圳國泰旗興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累計投入5億元後,前海旗隆、北京旗隆的相關人員失去聯繫,公司已報案。

  此事一出,基金君就走訪了前海旗隆的辦公地點現場,發現早已“人去樓空”,相關高管的手機也都無法聯繫上,涉事基金“深圳國泰”也沒有在協會備案。

  2017年12月1日,基金業協會發布第十七批擬失聯私募機構名單,隨後將該公司納入失聯機構公示名單,宣告了前海旗隆的失聯。2018年4月11日,協會公告,前海旗隆因失聯被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

  前海旗隆創始人代雪峰,聲稱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擁有20余年海內外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經驗,具有專業醫生背景,在業內享有“醫藥巴菲特”美譽。但其微信朋友圈早在去年11月11日以後就不再更新了。當時他表示因為做微信群主有風險,要解散群。

  基金君點評:旗隆基金失聯當時令市場非常驚訝,代雪峰至今沒有消息。究其原因,基金君了解到,此前他將自己包裝成知名私募大佬,經常亮相行業內知名論壇或峰會。在2015年股市暴跌後,前海旗隆第一個喊出“為國護盤”、呼籲投資者不要恐慌拋售,但如今看來,一切更像是宣傳和行銷手段。

  二、

  善智股權投資:馬永威“遊資收割機”

  操縱市場被證監會處罰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被金融監管部門行進行政處罰並移送警察機構,比如,上海善智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馬永威由於操縱證券市場被證監會處以行政處罰並移交警察部門,其關聯機構上海務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被協會列入失聯名單。

  去年5月31日,證監會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據調查,馬永威、曹勇等團夥,控制使用38個證券账戶,在2016年7月5日至7月18日期間涉嫌操縱福達股份股票,投入資金量高達2.9億元,獲利超過2289萬。

  根據交易軟體數據,在馬永威等人的惡意操縱下,福達股份在2016年7月5日至7月12日僅僅6個交易日間,股價持續強勢拉升,累計漲幅高達52%。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2.03%。一時間,福達股份的火箭飛升與寡淡的大盤形成鮮明對比,迎來諸多資金跟風參與。但在成功引得接盤俠後,馬永威團夥隨即借勢出貨,上演“一字斷魂刀”,於此後的1個交易日(2016年7月15日)內出貨高達95%,造成股價跌停,導致大量投資者深套其中。

  證監會決定,沒收其違法所得,並對馬永威處以4577.70萬元罰款,對曹勇處以2288.85萬元罰款。2018年1月,基金業協會發布第十八批擬失聯私募名單,務生資產包括在內,其原法定代表人是馬永威,與“溫州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基金君點評:馬永威掌控私募基金,以私募之名,卻做著操縱股市的事情,他們的手法是利用資金優勢“封漲停”、虛假報單“撬跌停”、“一字斷魂”收割獲利。對於這種機構投資者要小心,坐莊模式、操縱股價,最終損害的是投資者的利益。

  三、

  淮北倚天投資:

  被列入失信黑名單曾是私募冠軍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私募機構以及相關負責人被多次列入失信名單,比如華夏恆業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和淮北市倚天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葉某因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被多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倚天投資葉某,自稱1994年踏入股市,以2萬元起家,曾成功擷取五朵金花,在牛市高點賺取1000萬以上,也曾做產品在兩年巨虧70%,清盤離場。2015年上半年他管理的產品曾以較高收益,吸引了諸多投資者。但隨後他一直麻煩不斷。

  2015年9月18日證監會對葉某操縱市場案件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以1991.37萬元罰款。據悉,葉某於2015年5月13日至6月30日集中資金優勢在尾盤階段連續買入“信威集團”、“晉西車軸”、“江淮汽車”、“奧特迅”和“中青寶”5支股票,影響相關股票價格與交易量,繼而反向賣出,獲利超過663.79萬元。

  就在葉某被監管通報處罰前後,他帶著學員炒股、推薦學員買其產品,卻遭遇巨虧的情況被媒體曝光。2015年6月,在浙江某大學進修的23名總裁班、金融班、卓越班等學員,跟著明星私募葉某炒股,結果虧損過億元;2016年60多名學員購買了葉某的私募產品,沒想到在1月的暴跌中基金淨值幾乎被腰斬。

  2016年7月20日安徽證監局向葉某發函約談,由於公司在產品宣傳、產品管理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存在問題,已違反私募監管的相關規定,要求葉某在7月25日去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隨後,葉某和他的倚天投資被多次列入失信名單。

  基金君點評:2015年牛市前後,葉某曾被稱為私募冠軍,其以驚人的投資業績吸引市場目光,不少投資者紛紛掏出真金白銀買產品,還參加葉某開設的股票補習班學習。但沒過多久,這位私募名人就問題百出,而且曾經的明星產品淨值直線下滑。投資者需要警惕所謂“私募冠軍”的陷阱,切莫因為短期、單隻產品的高收益,就輕易相信、投資,將會追悔莫及。

  四、

  東方財星:以私募名義組織傳銷

  禍害3萬人涉案資金23億元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機構以“私募基金”名義從事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不僅損害了基金行業聲譽,侵害社會公眾財產安全,也破壞了國家金融秩序穩定。有的組織傳銷活動被警察機構立案偵查,比如北京東方財星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君了解到,北京東方財星董事長馬某某等人,從2014年到2016年,以“國巨集金橋基金”、“國巨集眾籌”等項目名義,收取入會費、發展會員。其成員拉新人入夥,便可以“國巨集金橋基金”一手3萬元為基數獲得8%的返利即2400元,其上線會員也可獲得2400元基礎上10%的返利。

  2016年5月,東方財星及其主要人員因組織傳銷活動被貴州黔東南州警察機構立案偵查。2016年6月20日,CCTV13新聞直播間專題曝光其傳銷案件。2017年1月至2月,東方財星4次被列入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失信被執行人名錄。2017年10月11日,基金業協會發布第十六批擬失聯私募名單,其中就包括東方財星。

  據了解,2017年4月14日,貴州凱裡市人民檢察院以組織、長官傳銷活動罪對馬某某等19人提起公訴,據檢方指控,涉案組織共發展會員29449人,組織結構共41層,涉案金額23億餘元。

  基金君點評:為什麽東方財星能夠吸引客戶投資他們的項目,又是如何擴大範圍、使得更多投資者深陷其中?主要有幾點:第一,自我包裝和誇大宣傳,利用私募名義;第二,以實體項目投資為名義;第三,層層返利的發展模式。他們曾經宣稱,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平均回報率15.7倍,就算5個項目4個全虧,只有1個成功也起碼賺3倍的錢。他們還稱,“高能鎳碳超級電容電池”項目是國家發改委項目,前景好,上市後就能獲得10至50倍回報等。基金君提醒大家謹防上當受騙。

  五、

  北京大白:被訴擅自變更投資標的

  順豐定增背後兩家私募“對撕”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投資標的和基金合約、宣傳資料不符,或未經投資者同意,擅自變更投資範圍,有的未按照約定止損導致投資者損失擴大。比如,北京大白匯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多名投資者投訴擅自變更合約投資標的、進行虛假宣傳、未按約定披露產品淨值等。

  北京大白匯財投資的事情,還要從順豐的定增說起。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是A股著名的重組案例,在此次重組中定向增發募資金額達80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導,2016年8月,龍樹資本與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北京大白匯財投資簽訂了《財務顧問協定》,由後者提供順豐定增的財顧服務,協定約定“合夥制基金指定投資於順豐定增項目”,2017年1月,作為投資方之一的龍樹資本將合計7500萬元分兩次打入“順豐定增專項基金”。

  本以為參與順豐定增將獲益豐厚,沒想到私募投資暗藏風險。8月28日,北京大白因未嚴格履行基金信披義務,收到了北京證監局的監管警示函。

  此後,龍樹資本終於拿到該基金截至7月31日的資訊披露月報表,顯示該基金募資總額3.92億元,不過除了2億元進入定增,剩餘1.9億元去向不明。得知北京大白曾經將資金投向二級市場炒股,而且還虧損不小,去年11月,龍樹資本在官網發公告,稱其投資的“順豐定增專項基金”部分資金遭挪用。之後龍樹資本和北京大白展開“對撕”,後者稱是中傷造謠,市場上也就該私募基金的投資範圍、投資標的、投資策略等進行討論。

  基金君點評:北京大白曾被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協會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沒有及時向投資者披露淨值等資訊,未經投資者同意,擅自變更投資範圍也是經常出現的問題,投資者需要細心留意私募基金的操作規範。

  六、

  深圳同盈基金:

  短期高息引誘投資者跟華大基因攀關係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機構雖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義登記,但其業務活動長期遊離在監管之外,發行的產品不向協會備案或僅個別備案,有的“1萬”、“5萬”、“10萬”起投,以短期、高息利誘社會公眾投資,比如深圳同盈股權投資基金和青島力鼎投資。

  同盈基金從去年8月初開始,相繼被重慶、江蘇、深圳等地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該公司董事長謝爭江及相關高管亦被采取強製措施。

  據了解,同盈基金向大量非合格投資者推銷未經備案的基金產品,且承諾保本及高達16%~18%的年收益率、瘋狂吸金超過3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盈基金的產品總能和上市公司攀上“親戚”,比如,謝爭江控制的“新疆華大(谷業科技有限公司)”愣是與華大基因扯上“股東”關係,錦江股份旗下的鉑濤集團也被同盈基金拉進了“朋友圈”。

  深圳證監局今年1月公告,已查明該公司的“金磚股權基金”等諸多產品均未通過備案,同時同盈部分私募基金的部分投資者對單隻基金的投資金額低於100萬。證監局核查發現同盈存在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已將相關線索移交深圳市經濟犯罪偵查局。

  基金君點評:同盈基金憑著跟上市公司攀關係,甚至帶著投資者參觀華大基因總部等,取得投資者信任,但背後產品備案未通過、降低投資門檻、承諾保本等行為都違反了私募的法律法規,這種短期的高息陷阱引誘,投資者需要提高警惕。

  七、

  昌龍運通:

  非法發售“原始股”並承諾回購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非法發售“原始股”並承諾回購,比如昌龍運通(北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有的通過微信、電話等推薦股票、期貨投資,這些業務實質屬於非法證券期貨活動。

  昌龍運通曾經在媒體報導中,鼓吹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2015年其輔導的紅杉藥業在美國上市。

  昌龍運通的董事長是朱孟銀,他還是武漢昌龍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2016年連續虧損的新三板掛牌公司ST中試,被武漢昌龍光電以11.84萬元的價格收購,持股35.64%,ST中試實際控制人也因此變更為朱孟銀。

  然而,到了2017年8月8日,ST中試發布主辦券商中泰證券關於實控人、董事長、董秘朱孟銀失聯的風險提示公告。此前,ST中試因三起涉訴案件還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基金君點評:這家私募利用各種上市公司的夢,弄暈了投資者。比如其託管的私募產品“山西紅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居然還跟美國上市扯上關係,還有通過受讓新三板公司股權,成為實控人,但隨後卻發生了失聯等各種情況。投資者需要注意並非所謂的上市就能帶來股價暴增,一夜暴富。

  八、

  中源誠信:未來城資管計劃到期無法兌付

  近2億元募資款不知所蹤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機構被警察機構立案偵查並對相關負責人采取強製措施,比如中源誠信(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中源誠信之事在去年引起媒體巨大關注,該公司因為“未來城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到期無法向持有人兌付,近2億元的募集資金不知所蹤。

  去年3月初有投資者發現,2016年2月5日購買的未來城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並沒有按期兌付,經過打聽才知道管理人中源誠信相關負責人已經處於失聯狀態。據了解,該資管計劃募資規模3億,但現在到期未兌付的資金有1.9億,約有19名持有人投資到期未兌付。

  找不到中源誠信的人,投資者找到項目融資方新鑫地產,但該公司卻否認收到融資款。但是《融資服務協定》、抵押合約、承諾擔保書、標的資產收益權轉讓合約等資料上面都加蓋了中源誠信和新鑫房地產的公章和法人代表的印章。據了解,中源誠信管理人已被警方拘留,警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基金君點評:中源誠信曾在其官網宣傳“未來城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預期收益、建設主體、央企上市公司保障等資訊,也是拿各種權威做征信、給投資者編制美好收益夢想的典型案例。但一旦事發後相關公司卻否認收到融資款,也是十分奇葩。

  九、

  中農高科:卷入京金聯非法集資風波

  兼營P2P引發兌付風險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兼營P2P等非私募基金業務引發兌付風險,比如中農高科(湖北)科技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中農高科的事情還要從京金聯非法集資事件說起,2016年王寶強主演的電影《大鬧天竺》,聯合出品方之一的上海盟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被媒體報導稱其參與了在京金聯平台上發布理財產品“娛樂寶1號”,而該產品目前已經無法兌付。雖然之後以“大鬧天竺”為名的微博號發聲否認,但經媒體報導後,京金聯開始成為輿論的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京金聯這家P2P平台,其運營主體為京金聯網絡服務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武漢,是由中農科產業發展基金設在湖北省管理平台——中農高科(湖北)科技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在對外宣傳中,京金聯多次重點強調了其“國資背景”。

  2016年9月,京金聯被武漢市警察局武昌區分局中南路街派出所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據長沙打非專線發布的消息稱,京金聯及其在11個城市設立的分公司,自2015年8月以來,利用虛募、超募、自募等方式包裝借款項目和基金,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非法募集2.5萬餘人的資金28.41億元,投資人分布於31個省(區、市)。

  基金君點評:這家平台可謂套路滿滿,所謂的中農高科實則是“偽國資”,同時拿影視名人的電影忽悠投資者,此外還以第三方支付更新為理由蒙蔽員工。2017年證監會通報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執法情況,卷入京金聯非法集資風波的中農高科就在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的名單裡面。

  十、

  盛雲穆迪基金:

  假借知名金融機構之名賣產品

  基金業協會表示,有的機構假稱資金在知名金融機構託管,實際並未託管,罔顧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比如重慶盛雲穆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據媒體報導,去年有網友在天涯論壇發帖投訴,盛雲穆迪基金公司通過某知名保險公司業務員銷售理財產品,一些投保人在不知道企業經營狀況下簽訂了合約,一年後卻遭遇無法兌付、血本無歸的境地。

  目前該公司已被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此前備案資訊顯示,盛雲穆迪基金旗下三位高管均沒有基金從業資格。工商資訊也顯示,盛雲穆迪基金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基金君點評:“假借”銀行、保險工作人員之手賣產品,打著大型金融機構的旗號,更容易讓投資者信以為真,這些問題私募的套路令人防不勝防,投資者需要提高警惕。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