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由「權健」引發的中醫藥血案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先民們在長期與自然界做鬥爭中積累了許多豐富的藥用、食用經驗知識。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是實踐醫學,早就有「葯食同源」的精闢論述。

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神農氏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的記載。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他所著的《食治專卷》中指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

宋代著名養生學家將前人的觀點予以發展,提出「食治勝於葯治」。宋代養生學家陳直說:「善治病者,不如善甄病,善治葯者,不如善治食。」

「葯食同源」「葯食兩用」的基本理論,是中華民族中醫藥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先民們長期與自然界做鬥爭,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經過多次反覆總結得來的經驗。自古就有「冬病夏治」「煲湯」方法、「葯膳」「冬補」、「藥酒、藥膏」食材處方配伍的記載,嶺南地區更有各種「涼茶、早茶」食材記述等等。這些都是民間自我保健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經驗與總結。

近日來,「權健事件」繼續發酵,在權健的官網上赫然寫著「以中醫文化為根本指導,以經典秘方作為根本指導,以弘揚國粹作為責任義務,以促進健康作為使命天職。」

網路上盛傳小周洋服用的中成藥,據專家考證,裡面實質上是含有大棗製劑的果汁。

小編在《中華食療本草》一書中,看到大棗的化學成分寫的很明確:果實含生物鹼,如光千金藤鹼、N-去甲荷葉鹼等。三萜類化合物,如齊墩果酸等。皂苷類,如大棗苷、酸棗皂苷。脂肪酸,如油酸。果肉中還含芸香,種仁含酸棗仁皂苷、吲哚乙酸及多種氨基酸。

葯食兩用價值:味甘,性溫。具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營衛,和藥性之功能。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臟躁,營衛不和等。水煎湯,內服。9~15g。

使用注意也有清楚的寫道:凡有濕痰、積滯、齒病、蟲病者,均不相宜、一次食用中等大小者不宜超過15個,過量食用有損消化功能,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自古至今,中藥可以食療,可以治病,食療與葯治的關係,食治與保健,都有研究的重要意義。這些和當今提出「治未病,預防為主,綠色食品,養生保健」的說法,都是一脈相承的理念。但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說,中藥可以完全治癒癌症!可以排毒!可以永駐青春!甚至包治百病!

行業領域的健康發展必然需要產業回饋支持人才培養,如果中醫只是一棵搖錢樹,既得利益者們卻不念及樹木樹人,那麼杏林橘井的明天就只有荒蕪乾枯了。中醫沒有教「權健們」去行騙謀財害命收智商稅,而權健們在面對千夫所指的時候,卻實實在在地把黑鍋交給了中醫,反正中醫任人打扮,反正民眾都愚蠢好哄騙,反正輿論總會忘記這一切——不負責任的既得利益者嘴臉躍然紙上。保健品和偽中醫的「中醫概念犯罪」,如果缺少相應的監管和懲罰,那麼這樣低成本的謀財害命就一定會再次上演,既得利益者們也一定會再次想方設法息事寧人。而那些在上遊為這個行業背書的規則制定者們,如果不考慮加以嚴格的法律法規以約束、規範行業,那麼也極其容易變成含靈巨賊們的推手。

……以下是廣告時間……

給大家推薦《中華食療本草》,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掃碼下單)

本書從消費者(使用者)需求出發,把編寫重點放在藥材、食材的「鑒別方法」上,著重幫助使用者(消費者)提高對藥材、食材「真偽」與「優劣」的品質鑒別與識別能力方面,並做出詳細介紹,以保證合理科學的用藥。

採用藥材、食材的部位排列目錄,又多以葯、食材名作「正文種」名為基本種部門。通過對別名、來源、資源概述、產地、生境與分布、歷史沿革考、採收加工與炮製的介紹,闡明性味、歸經、功效,主要以中醫主治病症為主。

本書主編嚴仲鎧研究員的團隊,長期從事以長白山區為主的東北地區中藥資源的全面調查工作,對民間經驗與方葯知識進行了較全面走訪調查與經驗初步總結。

END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