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瀝青150度 鋪路工喝瓶霍香正氣水繼續乾

火辣辣、明晃晃、無遮攔的烈日肆無忌憚炙烤大地。40°C的地表溫度、150°C的瀝青攤鋪現場、撐著遮陽傘的臨時治超點——似火爐的工作環境;被曬得黝黑的皮膚,淌不停的汗水,濕了乾、幹了濕的桔紅色標誌服。這是陝西省安康市高溫下養護管理和建設一線勞動者。火熱盛夏,層層熱浪迎面而襲,讓人窒息。千里國省乾線公路上,安康公路人頭頂烈日,修補路面病害、清理邊溝涵洞、修複公路設施、查處超限超載車輛。

他們用雙腳感知大地熱度,用雙手書寫責任擔當,他們用實際行動履行著“養好公路、保障暢通”的初心和使命,揮汗如雨毫無怨言,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全力為社會提供“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近日,我們的鏡頭,聚焦這些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鋪路石”,講述他們烈日下的執著與堅守。

安康210國道K1033+200處,江口道班班長李桂寶正帶領幾名道班職工進行疏通作業。該處水溝長約8米,其中6米被各種雜物堵塞的嚴嚴實實,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蓋板蓋住的水溝部分形成一個寬約80公分的狹小涵洞,鐵鍬只能鏟出洞口的淤泥雜物,裡面的怎麽辦?“我身體瘦小,我來”——道班職工鄭清學全身趴在水溝裡,用洋鎬頭一點點將汙物往外掏。遇到挖不到的角落,他便用手,身子貼在溝底,全然不顧渾身厚厚的淤泥。

安康市207省道K43+900臨時治超點正在檢測車輛的路政人員,下午最熱的時段,太陽毒辣的照射著每一寸大地,空氣中熱浪翻滾。筆者來到S207線 K43+900處獐河溝臨時治超點,這裡駐扎著一支由10名路政人員組成的治超隊伍,負責治理安嵐路超限超載車輛以及拋灑汙染公路行為。該治超點分為兩組,每組24小時“白加黑”不間斷式輪流執法檢測,每天大約要檢測車輛200至300輛。

烈日下,一輛車牌號為陝G22**5的四軸重型貨運卡車在執法人員尹明傑有條不紊的引導下,緩緩駛向便攜稱重設備。滾燙的路面騰起陣陣蒸汽從腳板底直往上躥,身著反光背心的尹明傑曝露在陽光下“炙烤”著,帽簷下他的面龐曬得發紅,汗珠子一顆接著一顆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滾。“超重1.68噸……”,活動板房視窗,治超二班班長劉浩瀚手持檢測設備探出頭來喊到,並開具超載情況告知單請駕駛員簽字確認。

安康公路管理局在原有三站一場固定檢測的基礎上,組成執法力量在G316、S207、S308線組建了平利老縣鎮、漢濱獐河溝、漢陰蠟燭山、嵐皋蠟燭山流動治超點,對治超盲點采取層層設防,開展流動治超,實施全天候全時段檢測,強化治超網格覆蓋,自5月14日開檢以來,共計檢測車輛59171輛,查處違法超限超載車輛713輛,累計卸分載貨物3945噸,警告超限噸位共計570.53噸。

數字是枯燥的,背後卻是路政人員克服簡陋工作條件、不懼苦累,默默的付出和堅守:一個簡陋的遮陽棚,是四個臨時治超點最初的辦公場所,治超人員24小時呆在棚下,忍受著夏不蔽日、蚊蟲叮咬,遇到暴雨氣象,棚子還會被雨直接壓垮、被風掀翻吹走;一件件散發著臭味汗漬斑斑的製服,是每個治超人員辛苦治超的見證,一天執勤下來,沒有地方洗澡,他們只能任由衣服上的汗漬乾掉、濕透、再乾掉。

如果說40℃對大家來說是考驗,那麽瀝青上不下150℃的溫度對他們來說應該叫做“折磨”,但眼見著黑色的路面一米一米向前延伸,他們卻是“痛並快樂著”。在S308線2018年大中修工程LM—2標段施工現場。剛打開車門,一股熱浪撲面而來。不遠處,引擎轟鳴。運裝瀝青料的車輛來回奔忙,七八名頭戴標誌帽,腳穿膠底鞋,揮舞著鐵鍬的工人正在熱浪滾滾的作業面穿梭忙碌。

混合料不斷從攤鋪機上卸下,碰到一些邊邊角角或者機械攤鋪不夠密實的地方,他們及時用鐵鍬不停補料、找平,清理整形。各型不同的壓路機進行來回碾壓,牢牢地將瀝青料碾壓密實、平整。在路面上作業,沒有地方躲蔭涼,一頂草帽、長袖長褲,就是他們避暑遮陽的最好工具。每天,他們就像在一個大的鍋爐房裡,渾身上下跟剛洗完澡似的,衣服濕了擰乾後繼續穿,再厚實的衣服也一會兒就結下了鹽晶。

高溫燙得腳底起泡,嗆鼻的瀝青味讓人呼吸都有點困難,為了抓住高溫晴好瀝青路面鋪築的最佳時機,他們在滾滾熱浪的公路上,餓了在路邊扒拉幾口便當,中暑時喝一瓶隨身攜帶的霍香正氣水繼續上路。無論日曬雨淋、還是風霜雪露,公路護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默默無聞、堅守路上,用汗水履行責任擔當,用生命保障路線暢通。(作者 楊莉 張輝 張羽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