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列寧為什麽要把蘇俄的首都遷回莫斯科?

文/王凱迪

自從彼得大帝於公元1712年遷都聖彼得堡後,俄羅斯帝國以這個伸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為抓手,開始了200余年的歐洲爭霸時代。然而,隨著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布爾什維克的紅色浪潮淹沒了三色旗的年代,同時也結束了聖彼得堡作為俄羅斯歷史的年代。1918年3月,列寧宣布將蘇俄的首都自彼得格勒(聖彼得堡)遷至莫斯科。自此之後,莫斯科的首都地位便再也無可動搖。

01 沙皇的城市

無產階級的革命雖然在聖彼得堡取得勝利,但是布爾什維克人在掌握政權之後馬上感受到了來自這座城市的巨大傳統壓力。

起義第四天(1 0月29日),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便反對由布爾什維克組成的革命委員舍,不承認它是合法政府,他們利用全俄鐵路總工執行委員會通過決議要求成記清一色的社會主義者政府,明目張膽地向布爾什維克挑戰。同時,殘存的資產階級力量與沙皇封建勢力也開始以各種參政名義向布爾什維克領導的工農兵蘇維埃滲透。

這個被沙皇統治了兩百年的國都由於人口過於繁雜多樣,從而難以做到全面的穩定。列寧擔心,如果繼續將俄國的政治中心建設於此,那麽靠打城市工農兵牌取勝的俄國革命可能就此夭折。

02 德國的壓迫感

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力主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越飛率領的蘇維埃政府代表同與東線參謀長霍夫曼將軍率領的德奧代標團在布列斯特裡托丈斯克舉行停戰談判。蘇維埃代表提出在所有戰線上停止軍事行動,停戰分界線以現行的戰線為準,停戰六個月。

然而,這場何談進行的異常艱難,德國人提出的分界線異常苛刻,將蘇聯的大量領土納為己有,這讓列寧的和談政策遭到了包括黨內高層領導布哈林的反對。布哈林認為這是一個“帶給我們不可勝數的損害並在全世界無產階級眼裡悔辱我們的條約”。

03 確定遷都

這樣的糾結態度讓前方的談判進行異常緩慢。到1918年2月初,以托洛茨基為代表的外交團仍然處在與德國代表不戰不和的斡旋狀態。隨後,德國再發動二月攻勢,逼迫蘇維埃政權就范。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距離前線一步之遙的彼得格勒已經成為隨時可能被德國海陸軍包夾的危險之地。於是,列寧最終選擇在當年3月份將都城從彼得格勒遷徙到了莫斯科,完成了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次遷都的壯舉。

蘇俄早期的遷都有著十分複雜的政治歷史背景,布爾什維克為了籌謀社會主義的改革必須選擇合適的控制中心,而德國的軍事壓迫也迫使蘇聯必須進行政治中心的遷徙。最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在二戰之前一直以鞏固自身內部建設為立足點,作為對外擴張基點的彼得格勒在帝國擴張時代結束之時便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世界全史百卷本

2.蘇聯史大事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