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讀了一首好詩,但沒記住它的名字

很多人背詩,都喜歡挑戰長篇。

比如入門級的《春江花月夜》

發燒級的《琵琶行》《長恨歌》

骨灰級的《離騷》《孔雀東南飛》

背下來真是很有成就感!

其實你知道嗎?

比詩更難背的是詩題啊!

什麽?詩題?

涼州詞、從軍行、將進酒

這有什麽難背的!

今天小詩妹給大家帶來的

就是史上最難背的詩題

如果你都能一字不錯地背下來

那你一定是個超越學霸的存在!

1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蘇軾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先來個小菜開開胃。這首詩的題目有足足31個字,像這麽長的詩題,我們得會劃重點。這個詩題裡的重點就是“去年”兩個字。

事情還得從公元1079年開始說起。

公元1079年,蘇軾到湖州就任,給皇帝寫了一封頗有感情色彩的《湖州謝表》,然後就出事兒了。

幾個月後,蘇軾灰頭土臉地走出刑部大牢,去黃州出任團練副使。但因為他“不得簽書公事”,所以這只是個有職無權的閑官。

1081年的正月二十日,蘇軾去黃州附近歧亭鎮拜訪朋友。朋友是誰呢?是陳慥。看過《河東獅吼》嗎?就是古天樂那個人物的原形。當然了,還有幾個朋友。蘇軾告辭時,幾個朋友送他到女王城,別離興起,蘇軾當場作了一首詩。

第二年,也就是1082年,巧得很,也是正月二十日,蘇軾又和去年的朋友中姓潘和姓郭的兩位郊外踏春,忽然間想起去年的聚會作詩,於是就作了這首附和。

蘇軾啊蘇軾,你為了讓我們讀懂這首詩還真是操碎了心。可是,在“春夢了無痕”面前誰能記住你那31個字的詩題啊!

它的正確斷句應該是: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2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杜甫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

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

近侍歸京邑,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是的,又長了,這次有39個字了。但是千萬不要因為詩題太長而抱怨杜甫,真的,就這麽長,還是他精打細算著寫的。

經過了上次敲黑板,大家都會劃重點了,沒錯,這次的重點是“門”。為什麽是“門”?因為它出現了兩次啊。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唐朝的年號從“天寶”改成“至德”都是拜安祿山所賜。公元756年,安祿山率領他的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便在逃跑後退位了。

那一年就是至德元年,長安城淪陷,有兩個我們熟悉的名人受困其中,一個是王維,另一個就是杜甫。

至德二載,也就757年,杜甫冒著危險從金光門逃出,順小路到達鳳翔追隨唐肅宗的腳步。唐肅宗感其忠心,封杜甫為左拾遺。當年十月在長安收復後,杜甫隨皇帝回京。

758年的時候,年號改為“乾元”,杜甫的好友房琯因事獲罪,杜甫上疏營救,一下子就得罪了朝廷,杜甫因此被貶為華州司功入伍。他離開京城時,恰巧又是從金光門而出,想起去年的往事感慨萬千,作下這首詩。

兩年間,兩次出金光門,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個中滋味39個字多嗎?

它的正確斷句應該是: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3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李商隱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我們一定是看到了一個假的李商隱。這個喜歡以“無題”兩個字為詩題的人忽然間就來一個45個字的大塊頭。

看來人還真是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你總說我短,我就長一個給你看看;你總說我隱晦,我就明白一個給你看看。

公元851年的秋末,半生多舛的李商隱要去四川梓州當幕僚了。晚唐詩人韓偓為李商隱送行,並作了一首詩。只是這個時候,韓偓還不是個知名詩人,畢竟他才十歲,而且他是李商隱連襟的兒子,所以李商隱隻叫他的小名“冬郎”。

別看韓偓那時只有十歲,可這一首詩就令在場的文人擊節讚歎。十年後,李商隱回到長安,回想起當初韓偓所作的“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而如今,這個孩子已經已經是文壇上的一顆新星了。於是作了這兩首絕句和酬,也順便寄給他的父親韓畏之員外。

“雛鳳清於老鳳聲”,大抵就相當於“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吧。

它的正確斷句應該是: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4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乾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比賽誰的題目長,這種事情會少掉白居易嗎?當然不會,人家可是大唐創作數量之王啊。不就是取個長詩題嗎?輕輕鬆松50個字。

事情還得從“河南經亂”開始說起。“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就像漢末,先是有人造反,然後豪傑並起來鎮壓造反,等造反者被消滅了,豪傑們一變臉就成了軍閥,成為這個國家新的毒瘤。中唐也是一樣。

白居易作這首詩的時候,正是軍閥們大肆叛亂的時候。這些人跟商量好了似的,把白居易的家鄉河南當成了他們出道的秀場。河南又是南方漕運的必經之地,戰亂一起,糧食就進不了關內,於是便有了“關內阻饑”。

戰亂衝散了這個家庭,當時白居易在哪呢?在符離,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而他的大哥在浮梁,就是“前月浮梁買茶去”的浮梁,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鎮。七兄在於潛,屬於杭州市;十五兄在烏江,可能是去懷念項羽了。另外在符離附近的下郢,還有幾個他的兄弟姐妹。

那一夜,白居易望月懷人,寫下這首詩,因此最後一句是“一夜鄉心五處同”。不信你數數,確實是五處。

它的正確斷句應該是: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5

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行至江夏與張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車寄羅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贈余詩余答以此詩

李白

張衡殊不樂,應有《四愁詩》。

慚君錦繡段,贈我慰相思。

鴻鵠複矯翼,鳳凰憶故池。

榮樂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看這詩題的長度,根本想不到是李白寫的,56個字啊!這還是那個瀟灑不羈的李太白嗎?

看到“流放夜郎”幾個字,首先我們應該想到是李白晚年的作品了,嘮叨些也是正常的。

那麽張相公又是誰呢?他叫張鎬,曾經創下了入仕三年就當上宰相的輝煌記錄。可是758年的時候,他上疏建議唐肅宗不要接受史思明的投降、提防許叔冀造反,便被唐肅宗以“不切事機”為由罷了相,降為荊州長使。

這一年,李白因投靠永王李璘而被流放夜郎。

張鎬很欣賞李白,派使者為他送去夏天穿用的羅衣兩件和五月五日在荊州吟唱的五言律詩一首。不久後,張鎬又被朝廷召回做太子賓客,李白也因大赦而免去流放之罪。

等李白再度行至江夏時,已與京城中的張鎬相距千里了,感念之餘作了這首詩以唱和。

它的正確斷句應該是:張相公出鎮荊州,尋除太子詹事,余時流夜郎。行至江夏,與張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車寄羅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贈余詩,余答以此詩。

6

天寶初南曹小司寇舅於我太夫人堂下累土為山一匱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諸焚香瓷甌甌甚安矣旁植慈竹蓋茲數峰嶔岑嬋娟宛有塵外數致乃不知興之所至而作是詩

杜甫

一匱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處欲生雲。

慈竹春陰覆,香爐曉勢分。

惟南將獻壽,佳氣日氛氳。

居然又是杜甫,他算是在這條長詩題路上越走越遠了。那麽這樣一條長達68字的詩題,我們恐怕就要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分析。一不小心,記敘文的六要素都出來了。

時間:天寶初年,那大概就是740幾年的樣子。

地點:太夫人堂下,也就是杜甫的祖母的院子裡。

人物:南曹小司寇舅,就是杜甫一位在南曹做小司寇的舅舅。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事兒。這位舅舅在杜甫祖母的院子裡以土堆砌假山,一筐土就能堆一尺高。堆成之後用來代替原來的木頭支架來放置香爐。香爐擺在上面很是穩當,旁邊又種子了竹子。

如今,假山和綠竹之間相得益彰,竟有了幾分凡塵俗世之外的雅致,不知不覺就來了興致,於是作了這首詩。

它的正確斷句應該是:天寶初,南曹小司寇舅於我太夫人堂下壘土為山。一匱盈尺,以代彼朽木承諸焚香瓷甌。甌甚安矣,旁植慈竹,蓋茲數峰,嶔岑嬋娟,宛有塵外格致,乃不知興之所至,而作是詩。

不過說實在的,腦洞大開的文人不光我們這些唐宋先賢,有時候外國文學家更不正經。

大家一定知道《魯賓遜漂流記》,但你未必知道它的全名。

腦補這樣一個情節吧:

—“親愛的,我最近看了一個小說,特別特別棒。”

—“是嗎?小說叫什麽?”

—“叫《關於一名叫做魯賓遜克魯索誕生於約克鎮並且因為船難而獨活在一個美洲海岸邊接近奧裡諾科河河口的小島長達二十八年的水手的離奇又驚人的冒險故事》。”

—“呵呵,友盡!”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編輯

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子聿說”

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子 聿|一個不太著調但非常靠譜的語文老師

與詩書死磕到底

圖片來自“壹伴圖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