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硬核追星哪家強?我只服楊超越粉絲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 實習生 徐杭燕

最佳編程獎“超越傳說”的展示視頻。視頻來源:騰訊課堂(03:47)

“我們的存在,就是要為自己和喜歡的人創造點什麽。”

楊超越

4月19日20:00,首屆“超越杯”編程大賽總決賽直播開始,投票通道打開,瞬間超過1萬張投票湧入。二小時後,累計252127張選票,票選出了最佳編程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創意獎和最具商業潛等六個作品。

這是一場硬核追星,是程序員粉絲們為偶像楊超越,也為自己的生活貢獻出的一場大禮。

最佳編程獎《超越傳說》截圖

“沒有一點實力都不敢追星了”,這是一句戲言,但對照著“超越杯”編程大賽的參選作品,這句話又名副其實。此次斬獲最佳編程獎的作品是一款類似任天堂經典作品《薩爾達傳說》的第一視角冒險遊戲《超越傳說》,製作精良、畫風考究。遊戲中萌版的小楊超越在監獄中醒來,她需要打敗骷髏獄卒,闖過重重關卡,拿到魔杖擊退看守,最後獵殺惡龍逃出生天。

該作品的參賽成員共8名,團隊將遊戲畫面設置成輕鬆、老少皆宜的風格,卡通渲染又不失美感,爽快的戰鬥,考驗反應和智慧,既可以玩得硬核又有休閑打法。《超越傳說》最終以34133票拿下最佳編程獎。

《超粉聯盟》界面

以16970票拿下最具商業潛力獎的《超粉聯盟》,則是從楊超越的粉絲數據入手,從時間空間多維度分析,粉絲在地圖上的空間分布及時間變化趨勢,並在地圖上進行二、三維可視化展示,深度挖掘分析粉絲之間的關聯性、共同點,並用圖表展示,最終構成粉絲大數據平台。《超粉聯盟》的團隊由產品設計、UI設計、前端架構、前端工程師、webgis工程師、後端工程師等10名成員組成。

21:47,比賽投票進入尾聲,楊超越轉發了比賽微博鏈接並寫道:“今天的我為你們打call!加油。”

楊超越微博截圖

一年前,楊超越通過《創造101》進入大眾視野,後因其廣泛的話題度而“出圈”(編者按:飯圈的常用語,意思為某個明星、某個事件的走紅的熱度不僅在自己固定粉絲圈中傳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曉)。一年之後,伴隨著這場編程大賽,楊超越的粉絲們也集體“出圈”了。

首屆超越杯編程大賽火了,這是個意外,卻是一次情理之中的“意外”。

3月4日中午11點,楊超越吧出現了這次編程大賽的原始發起帖:“村裡的程序員來報個到,想組織一場編程大賽,獎勵豐厚,也能鍛煉編程能力。”發帖人是程序員吧友Justin。不到半個小時,回帖量已有數十條。吧主一刀看到後,發現回應這個想法的人數雖然很多,但是帖子下方真正明確表示參與的只有一個。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個活動通過吧務的力量宣傳開來。4個小時後,吧主一刀發布了“楊超越杯編程大賽意向書”。

貼吧中關於比賽的最初發帖

Justin供職於國內一家知名電商,他的最初想法是參照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該競賽由國際計算機協會(ACM)主辦,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比賽期間,每隊使用1台電腦需要在5個小時內使用C/C++、Java和Python中的一種編寫程序解決7到13個問題。

消息發出後,關注的人越來越多。

“村裡的程序員來報個到,想組織一場編程大賽,獎勵豐厚,也能鍛煉編程能力。”

“好想法,最好能和超越有聯繫。”

“當然了,要把超越妹妹推廣到程序員圈子。”

“更大的意義在於向外界展現超越粉絲的能力,這對改善超越形象很有幫助。”

一刀開始不停地將有意向參賽的人拉入微信群,很快一個個200人的微信群都滿員,只能移步到更大容量的QQ群中,參與人數超過了1600人,程序們的激動可想而知,提想法、找隊友、群內熱火朝天。

Justin的最初設想太過硬核,什麽形式的比賽可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最終大家采納了貼吧裡一位“老哥”的建議,在面向開源及私有軟體項目的託管平台GitHub上,大家提交議案,分組成隊提交樣片作報告,最後進入比賽評選環節,作品形式不限。

3月7日,大賽消息在微博公號發布。比賽說明:“做任何與楊超越相關的產品都可以,遊戲、網頁、工具等等,不限定方向,盡量以有趣或實用為目的。”

話題上了微博熱搜。楊超越的原生經紀公司聞瀾文化總經理壽瑋達看到了大賽信息,轉發評論說,“作為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讚助冠軍2000塊,出結果後請聯繫我,你們太秀了。”

緊接著,楊超越翻了大賽的牌子,“我覺得必須6666啊,獸哥。”

負責這次大賽宣發工作的折絲,剛忙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看到楊超越的轉發,整個人都有些發懵,“完全沒想到會搞這麽大,而且超越這麽快就看到了!回過神來趕緊轉發到群裡,大家都興奮了。” 此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也轉發評論了相關賽事消息,將賽事熱度引向一個高潮。

在產品大賽模式定型之後,不僅僅是程序員,包括前端、後端的製作人員,不管是看熱鬧的還是認真的,都參與了進來。大賽組委會的規模在二三十人,下設采編組、視頻組、文案組、設計組。大家大部分時候靠線上聯繫,每天開電話會議,協調推進賽事進程,處理種種突發狀況。

投票界面

前期組隊開發完畢後,組委會最終審核通過的項目是152個,隊員共690人,分成了78支隊伍。4月9日中午12點,第一屆超越杯編程大賽初賽投票正式開放。每個團隊都在比賽合作平台騰訊課堂上傳了一段作品簡介以及5分鐘內的demo展示視頻,由網友進行投票。4月13日,十強作品出爐,準備進入決賽。

超越杯編程大賽決賽海報

在這次編程大賽之前,各大社交平台上的楊超越粉絲都或獨立或合作地舉辦過多種粉絲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9月至今年3月的大範圍線上直播活動已有十餘場,活動類型包含音樂會、辯論賽、春節聯歡晚會、元宵晚會、歌詠大賽、作文大賽、“楊克絲”杯水友邀請賽等。

通常來說,大型粉絲活動的舉辦需要粉絲們有較強的組織性和行動力,而楊超越的粉絲在組織結構上並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某種程度上可以用松散一詞形容。相對於高度組織化帶來的高效行動力,楊超越粉絲卻在松散的結構中生發出了另一種粉絲活動面向,包容而開放。

知乎平台上有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楊超越粉絲群體的特殊構成?”

“多樣性”是這一群體的關鍵詞之一。從線上分布來看,楊超越的粉絲活躍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僅有微博、豆瓣、百度貼吧等傳統追星平台,還有知乎、虎撲、B站、NGA等平台。

在知乎用戶“紅茶白蘭地”看來:“超越粉絲群平均年齡偏大,而且很大一部分第一次追星。這讓粉絲群呈現出既理性成熟又懵懂無知的狀態。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直接導致粉絲組織性非常松散。”

吧主一刀就是一個80後,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追星。一刀成為“村民”(編者按:楊超越粉絲一般男性自稱“村民”,女性自稱“月芽”)是在《創造101》播出期間。第一期播出的時候,一刀就注意到了這個跳舞數拍子的姑娘。因為楊超越,一刀才“後知後覺”地去注冊了微博,慢慢地向別人學如何買會員如何投票。與此同時,一刀開始活躍在有關楊超越的各大貼吧。

去年7月,一刀成為楊超越吧的吧主。相對於微博、豆瓣等平台的追星活躍度來說,貼吧追星已經式微。“像我們還是比較活躍的一個追星貼吧,這主要也是因為我們的粉絲結構不一樣。” 一刀介紹,目前楊超越吧內的粉絲年齡差距大,從十幾歲到三四十歲都有,主要以男性為主。

一刀將楊超越吧定位為一個追星和粉絲生活相結合的娛樂交流平台,既可以在貼吧內追星,也可以分享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儘管身為一名粉絲,他有時候也會疑惑一些狂熱的粉絲行為。他不清楚娛樂圈是如何定義粉絲的,也許一些追星的圈子把粉絲定義為必須給偶像買產品,不斷參加控評活動,有許多無形的規矩。但一刀覺得,只要是喜歡楊超越並關注楊超越,這就是粉絲。在他看來,“我們貼吧粉絲的特色就是不太願意服從統一的組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其實101的時候,貼吧是比較暴躁的,除了投票宣傳之外,和一些黑粉吵架也算是日常了。”一刀笑著回答,“但我現在的話就不太會和網絡上質疑的聲音對抗。因為我們要向前發展,主要還是要把自己圈子裡面搞得正能量一些,多組織一些活動,活躍氛圍。”

事實上,貼吧內很多活動並不是管理人員策劃的,而是由吧友們主動提議。吧內的粉絲來自各行各業,吧友們主動提出來的活動建議更是五花八門。管理人員則會將一些討論度高的活動推廣出來,讓更多的粉絲參與。

身為吧主,一刀認為自己的責任感主要面向的是粉絲們,他希望粉絲能夠覺得自己在一個很合適很舒服的地方。“因為你必須留住這些粉絲,以後才會有更好的運營。”一刀堅定地說,“你不能夠說為了這個應援完全不考慮粉絲的感受,這個是不對的。”

《創造101》時期的楊超越

在《創造101》第八期節目的播出畫面中,公演結束的楊超越站在舞台中央,忍著哭腔堅持為粉絲們清唱《不負青春》。唱畢,旋即深吸換氣,抿出微笑。台下的粉絲舉著手幅,呐喊鼓勁。

“真正打動我們的就是那次公演,唱《不負青春》的時候。”一刀回想道,“儘管這在當時被網絡上評為年度‘車禍’。”

“不負青春”事件對於楊超越粉絲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這一事件之後,網絡上質疑楊超越的聲音越來越多,“當時整個粉絲的情緒也比較低落。然而過了幾天,粉絲們發現她又變得好好的,很活潑,於是粉絲們也一下子恢復過來了,這樣的感覺非常奇妙,”一刀回憶。

如果說組織結構松散是這一粉絲群體的表征,那麽他們圍繞楊超越而形成的共同的情感和觀念便如同是這個圈子的內在門檻。而這一門檻也呈現出開放的特點。

“真實”也許是大多數粉絲喜歡楊超越的原因之一。在一檔名為《送一百位月芽回家》的粉絲自製節目中,粉絲面對鏡頭說出自己喜歡楊超越的原因,其中“真實”、“真誠”、“童真”這類詞匯的出現頻次最多。

在一刀看來,大家普遍承認楊超越的業務水準並不是很高。“我們追求的偶像並不是像別人說的那麽完美,不那麽完美也沒關係。”一刀說,“面對這些質疑,我們粉絲看到的是另一面。那次公演超越確實是努力了,我們願意相信這一點,去陪伴她慢慢成長。”

而當路人紛紛轉發“楊超越錦鯉”的時候,粉絲圈內對此基本上是不討論、不使用的,這已然是一種粉絲自覺。“錦鯉的形象最開始是用以嘲諷楊超越,比如‘轉發這個楊超越,躺著也能拿第三’,但她一直是在努力的,我們是不願意傳播這些東西的,但圈外人傳播是沒有關係的,”一刀說。

而楊超越吸引折絲的,是她對生活的態度。“即使在娛樂圈掙扎,她也沒有丟掉自己的態度,我非常認同這點,遭遇網絡暴力的時候她沒有屈服,小小年紀經歷了這麽多,卻依然開開心心、傻乎乎地對待生活。”

折絲在一些活動現場見到過楊超越,“和電視上沒有什麽不同,難得的是她很清醒。以前在節目上看她總是哭,哭沒有什麽不好,也是一種宣泄情緒的突進,但我會擔心她是不是太脆弱,現在看起來完全不是,她很堅強。”

“我對超越沒有那種希望她變成多麽了不起的大明星這樣的期待,我覺得她現在發展已經很好了,也在接一些配角的角色,能賺到錢了,以前她算是掙扎在生活的邊緣,如今她在‘生活’了,”折絲說。

在此次風波過去的半年後,虎撲和知乎平台的楊超越粉絲發起舉辦了一場辯論賽。辯題為“明星成長過程中,負面輿論是否有必要”。此次活動直播的收看量達到三萬。有網友評論:“這顛覆了社會公眾對粉絲群體情緒化、淺薄化、封閉性的固有認知。”

這一次的編程大賽啟動之後,也吸引到了很多不是粉絲圈的人,做電競的、做遊戲的、做體育的人都參與進來了,很多比賽隊伍裡其實不是超越的粉絲,他們帶來了不同圈子的文化。呈現出的項目類型更是多種多樣,光是遊戲類項目就有文字遊戲、劇情向遊戲、闖關小遊戲、跑酷遊戲等。

即使是在被淘汰的項目裡,也有很多好作品,比如有程序員發開了微信小程序“養超越”,是一款運動養成類小遊戲,該小程序已經在村民中廣泛被使用。

微信小程序“養超越”

折絲覺得:“我們在策劃各種活動和比賽時,就有這樣的想法,我們不想和外界有隔閡,不希望大家覺得我們不可理喻,希望讓圈外人看到,追星也可以追得不一樣。”

大賽結束後,貼吧官方微博發布了這樣一段話:

“如果說那個原始人對宇宙的幾分鐘凝視是看到了一顆寶石,其後你們所謂的整個人類文明,不過是彎腰去拾它罷了。”——劉慈欣《朝聞道》

“所有的工作人員,所有的參賽人員,所有的吃瓜人員……在這顆星球的不同角落,就這樣一起走過了一個月,這是我們一起在互聯網歷史上留下的一段很酷的音樂。儘管大賽初次舉辦,難免存在許多不足與殘缺,此時請暫時忽略,只要我們像倔強的孩子一樣虛心好學,只要我們不懼怕摔倒時磕破膝蓋會流血,我們終將見證這飯圈兒文化前無古人的飛躍。

質疑與批評不會讓我們的熱情冷卻,只想對參與和支持編程大賽的每一位月芽和村民,說一句感謝。

海上生明月,千里共超越。”

本期實習編輯 常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