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穿上這套“太空服”一次在水下待兩天

10月15日,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展示的常壓潛水系統。

可以保證潛水員在水下48小時生存時間的潛水服、下潛深度超過萬米的“天涯”深淵著陸器......昨日,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進入第二天,不少亮眼的核心裝備、關鍵技術和海洋生物成為了會場熱議的焦點,不僅吸引了眾多與海洋相關產業的專業觀眾,也成為了不少普通市民前來打卡的“網紅展”。

常壓潛水服保證潛水員生存48小時

在海洋新興展區,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一套單人系纜常壓潛水服,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這套高兩米的潛水服外形酷似太空服,展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種潛水員單人潛水穿著,內部保持正常大氣壓的系纜鎧甲常壓潛水系統。目前有600M和350M兩款常壓潛水系統,可以分別適應兩種不同水深。

潛水員穿上這套常壓潛水服,可以深入水底進行救援和各種工程的作業,雖然這套衣服重達300公斤,但潛水員下水後能感受到的重量只有兩公斤,大大方便了潛水員在水下的作業。獨立生命支持系統,是這套潛水服的一大亮點。當潛水員在水下作業遇到危險時,這套潛水服裡的系統設備可以保證潛水員在水下48小時的生存時間,保障了潛水員的生命安全。

據現場人員介紹,這套已經投入使用30年的常壓潛水系統,於2018年進入中國後迅速國產化,而今已在德國、意大利、土耳其等國家投入運用。在粵港澳地區,中海油等公司在海油勘探等作業中已廣泛使用。

“天涯”深淵著陸器下潛深度超萬米

中科院深海所展館,兩個龐然大物讓許多參觀者駐足。記者向現場人員了解到,此次海博會,中科院深海所將深海富鈷結殼采樣車和“天涯”深淵著陸器的實體帶來了現場,讓參展者一睹這兩個設備的真容。

深海富鈷結殼采樣車,是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遠程作業控制技術,通過履帶行走的方式,確保采樣車適應海底崎嶇不平的地形。相關人員介紹,該采樣車主要用於富鈷結殼礦石破碎、海底水力式采集等。4500米的設計深度實現了設備作業深度上的突破,為國內最頂尖水準。該裝置曾於2018年4月在南海2600米水深海域開展海上試驗,獲取富鈷結殼礦石樣品。

而“天涯”深淵著陸器,則是一型全海深多學科綜合探測平台,可以進行深淵環境的數據測量和海水與沉積物取樣等作業。該設備設計工作深度可達11000米,幾乎能到達目前地球已知的最深海底。該裝置曾在國際上獲得多個“首次”成就,包括首次獲取全程低溫保存的獅子魚樣品、首次獲取9000米級的糠蝦樣品等。目前已完成48次下潛作業,其中10次下潛深度超過萬米。

漁業養殖與風力發電相結合

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展館,一個紅色鋼管組成的大型模型成了展館中最亮眼的裝備。記者向現場博士生雷宇了解到,該套裝備全稱為“海上浮式風電機組及漁業網箱養殖綜合裝備”,是將風力發電與水產養殖相結合的一種新思路,已在國內外吸引了不少關注。

雷宇介紹,風力發電的成本往往很高,採用浮式基礎比傳統樁基礎又高許多。而這套裝備,“以電養魚,以漁養電”,就是創造出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浮式基礎,達15萬立方米以上,將其空間充分利用起來,用於利潤比較高的漁業養殖。“目前浮式風力發電收回成本的周期長達20年以上,但如果結合漁業養殖,5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同時,巨大的浮式基礎和養殖網衣有助於明顯地減小裝備在波浪作用下的運動。

這套全新思路的裝備,擁有卓越的經濟性和技術性,是我國首創的知識產權。雷宇稱,展館這套裝備還只是模型,未實際投入商業發電階段,下一步緊接著是在淺海開展原理樣機的中試。

亮點

海洋版《哈爾的移動城堡》或將落地廣東沿海

宮崎駿動畫《哈爾的移動城堡》,不知讓多少孩子對“長了腿、能移動”的房子心生嚮往。在此次海博會中間鋼構展區,“海上漂浮城市”模型則為人們暢想了一種全新的“面朝大海”的生活方式。據工作人員介紹,中建鋼構與世界知名企業Blue21聯合,開展集海上居住、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水下觀光、生態養殖等功能為一體的海洋漂浮城市的研發與探索。

記者了解到,海洋漂浮的城市規模大小可根據需求來定製,通常是通過錨索穩定,也可以安裝驅動裝置,在海上隨意移動,“可抗擊17級以上的台風”,現場工作人員表示,

按照規劃,在“海洋漂浮城市”裡,不僅居住設施齊全、綠化措施完善,而且“黑科技”十足,可實現水資源處理再利用、節能減排等海洋生態保護。工作人員表示,“海洋漂浮城市”採用裝配式建築,可漂浮在海上移動,目前已有意向在廣東沿海進行試點建設,不久的將來,人類移居海洋上生活或成為現實。

采寫:南都記者 吳靈珊 孫雅茜 程昆 攝影:南都記者 趙炎雄 霍健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