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它是寶寶最常見的慢性傳染病,卻被忽視了。

蛀牙,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傳染病。

沒想到吧。

美國疾控中心(CDC)統計40%幼稚園的孩子都有蛀牙現象。在我們國家,這一數字更高。而這一切的源頭,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了。

連牙都沒有,怎麼就成蛀牙源頭了呢?

這要從蛀牙原理開始說起了。

01

蛀牙怎麼來的?

01

產酸菌

當寶寶的口腔被產酸菌感染時,蛀牙就會發生。新生兒口腔裡哪來的產酸菌呢?呵呵,共用杓子、檢測寶寶輔食的溫度,親吻寶寶等等之後,成人口腔中的產酸菌就傳遞給了寶寶。

所以,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02

水以外的任何液體。

當寶寶的牙齦或牙齒長時間暴露在水以外的任何液體中,也會產生蛀牙。液體或食物中的糖(包含天然糖份)被口腔中的細菌轉化為酸性。這種酸會溶解牙齒的外層,導致牙齒腐爛。

比如奶睡

比如叼著果汁杯喝半個小時

......

即便寶寶還沒有長出牙齒,口腔環境已經「被汙染」了,牙還會健康嗎?


01

如何發現蛀牙?

蛀牙一開始會在大家很容易忽視的地方:上前牙齦線上。表現是:白色斑點。

之後我們會看見在寶寶的牙齒上有一些白白的區域。那就是蛀牙的早期癥狀。

仔細觀察寶寶萌出的牙齒,一旦發現,說明蛀牙已經開始。

01

如何預防蛀牙?

從孕期開始有意識的護理好自己的牙齒,就是給孩子的牙齒健康打好基礎。孩子出生以後建議寶媽這樣做:

01

口腔清潔從出生開始

出生至12個月:用乾淨的嬰兒毛巾輕輕擦拭牙齦,讓寶寶的嘴保持乾淨。

當第一顆牙齒萌出時,用嬰兒牙刷和米粒大小的氟化物牙膏塗抹牙齒,然後清洗乾淨。

12至36個月:每天刷牙2次,每次2分鐘。孩子三歲開始可以用氟化物牙膏刷牙。最好的刷牙時間是早餐後和睡覺前。

02

不要奶睡

不要邊喝奶邊睡覺。這樣不僅牙齒和牙齦暴露在奶液(裡面含有天然糖)中,而且還會讓寶寶面臨耳朵感染和窒息的危險。

如果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千萬不要在安撫奶嘴上面抹除了水以外的任何其他東西。

一歲以下的寶寶喝果汁、奶,都不應該太長時間。喝完了要清潔口腔。

一歲以後的寶寶,應該逐漸開始使用水杯喝水。


03

定期塗氟

氟化物可以使牙釉質堅固從而促進牙齒健康。它可以抵抗酸的攻擊,還可以抑製細菌產生酸的能力,防止牙齒腐爛。

我們的飲用水中含有氟。但每個地方含量不用,可以顧問當地水務機構。也可以自己採樣做檢測。不過這點可操作性不強,建議大家顧問醫生。

每半年帶寶寶去看一次牙科醫生。請醫生給出專業的建議。

04

學會用水杯喝水

最好在12至15個月前,讓孩子逐漸學會用普通水杯喝水、喝果汁以及其他東西。

如果寶寶有使用奶瓶或吸管杯的習慣,那裡面只能裝水。

在開車的時候,如果你的孩子渴了,就隻提供水。

05

限制含糖食物

不僅僅是糖,還有粘稠的食物。比如葡萄乾、蜜餞之類的。

如果孩子有吃零食的習慣,就很麻煩。餅乾、薯片等食物中也含有糖。

一定要吃零食的話,在吃飯前吃。吃完小零食(控制量),吃飯。吃完飯,漱口。


06

限制或不喝果汁

美國兒科學會(AAP)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喝果汁。

6至12個月的寶寶,應以4盎司(117毫升左右)為限,並應用水稀釋。可以按照1:1的比例進行稀釋。

對於1至6歲的兒童,每天供應的果汁應以115~175毫升為限。

外面賣的果汁飲料,盡量不要給孩子吃。

07

1歲前後看牙醫

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後6個月左右,或者1周歲前後,就可以預約醫生了。

一方面可以查看寶寶牙齒的狀況,給出護理建議;另一方面讓醫生幫助塗氟防蛀。


要讓孩子有一口健康的小白牙,需要寶媽們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記得:清潔口腔從出生就開始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