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8歲以上知血壓:你真的知道高血壓嗎?

作者:李青天津市泰達醫院

高血壓早期無癥狀,晚期危害大,因此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世界高血壓聯盟把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自2016年以來世界高血壓日主題均為「知曉你的血壓」。2018歐洲高血壓指南提出18歲以上人群均應進行血壓測量。

那麼,你真的知道高血壓嗎?

一、你知道什麼是高血壓嗎?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就診斷為高血壓。

而家庭自測血壓,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135/85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者,血壓雖然低於140/90mmHg,仍應診斷為高血壓。

而美國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已經修訂為≥130/80mmHg。

二、你知道你的血壓嗎?

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7.9%,而我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0.9%,中國高血壓患者的人數是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可以這樣說,高血壓是目前我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病。

但是,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僅為51.6%,也就是說,一半的高血壓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你並不知道你有高血壓。

所以,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委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聯合倡議,今年世界高血壓日的主題為「18以上知血壓」。

18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測量2~3次血壓。和測血糖相比,測血壓簡單、廉價而沒有痛苦,所以,現在大力提倡家庭自測血壓,買一個較好的臂式電子血壓計,全家人都受用。

此外,應該抓住每一次測量血壓的機會,比如積極參加體檢,有自動血壓測量裝置的公共場合,以及到醫院看任何疾病、看任何科,都要主動測量血壓。

三、你知道高血壓的發生原因嗎?

高血壓大體上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因為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壓,比如說先有腎臟病,由腎臟病而引起高血壓,此外,腎血管病、腎上腺疾病等也可以引起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往往年輕人發病,血壓很高,波動較大,而且很難控制。

繼發性高血壓約佔全部高血壓人數的20%。

原發性高血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血壓,約佔80%。

原發性高血壓不是由某個疾病引起,而是多基因遺傳病——遺傳因素與生活習慣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遺傳基因的人,即使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可能發生高血壓;沒有遺傳基因的人,如果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發生高血壓;如果有遺傳基因,又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高血壓的發生率就非常高了。

不健康生活習慣大體上有四個。

第一,吃的鹹,鈉攝入過多;

第二,長期大量飲酒;

第三,肥胖;

第四,精神、心理因素,比如說熬夜、晚睡、作息不規律、緊張、焦慮、工作壓力大等。

四、你知道高血壓的癥狀嗎?

大部分高血壓是逐漸發生的,許多高血壓患者沒有癥狀,或者僅僅表現為頭暈,失眠,易疲勞,脖子僵硬等,但常常被忽略。

一些人因出現心肌梗塞,腦血栓,腦出血後才知道自己患高血壓。

千萬不要以難不難受、有沒有癥狀作為高血壓的判斷標準!

五、你知道高血壓的危害嗎?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其中,高血壓罪不可赦。

我們常說的冠心病、腦梗、腦出血、腎動脈狹窄、下肢動脈閉塞等,都是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是主要原因。

如果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就是冠心病、心梗;如果腦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結果就是腦梗、腦出血;如果腎動脈和腎小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就是腎動脈狹窄和高血壓性腎臟病;如果下肢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就會出現下肢動脈閉塞。

高血壓主要損害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六、你知道高血壓怎麼治療嗎?

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措施和藥物治療措施。非藥物措施就是改善生活方式,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應該改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乾預措施主要包括:

1、減鹽:建議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6g以下,同時,增加鉀的攝入。

2、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就是膳食平衡,飲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製品、富含食用纖維的全穀物、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為主,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

3、控制體重:使體重指數(BMI)

4、戒煙限酒:不吸煙,徹底戒煙,避免被動吸煙;不飲或限制飲酒。

5、增加運動:提倡中等強度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無氧運動作為補充。每周4~7次,每次持續30~60分鐘。

6、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社會支持,個體化乾預,心理調節等。

目前臨床推薦的降壓藥物一共有六類,包括沙坦類、普利類、地平類、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α受體阻斷劑,其中前五類都是一線藥物,都可以首選。

此外,目前各大指南推薦單片復方製劑,也就是兩種葯合成一片,比如安博諾(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復代文(纈沙坦+氫氯噻嗪片)、海捷亞(氯沙坦+氫氯噻嗪片)和倍博特(纈沙坦+氨氯地平片)等。

降壓藥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建議患者自行選用,所以關於降壓藥的使用內容這裡就不再多說。

使用降壓藥應該掌握一些原則:

1、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

2、選用長效降壓藥;

3、聯合用藥;

4、個體化用藥;

5、按時用藥:每天定時用藥,千萬不要按需用藥——高了用藥低了停;

6、長期用藥:高血壓是終身性疾病,往往需要長期甚至終身用藥;

7、藥物經濟學:兼顧療效和價格。

七、你知道高血壓什麼時候開始治療嗎?

1、1級高血壓,血壓140~159/90~99mmHg: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果改善生活方式3個月還未達標者,可使用藥物治療;如果1級高血壓,已經出現心腦腎損害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2、2級高血壓,血壓160~179/100~109mmHg: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3、3級高血壓,血壓≥180/110mmHg: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4、正常高值的高血壓,血壓130~139/85~89mmHg:雖然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但如果合併有嚴重的併發症,比如說冠心病、重度腎衰、糖尿病的併發症等,也應該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立即開始藥物治療。

八、你知道高血壓應該控制到什麼目標嗎?

1、一般高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作為初步控制目標;

2、老年人(無論80歲以上還是以下)高血壓:將140~150/90mmHg作為降壓目標,如果能耐受,可以更低一些;

3、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臟病等: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臨床上,我經常用近視眼來表述高血壓:

眼睛近視了,一要接受現實,二要佩戴眼鏡矯正,儘管戴眼鏡比較累贅,但視力正常矯正正常了不影響工作和生活。

高血壓降壓治療就如同近視眼佩戴眼鏡,長期用藥將血壓控制達標,不出現併發症才是正確之道。如果近視眼不戴眼鏡可能只是工作、生活不方便,而高血壓如果不用藥,可能帶來生命和健康的傷害。

所以,對待高血壓的科學態度是:知曉,治療,達標。

【活動來啦】

「護理創新我有一套」第二季火熱來襲!得益於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的指導,健康界搭平台徵集全國護士的臨床創新技能,推出有趣有料的「我有一套」展示活動。戳此即刻參加活動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